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陽城橫河景色的作文300字

陽城橫河景色的作文300字

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 行政區劃 位於山西省東南部,東與澤州縣相連,南與河南省濟源市為鄰,西與垣曲、沁水縣接壤,北與沁水縣搭界。總面積1930.7平方公裏。轄8鎮,17鄉,501個行政村和2689個自然村。總人口40萬人。 陽城縣轄1個街道、10個鎮、7個鄉:東城街道、鳳城鎮、北留鎮、潤城鎮、町店鎮、芹池鎮、次營鎮、橫河鎮、河北鎮、蟒河鎮、東冶鎮、白桑鄉、寺頭鄉、西河鄉、演禮鄉、固隆鄉、董封鄉、駕嶺鄉。 歷史沿革 陽城古稱濩澤,為堯舜夏冀州之域,商為畿內地。戰國時叠屬韓、魏。漢置縣,治所在今縣城西15公裏的澤城村,屬河東郡。東漢建武元年(25),封鄧鯉於澤,為侯國。三國魏黃初之年(220)廢侯國復縣。北興安二年(453),縣治由澤城遷往今縣城。孝昌元年(525),分濩澤為濩澤和西濩澤。唐武德元年(618)濩澤為澤州治所,八年,徙治端氏。天寶元年(742),改濩澤為陽城縣。天佑二年(905),復稱濩澤。五代後唐同光元年(923),復易名陽城。金升陽城為 州,元中統元年(1260), 州復為陽城縣。明、清時屬澤州和澤州府。民國3年(1914),屬冀寧道。民國13年,直屬山西省。民國32年7月,分為陽南,陽北兩縣;民國34年4月,合為陽城縣。1958年10月,曾合沁水縣為陽城縣,1959年10月兩縣分置。 自然資源 陽城年平均氣溫11.7℃,7月份平均24.6℃,1月份平均-3℃,年降水量平均627毫米,無霜期為170~195天,日照年平均2571.3小時。耕地55.82萬畝。天然水資源總量4.67億立方米。主要礦產有煤、硫鐵、鐵、鋁土、石英石、石灰巖、白雲巖、鉛、鋅、銅、重晶石、水晶石等。其中,煤炭地質總儲量59.22億噸,硫鐵礦7431.1萬噸,鐵礦995.9萬噸。境內有歷雲、蟒河兩個省級自然保護區,有國家保護的稀有植物9種和珍貴動物16種。其中,紅豆杉、領春木、山白樹、牛鼻酸、青檀等起源很早,為中國特有的樹種,有中草藥300多種。 旅遊資源 蟒河自然保護區:蟒河位於陽城縣南40公裏的森林境內,南與河南省濟源接壤,總面積約20平方公裏。景區內峰巒疊障、山色清翠,有如天的望蟒孤峰,急流似箭的泉水,飛雪濺銀的瀑布,憨鞠的獼猴。蓮花峰、水簾洞、仙人橋、翡翠池景色相連,處處同古老動人的民間傳說相聯系。區裏主要景點夢山,四季雲霧纏繞,植披霞蓋。置身山頂,極目遠眺,只見重重山影似龍騰虎躍,片片松柏如萬裏波濤。百丈懸崖處怪石嶙峋、山澗幽谷中泉清鳥鳴,參天古樹挺拔俊秀,嫵媚山花爭奇鬥艷。置身於蟒河谷之中,令人陶醉,使之心曠神怡。蟒河又是自然保護區,區內除珍稀動物獼猴還有娃娃魚、金雕、金錢豹、菜花蛇、大黑蝴蝶,稀有植物有山百樹、頌春木、青檀、紅豆杉等。這些動植物均為景區增加了觀賞項目,增添了神秘色彩。境內交通便利,晉(城)陽(城)調整公路、陽(城)濟(源)等級幹線、陽(城)董(村)三級油路,巨景區較近景區周邊各種公用,設施較為完善,住宿、飲食、郵電、購物、娛樂有壹定規模,各項服務熱忱周到,是遊人觀光、避暑的最好去處。 九女仙湖:九女仙湖景區位於太行山沁河峽谷中,東距晉城市30公裏,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是壹處占地面積約13平方公裏,以水上遊樂為主的自然風光旅遊景區。主體景觀為壹回水長達20華裏的高峽平湖,擁有晉城市境內最大的水域面積,並以湖中聳立的巨石奇觀——九女仙臺及九仙女的傳說而得名。景區內山明水秀,景觀眾多。主要自然景觀有:陽城古八景之壹的九女臺,號稱山西第壹泉的延河泉,深不可測的黑龍潭等。同時景區還有工程景觀水電大壩和淩空飛架的侯月鐵路等。 九女仙湖的湖水源自於山西第二大河——沁河,發源於山西省沁源縣,往南經安澤、沁水、陽城、晉城,切穿太行山,流入河南,最後註入黃河。此外,延河泉也是最主要的補充水源,延河泉是山西省最著名的泉水之壹,素有“山西第壹大泉”的美譽,是我國北方不可多得的軟水之壹,不僅水量大,而且水質好,硬度低,適用於日常飲用和深加工,可謂得天獨厚。 皇城相府:皇城相府(又稱午亭山村)總面積3.6萬平方米,是清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加三級、《康熙字典》總閱官、康熙皇帝35年經筵講師陳延敬的故居。其建築依山就勢,隨形生變,官宅民居,鱗次櫛比,是壹組別具特色的明清城堡式官宅建築群。“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皇城相府不僅是壹幅古代“自然山水畫”、更是壹座具有強烈人文精神的東方古城堡。央視大型歷史連續劇《康熙王朝》、《契丹英後》重要外景地距陽城縣東北約20公裏處,有壹處北枕樊山,西臨樊溪,依山而築的城堡式村落,這就是享譽三晉大地的歷史文化名村-皇城。皇城毗鄰亞洲第壹大坑口火力發電廠陽城電廠,是清康熙朝經筵講官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陳廷敬的故裏,為國家AAAA級景區。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巍然城堡,雉堞林立;舊院古宅,錯落典雅。綺麗的自然風光同返樸的人文景致交相輝映,構成了皇城獨具魅力的風采。 二、人物名 陽 城:字亢宗,唐代陜州夏縣(今山西省夏縣)人。唐德宗時,他出任道州(今湖南省道縣)刺史。當時道州壹帶多矮人,身高不過3尺,歷來的地方官把這些矮人作為特產土貢獻於朝廷,專供朝廷取樂玩耍。陽城上任後,看到這種不人道的行為甚為憤怒,他上疏陳述了歷年因貢矮奴給道州人民帶來的無盡苦難,要求皇帝免除這項陋規。唐德宗看後遂同意停止當地土貢。道州百姓聽到這壹消息無不感恩戴德。後來,民間便把陽城奉為福星,將他塑造成為天官模樣,壹身朝官裝束,壹派和顏,充滿了福運和財氣,這也表達了人民對陽城的崇敬之情。現在,陽城的故鄉夏縣廟前鎮還保留有他的墓冢和祭祀他的陽公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