用法: 作主語、賓語、定語;在各地的口語中都有出現。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二百五用於口語調侃,但絕非粗口或者罵人的話。
出自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83回:“原來他是壹個江南不第秀才,捐了個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
其他說法
據某中學語文書記載,古代人用銀子按兩劃分,壹般五百兩是個整數單位,用紙包好,當時包五百兩是為“壹封”,而二百五十兩就是“半封”銀子,因為跟“半瘋”諧音,所以後來人們也把瘋瘋癲癲的人做“二百五”。
從前有壹個傻瓜,家道中落。有壹天他去賣傳家至寶,寶物上寫“賣金二百五十八兩”,結果他賣的時候有人和他討價還價,硬是只給250,他想250就250,於是賣得金子250兩,很多人笑話他少要了8兩金子,笨蛋壹個。從那以後人們就把做事糊塗的人稱為二百五。
到了現代,據說有人學唱歌星伍佰的歌,怎麽也學不象。別人說他頂多算半個五百。
山東棗莊、微山、江蘇徐州方言“半熟(讀作‘半浮’)”就是“二百五”的意思,這裏把傻瓜或說話不正經、辦事不認真、處事隨便、好出洋相的人稱為“半熟(讀作‘半浮’)”。話說“二百五”
“二百五”不是壹個很古老的詞,不用說《爾雅》、《說文》、《康熙字典》不載,即便《辭源》、《辭海》也不見蹤跡,只有《現代漢語詞典》收有詞條,卻也未標明出處,只提示了壹句“[方]半瓶醋。”“半瓶醋”出自元雜劇《司馬相如題橋記》:“如今那街上常人,粗讀幾句書,咬文嚼字,人叫他做半瓶醋。”清代《石頭記》六十四回有:“又有壹等半瓶醋的讀書人。”何謂“半瓶醋”,即“壹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比喻壹知半解卻好人前賣弄,也叫“半吊子”。其實,《現漢》只說對了壹半,且拐了壹個“彎兒”。“二百五”說的是“錢數”,與“半吊子”的關系更密切些。
如同“馬大哈”源於馬三立的相聲《買猴》,俗語“二百五”的“根兒”恐怕也要從文藝作品中去尋。在稍早的文字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到,清代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發表於1903年-1905年)第八十三回:“原來他是壹個江南不第秀才,捐了個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1913年上海亞細亞影戲公司制作了由張石川執導的電影短片《二百五白相城隍廟》。丁楚鶴出演主角“二百五”,這個第壹次走進上海的農民,由於不懂規矩,傻氣四溢,鬧劇不斷,被演得惟妙惟肖,給人印象極深,此後“二百五”不脛而走,流行各地。1924年,陳獨秀在《收回教育權》壹文中言及“二百五”。1949年,上海大同電影公司又攝制了電影《二百五小傳》,描寫壹位正直憨厚、愛打抱不平的評戲藝人,其綽號“二百五”。此後,“二百五”的“名氣”更大,幾乎傳遍全國。
另外,據著名戲劇人翁偶虹說,早年昆曲本有《蝴蝶夢》演繹莊子幻化故事。梆子改名為《大劈棺》,增添了“二百五”、“三百三”兩個靈童角色,頗有噱頭,反勝昆曲。京劇《蝴蝶夢》基本翻自梆子,筱翠花(於連泉)挑班演出不見出色。上海名醜劉斌昆重新塑了“二百五”這壹角色,獨創漆布長衫、坎肩、小帽,酷肖紙質,其功夫極深,被抱出場後,鵠立椅上,右手拿煙袋,左手彎胸前,歷時壹刻,身無少動,觀眾詫為奇技,直呼其“紙人”。京劇《蝴蝶夢》有壹對白:雜扮童兒道:“什麽人雞毛喧叫?呀,這個人好像我二百五十大錢買來的童男,怎麽活了?不要緊,待我叫他壹叫。特(忒),二百五。”童男答道:“怎叫我二百五……妳買的是紙的,我是個人,怎會壹樣?”
“二百五”就是二百五十文大錢,就是“半吊子”。(但是實際上壹吊錢是壹千文,半吊子就是五百文了。)從以上分析來看,猜測“二百五”壹詞很可能產生於晚清民初。至於“半吊子”,可能就更早壹些了。
楚劇是壹個古老的地方聲腔劇種,舊稱哦呵腔、黃孝花鼓戲、西路花鼓戲。由清代道光年間(1821年-1851年)鄂東流行的哦呵腔與黃陂、孝感壹帶的山歌、道情、竹馬、高蹺及民間說唱等融合形成,1926年改稱楚劇。楚劇有壹出傳統小戲就叫《半吊子賣鞋》,是搬演壹個綽號“半吊子”的鞋匠臘月三十賣鞋過年的故事。說明那時就有“半吊子”壹說。
二百五是“二桿子、半吊子、無所不至”幾詞各取詞頭“二、半、無”諧音而成,是壹句罵人很重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