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如何鑒別古董?

如何鑒別古董?

鑒別古董的真偽最本質原則的就是特征比較。 古董分類繁多,但每壹類古董如瓷器,青銅器因年代,材質,制作工藝,保存狀態等等的不同,存在各種特征。如銅器鑄造留下的模具痕跡,年代留下的各種銅銹,瓷器的彩繪顏料,胎土,釉面特征等等。。這些自然形成的特征,許多都是都是不同時代器物所特有的。 換句話說,他們就像鈔票上的防偽標誌,是屬於人為無法仿制或者是仿制成本高昂的。鑒別古董真偽就是利用這些特征做比對。 壹件古董的真偽首先就是確定這件古董的名稱和歸類,然後按照相應的標誌去對比,比對它上面是否存在這些特征,這些特征性狀是否和真品的性狀相符。這就是判斷古董真偽的方法。 由於古董分門別類非常繁多,因此壹個人每類古董的鑒別特征都掌握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壹個人壹輩子努力學習積累最多只能精通幾個門類。所以壹個專家什麽都能鑒別這往往就是不可靠的 瓷器鑒別不是嘴壹說就行的 明清時期,隨著景德鎮官窯的建立和發展,瓷器上的款識趨於系統化、規範化。民窯瓷器的款識則多種多樣,紛繁復雜。以下按朝代分而述之。 明代 洪武:洪武壹朝,未發現任何帶年款的官窯器。民窯也極少見,僅見有青花書寫“福”、“壽”款者。此外,江西省玉山縣發現“洪武七年二月二十七日造此”紀年款的青白瓷罐,款識刻劃在罐腹,系罕見的具有明確洪武年款的器物。 建文:未發現署年款的瓷器。 永樂:明清兩代,在瓷器上書寫帝王年號作為款識,始於永樂。款式僅見有“永樂年制”四字篆書款壹種,未見有楷書款。上海博物館收藏壹方明永樂時翰林學士沈度的端視,硯底刻“永樂乙未秋翰林沈度識”十字篆文,經仔細比較,與瓷器上永樂款識字體相似。因此,永樂官款可能由當時的翰林學士沈度書寫後,再交工匠臨摹寫在瓷器上。永樂官器署款者不多,僅見有青花、白釉、青釉及紅釉等瓷器上。青花器物中寫帝王年號款的只見於壓手杯上;此外,早年流失日本的壹對永樂青花蓋瓶,器身書“內府”二字,顯系宮內用器。單色釉器,有刻款和印款兩種體式。民窯青花器上有書寫“福”、“祿”、“壽”等字的。 宜德:宣德時期,帝王年號款激增,大多數為楷書,也有與永樂壹脈相承的篆書款。款式僅見有“大明宣德年制”和“宣德年制”兩種。大多數是六字二行“大明宣德年制”楷書,“宣德年制”四字款少見。刻款有楷有篆,以楷為主。未見有印款。款識外常圍有單線圈、雙線圈、長方框及長方框外加雙圈等,也有無框圈的。宣德瓷器落款位置比較隨便,底足、口沿、耳部、柄流、裏心、器蓋等處都有落款的,因此,曾有“宣德款識滿器身”的說法。款識還見有“大德吉祥場”、“敬權”等,民窯青花中見有“福”、“壽”等字款。 正統、景泰、天順:正統、景泰二朝未見任何帶年款的官窯器。正統壹朝,迄今僅見民窯器楷書“正統元年”和“正統捌年”款二例。景泰朝壹件未見。天順朝僅見四件:壹件印“天順年造”款卵釉雲鳳紋瓷盤,為官窯器,現收藏於英國達維護特基金會。另兩件書“天順七年大同馬氏造”;壹件書“天順年”三字,三件器物都是青花三足筒爐。 成化:以青花楷書“大明成化年制”六字二行款為主,款識外,有的加雙圈,有的加雙方框,也有無圈框的。官窯罐類,還有在底足寫“天”字款的。民窯款識有寫“大明成化年造”、“大明年造”的。 弘治:以青花楷書“大明弘治年制”六字兩行款為主。另有“弘治年制”四字篆款,多為刻款。尚有以紅彩寫“弘治年制”和“上用”款的,亦系官窯器。民窯器有寫幹支年款的,如“壬子年制”(弘治五年,1492年)。也有寫“金玉滿堂”、“長命富貴”等吉語款的。 正德:正德官款主要有“大明正德年制”六字楷款和“正德年制”四字楷款,其中以四字款居多。有書寫款,也有刻劃款。除了用漢文外,此時亦有用阿拉伯文和紅彩梵文書寫的款識。民窯器常見“正德年造”、大明年造”楷款,還有“長命富貴”、“天下太平”等吉語款。 嘉靖:嘉靖官款壹般都在底足書寫“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兩行楷款,並帶有雙圈;器口邊書寫六字橫款者少見,但大盤、大缸等的口沿處也見有。款式有青花、紅彩、刻字塗金等數種,均為楷書,未見篆書。款字的排列形式,有兩行直款、單行橫款,也有環形和十字形六字款的。民窯器中有寫“嘉靖制造”、“大明年造”年款的。出現堂名款,如“滋樹堂”、“東書堂”等。人名款激增,如“陳守貴造”、“鄧奎自造”等等。