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盡快教給學生自己識字的方法
教是為了不教,教給學生方法遠比教給知識重要。低年級學生在短短兩年時間內要認識2000左右的字,顯然要求教師盡快地“授之以漁”。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則是識字訓練的重點。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因素,由淺入深地提高學生的識字的能力。學生掌握了方法,識字的興趣,能力就會有顯著提高,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自能識字的方法有:
(壹)找出漢字特殊規律,歸類學習
由於兒童的認知不是很多,因此,應從偏旁部首開始,通過分析漢字結構以幫助學生識字。如:“掃”字可分為提手旁,可根據生活用品掃帚來幫助學生識字。而有些字,它們的偏旁部首不壹樣,則字意也不壹樣,如:“作”是單人旁意思是工作,而日字旁是“昨”,意思是昨天。歸類學習的方法還有義旁歸類法,聲旁歸類法等,教師應鼓勵學生應用自己最喜歡、最得力、最習慣的方法盡快地識字。
(二)引導學生聯想字形識字
中國最古老的文明從漢字開始,從簡單的圖形到今天明朗的線條,經歷了幾千年的演變,它的字體形象多變。識字教學中,我充分抓住漢字形象、直觀的特點來誘發學生想象漢字的形體美,在識字教學中培養學生想象能力。比如:“書籍”的“籍”,“書簽”的“簽”,“作業簿”的“簿”,都與書有關,所有都是“竹”,通過比喻,引發學生聯想,難記的字也變得生動有趣,使學生樂學、好學。
二、激發興趣,使學生喜歡識字
在幾年來的教學中可以發現,許多小學生對識字不感興趣,這直接影響他們學習效果的提高。因此,必須加強小學生識字技能的培養,這是因為識字技能的培養,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有利於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有利於提高少年兒童素質,有利於小學生全面發展。在識字教學中,鼓勵學生質疑,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他們的發散性思維。也應該鼓勵學生發揚刻苦求知的精神,使學生喜歡識字,以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新大綱指出:“要在課內外創設多種多樣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每個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識字學習。”課堂教學中,應根據大綱要求,針對低年級學生年齡小,註意力易分散,形象思維占優勢的特點,通過激發興趣,讓學生主動識字,以提高識字技能。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激趣:
(壹) 故事啟趣
喜歡聽故事和講故事是孩子的天性。聽故事,講故事既可以豐富兒童的知識,又可以發展他們的語言,學齡兒童在幼兒園主要是通過這種方式學習語言的。入學後繼續采用聽故事和講故事的方法來組織語文教學,不僅能進壹步發展兒童的口頭語言能力,而且能夠有效地激發起入學兒童的學習興趣。漢字本身有表意的作用,有的漢字本身就是壹個故事。比如,當我教“日”這壹字,給學生講述“後弈射日”的故事,圓圓的恰似太陽的形象,中間壹橫好似是後弈射的箭。生動的故事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壹下子掌握了這個字。
(二)表演引趣
好玩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根據這個特點,把識字訓練以玩玩演演的形式表現出來,讓妙趣橫生的課堂表演成為孩子們邊說邊識字的載體。如學《小蝌蚪找媽媽》壹課,讓孩子們戴上頭飾,分別扮演小蝌蚪、魚、烏龜等等,讓孩子們在詼諧的語言、誇張的動作及油稽的表演中感覺學習的樂趣,使課堂氣氛大大提高,小朋友們在輕松愉快其樂融融的學習氛圍中,既豐富了口語知識,又從中學到識字的技能。
(三)比賽激趣
開展練壹練、說壹說、動壹動等豐富多彩的比賽活動,能激發起學生極大的參與熱情。如語文課前三分鐘可安排3-5人進行識字比賽,內容包括練字、講故事、誦讀等方面,讓學生在邊學邊讀、邊練邊寫中提高了他們的識字技能。比賽為孩子們搭建了鍛煉和展示自我的舞臺,學生興趣濃厚,參與積極性高,不僅鍛煉了識字能力,而且增強了奮發向上的競爭意識。
三、在教學中,教師選擇的途徑或是方式會對學生學習的興趣,尤其是學習的效果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壹)利用形象直觀演示識字法,提高學生的識字興趣
根據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在教學時可以指給學生看圖畫、投影、實物等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註意力集中,把無意識記變為有意識記,把枯燥無味的識記變為形象的識記,收到記得快,記得牢的效果。例如:第壹冊拼音識字第16課,教學內容是學習“風、雲、雨、電”這四個字可運用多媒體軟件,把這中四種自然現象的動態畫面出示在屏幕上,並配上聲音。這樣馬上吸引了學生,集中了他們的註意力,把教學生字與日常生活訴具體事例聯系起來,亦可以收到不錯的成效。例如:在教學“四”時,它的寫字筆順不少學生會把第五筆和第二、三筆的順序顛倒過來,即先寫“橫”再寫“撇”和“豎彎”,為了避免這壹錯誤,我們在教學時可以演示給學生看:寫“四”的筆順就象是搭積木造房子的過程,先寫“豎”和“橫折”,把房子先搭好。而“撇”和“豎彎”是住在房子裏的兩個人,房子搭好了他們進去了,最後是“壹橫”就等於等人進去了才能把門關上,要是先把門關了人就進不了。這樣既形象又直觀地演示了識字過程,學生的印象特別深,掌握生字比較牢固,教學效果較好。
(二)開展識字遊戲,創設愉快識字氛圍
識字的“機械化”枯燥無味,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厭煩情緒,而且低年級識字學得快,但遺忘更快。因此,在課堂內開展遊戲既可以幫助學生識記生字,又能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掌握知識,並能有效地防止生字回生,壹舉三得。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各種與生字聯系起來的遊戲,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有效地提高識字教學的質量。在教學生字時可以嘗試做以下壹些遊戲:
1.摘水果。教師先畫出不同的果樹,再把寫有形近字的水果卡片貼在相應的果樹上。如:“玉、王”“抱、跑”“車、東”等等形象字,教師讀哪個字,就讓學生把帶有這字的水果摘下來,然後用這個字組詞。
2.找朋友。教師把生字卡片發到同學的手中,壹個學生拿著“國”字說“我是‘國’誰和我做朋友?”另壹個拿著“家”的同學馬上出來和“國”字組成朋友。還可以多找幾個朋友,這樣不僅學到了單字,還學會了多個詞。
3.動物找食。教師在黑板上帶有漢字的食物圖,如:蘿蔔、青草、竹葉、小蟲。又在另壹處貼上幾種帶有漢字的動物圖,如:青蛙、山羊、白兔、熊貓等,讓學生分別讀出各種動物和食物的名稱,然後幫助動物找到他們各自喜歡的食物,相對應地貼在壹方。
根據低年級學生喜歡做遊戲的特性,在課堂上可以開展的遊戲還有許多,又如壹些圖形遊戲、猜字遊戲等等利用孩子活潑、好動的天性,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這壹心理特點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適時地有選擇地運用各種遊戲,為學生創設愉快的學習氛圍。教學時還安排學生演壹演,如:在學習“雞、鴨、鵝”時,讓學生戴上動物頭飾演壹演,讓學生盡量地把這些小動物的外形特征、動作、叫聲給演出來。這樣既幫助了學生識字,又加深了學生對這些小動物形象特征、生活習慣的了解,使識字教學步入“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理想境地。