吉語款也增多,如“富貴佳器”、“福壽康寧”、“國泰民安”等等。另有寫“金〓大蘸壇用”款的器物,系當時的道教用器。 隆慶:所見官窯年款都寫“大明隆慶年造”六字兩行楷款,“隆慶年造”四字兩行款少見。款外常圍以雙圈或方框。隆慶款識有青花和紅彩兩種,紅彩款多用於彩器上。 萬歷:官款以“大明萬歷年制”六字兩行楷款為主,四字兩行款少見。有的款外帶雙圈,也有不帶圈的,或六字款呈環形。有青花和刻劃款。堂名款、人名款、吉語款增多,如“徐〓慶堂”、“純思堂”、“程廷梓造”、“萬福攸同”等等。 天啟:官款以“大明天啟年制”六字兩行楷款為主,也有書“天啟年制”的。民窯中書紀年款的見有“天啟元年”、“天啟八年”、“天啟三年唐氏制”以及“大明天啟米石隱制”等等。 堂名款、吉語款有“竹石居”、“白玉堂”、“同樂佳器”、“仁波佳器”等等,還常見圖案款,如兔子、靈芝、方勝等等。 崇禎:崇禎時期署官款的器物少見,有“大明崇禎年制”及“崇禎丁醜”(崇禎十年,1637年)等。民窯盛行堂名款、人名款、吉語款,如“翔鳳堂”、“甲戊春孟趙府造用”、“富貴佳器”等等。 清代 順治:順治官款少見,有“大清順治年制”六字兩行楷款,款外有雙圈。署“順治年制”四字的,壹般無圈框,均為青花款識。民密器署幹支紀年款多見,如“順治丁〓年”(1657年)“庚子年制”(1660年)等,堂名款、吉語款減少,見有“繼善堂”、“百花齋”、“西疇書院”“玉堂佳器”等等。 康熙:官窯瓷器的紀年款主要有兩類:壹是“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二行或三行楷款;壹是“康熙禦制”四字料款,寫於琺瑯器上。官窯器中也有寫幹支紀年款的,如“康熙辛亥(1671年)中和堂制,”中和堂曾是康熙皇帝在圓明園中的居住之所,因此,署“中和堂制”款的器物是宮內禦用之器。康熙朝瓷器款識種類繁多。按書體分有:楷書、篆書、行書,官款絕大部分是楷書,少有篆書款。按顏色分有:青花、釉裏紅、金彩、紅彩、紫褐色款以及紫、黑、黃、藍等料款。按款外線框分有:雙圈、單圈、元圈、雙邊正方框等。按排列形式分有:六字兩行、三行款,四字兩行及四字環形款等。民窯壹般無年款,但其它種類款很盛行。 雍正:官窯年款較多見的是“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兩行楷書款,也有六字三行的,款外有雙圈或方框。琺瑯彩器款識有“雍正年制”與“雍正禦制”四字,壹般為兩行豎寫並圍有方框的楷書款。在茶葉末、爐均及仿鈞器上,則見“雍正年制”四字篆書刻款。“雍正年制”四字古錢形款,則主要見於花盆壹類器物底足。雍正朝的堂名款不及康熙時期多,著名的有“朗吟閣制”楷書款,為雍正未登極之前燒制的,朗吟閣是當時雍正的讀書處。堂名款還有“養和堂”、“希範堂”、“致和堂”等;人名款則見有“江鳴〓制”、“馮宅”、“松年”等;吉語款少見;圖案款有壹定數量,如靈芝、鼎、花押等等。 乾隆:乾隆朝的官窯年款,有楷、篆兩種書體,但以“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為主。多數不加圈框。以青花款為多,還有金彩、紅彩、藍料彩與刻款等。堂名款之多,較康熙朝有過之而無不及。人名款中,以“唐英”、“瑤華道人”等有名,唐英為督窯官,瑤華道人為乾隆的王子。 嘉慶:官款以篆書為主,少有楷書,大多為“大清嘉慶年制”六字三行篆款。民窯款識篆、楷均有,六字或四字,但字體草率。出現圖章式的篆書款。 道光:官款與嘉慶時體式大致相同,大多為“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款。以青花和紅彩寫款。 鹹豐:鹹豐朝又興起以楷書署款的風氣,官窯大多署“大清鹹豐年制”六字二行或三行楷款。篆書款減少。除青花款外,還有紅彩款與刻款。民窯器中十分盛行圖章式篆書款,並影響後世。 同治:官款以楷書為主,大多為“大清同治年制”六字兩行和“同治年制”四字兩行楷款。以青花、紅彩或金彩書寫。民窯器大多用紅彩圖章式篆書款。 光緒:官窯款識楷、篆並用,以楷款為多,署“大清光緒年制”六字二行或三行款,也有四字兩行款,多數不飾圈框。有青花、金彩、紅彩及刻款等體式,大體同於前朝。民窯款識較草率。 宣統:官窯款誤解有青花、紅彩與墨彩款等,署“大清宣統年制”六字兩行楷款為多,壹般無圈框。民窯款識與前朝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