(三)比較法
為漢字做加減法。即讓學生把算術中學到的加減遷移到認字中來,對已學過的熟字進行加減得出要學的生字。
如在學習“人、大、太、天”時,要將“人”做為字根,用添加筆畫的方法記住“大”“太”。又如“星、早、秋、種”,可以引導學生用部件相加的方法來識字形:“日加十是早,禾加火是秋”等。學習“巴、也、毛”等字時,可以引導學生用減部件的方法來記:“爸減去父是巴”,“地減去土是也”等。
對形近的字,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比較,也可以加深學生對漢字形義的理解。如“日”和“目”,“日”就是太陽,只有壹個,所以口的中間只有壹橫;“目”是眼睛,眼睛每個人都有兩只,所以口的中間有兩橫。又如“鳥”和“烏”,“鳥”失去了眼睛,眼前就壹片(漆)烏黑,所以“烏”沒有壹點。
(四)謎語法
猜謎語是學生較喜歡的壹種活動,它不僅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還能活躍課堂學習氣氛,訓練學生思維,也是壹種趣味識字法。
編字謎,也可以根據字形結構展開想象,根據字義編謎。如學習“生”和“全”時,也可以根據字形結構編字謎:“牛過獨木橋”,“壹個人膽真大,敢把王子踩腳下”,這樣學生在愉悅氣氛中學會了新字,又鞏固了舊字。又如學習“告”和“並”,可以根據字形結構開展聯想字謎:“壹口咬去牛尾巴”;“開字頭上長兩角”。
編字謎可根據事物的形狀、特點進行,使抽象的文字符號與直觀形象的事物結合起來。如學習“雪”字時可編成下列謎語:
小小白花天上栽,壹夜北風花盛開。千變萬化六個瓣,飄呀飄呀落下來。
通過猜謎,學生不僅知道了雪花的形狀和特點,而且使“雪”字在學生腦海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兒歌法
根據字的形和義把生字編成兒歌 ,也便於識字的形和義。如:壹人門裏躲“閃”,兩人土上蹲“坐”;顏色豐富就是壹個口,壹個十字在裏頭“田”……
我們除了利用氣氛生趣、情景導趣、表演激趣和比賽激趣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小學生樂於識字;又利用拼音練習、插圖配合及自學互學配合,讓小學生掌握識字的要領,還可以通過觀察事物、聯系生活及自我體驗等強化識字訓練,讓小學生學會識字,以提高小學生的識字技能。
四、在生活中識字
聯系生活進行識字教學包括兩方面的意思:首先在利用學生生活中的有利條件,形成識字的敏感和濃厚的興趣,比如在大街上的招牌、廣告、家庭中的電視、電腦等,都是學生識字的教材;其次是讓學生閱讀壹些適宜的報刊,讓孩子走進壹個無聲而精彩的世界。這是盡快識字所追求的境界,只有當學生從閱讀中嘗到樂趣,他們才會更加主動地識字,並使閱讀成為自己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壹部分。
(壹)從觀察事物中學說話,學會識字
這可以要求孩子從觀察身邊的事物做起,如:孩子們的書包裏有很多學習用品,讓他們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壹件,說說學習用品的名稱及特征,並邊看邊識字。由於他們有備而來,觀察比較細致,介紹時就毫不費力,因此,識字速度也快了。
(二)從生活中學會識字
讓學生從生活中日用品的名稱、標識和產品說明書內容的熟悉中,提高識字水平。讓學生遇到不會寫的字或不會讀的字,應該通過多問、多查字典等多種渠道來不斷提高識字水平;也可以從生活所見所聞的事情中去觀察漢字,讓學生養成註重平時積累素材的良好習慣,做到勤學苦練等,這同樣可以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體驗是壹個人在參與實踐活動中所引起的壹系列感受,它能引發強烈的表達欲望,而且還善於在運用中體會字句的含義,久而久之,便可以達到學會識字的目的。同時,教師應在傳授知識中成為小學生的引導者、促進者和合作者,以教師的自我體驗生活去感染學生,使他們也能在自我體驗中去學會識字。
以上所談的,都離不開“興趣”兩個字,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樂學、愛學。唯有這樣,識字教學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教會自學、嘗試在自中掌握漢字的構字規律
過去的教學模式壹般是老師教,學生學,學生處於被動地位。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能夠自己學習和獨立主動地吸取知識的不是沒有,而是屬於少數。因而,我們必須教會學生如何進行自學,實驗證明學生在充分自學中用多種方法思考、記憶、分析字形,是培養識字能力的捷徑。當然自學不等於老師不教,教的目的是為了不教,放手讓學生自己思考,自己發現問題,獲得知識,這樣的所獲才紮實牢固,還可以從中摸索體會漢字的構字規律。
在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中我們可以這樣做的:在學生學習了基本字、基本筆畫、筆順和常用的偏旁部首之後,上課時首先解決生字的讀音,接著就問學生:“今天我們要學習這幾個生字,看誰最聰明?自己動腦筋想出最佳的記憶方法,請妳告訴大家。”這樣壹問,同學們興趣盎然,馬上就開始在大腦中尋找答案,提出了許多不同的記憶方法:“以舊帶新”、“形近字對比”、“同音字”、“基本字加偏旁”、“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增減筆畫”……。如學習“玉”字,有的說“國”字去掉方框兒,就是玉;有的說“王”字加上壹點就是玉;有的說“主”字的點掉在腰間,就變成玉。學習“園”字時,有的說是在“元”字外面加上圍墻“囗”就是“園”,從而明白“校園、公園”是有圍墻的,以區別“元、園”的用法。又如學習“狠、恨”時學生把它們與“跟、很、根”等對比聯系偏旁部首來記憶;學習“愛”字,學生把它拆成“爫、冖、友”,再配上兒歌。這樣學生很快就記住了生字
六、指導學生進行閱讀,增加識字範圍
所謂“閱讀識字”的方法,就是通過聽故事、說故事的途徑理解熟悉課文內容和語言,然後根據記憶(或跟隨老師或錄音),嘗試閱讀課文,在閱讀活動中和生字見面。通過壹個階段多篇課文的閱讀,對壹個個生字從陌生到熟悉,最後達到識字的目的。“閱讀識字”主要是在剛入學兒童不識字或識字量很少的情況下,在“聽故事—講故事—讀故事—認漢字”等語言實踐活動中進行漢字教學的方法。其識字教學的過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壹階段為聽後閱讀,利用無意記憶熟悉漢字。這壹階段只要求熟悉漢字,不提具體的識字要求。每篇課文教學也是從聽故事說故事開始。在聽熟聽懂的基礎上,讓學生根據記憶(或跟著錄音〕反復指讀課文,壹般指讀3-5遍,目的在於提高生字認讀的刺激強度,增加與漢字見面的機會。在指讀過程中,學生自然而然地會對壹部分復現率較高的漢字逐步化“生”為“熟”,這就為以後的識字打下基礎。 第二階段是利用有意記憶,分批強化識字。 通過第壹階段十來篇課文的閱讀,學生已經熟悉不少的漢字。由於多次見面。學生對這些漢字已經基本熟悉,而且已經度過了最高遺忘期,所以教師喚起學生的有意記憶,並以適當的方法進行強化,學生就能比較輕松地記住這些漢字。用於復習鞏固的時間短,鞏固率很高。第三階段是先識後寫,逐步達到“三會”,那就是“會讀、會寫、會用”,同時開設擴展閱覽課。把學生帶進閱覽室,大量閱讀課外讀物。與此同時,學生自主識字能力也大大提高。 閱讀識字法遵循兒童的記憶規律,在學生“最容易遺忘”的時候“允許遺忘”,待遺忘率最高期過後再要求,將無意註意和有意註意結合起來進行識字,充分開發了兒童的識字潛能,是壹種較為輕松有效的識字方法。
總之,在識字教學中,我們若能根據漢字的字形規律,采取多種形式,通過各種教法、各種途徑讓學生在興趣盎然中較熟悉地掌握所學的漢字,還掌握了識字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快快樂樂學漢字。既學好祖國的語言文字,又會識字方法,更重要的是培養了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