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第壹時刻,借著孩子們向同學們發致謝視頻之際,為自己的親朋好友送上最美好最誠摯的祝福。之所以沒有選擇其他的圖片,也沒有留下華麗的詞藻,或許,也可以確切的說,我的學生在我的生命旅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因為他們,我在這壹年有了許多美好的遇見。
(壹)遇見唐老 初探情感教育
這壹年,最讓我難忘的壹定是在“卿訴時光”中與即將畢業的學生***守約定留下的百日百文。而說到這壹切,不得不提到我生命中的壹個重要他人——情感教育專家唐雲增老師。與唐老的相識是因為自己在《中小學班主任》中刊登的壹篇和班級工作有關的文章《叫名字風波》。唐老師看完文章後通過雜誌的編輯姜老師與我取得了聯系。唐老希望我和河南的趙老師壹起去探尋情感教育班集體建設的奧秘,像趙老師那樣為全國提供壹幅寶貴的班主任專業成長路線圖。當我第壹時間看到唐老的留言時,那種激動的心情不知如何言表。從未想過,壹位德高望重的長者全國著名的情感教育專家會對壹個素未謀面的晚輩如此厚愛,分享著自己的見解並做出具體的指導,那壹刻,我真的哭了。平日裏為學生做的壹切,居然被遠在他鄉的陌生人看見、讀懂。
於是,我馬上用我淺薄的認知與有限的路徑去打開”自然情感及情感教育“那扇窗。從唐老推薦的《情感教育論綱》中我懂得了自然情感是人的原發性情感狀態,也是人對客觀事物或客觀環境的態度與體驗,更是人的壹種直接反應狀態,折射著人的價值觀。從學習中我明白了情感的發生過程是生理活動與心理活動交織在壹起的。我們經常提到的喜怒哀樂懼,都屬於原發性的自然情感。而在我們的學校工作中,對於學生的情感教育正是當下很多人會忽略的但又極其重要的教育。情感教育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設有利於學生學習的和諧融洽的教學環境,妥善處理好教學過程中情感與認知的關系,充分發揮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通過情感交流增強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培養和發展學生豐富的情感,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促使他們形成獨立健全的個性和人格特征的教學方法。原來情感教育既是壹種教學模式,又是壹種教學策略。
當窗戶打開的時候,更多的風景就會源源不斷地映入自己的眼簾,於是就花時間啃讀了朱小蔓教授的《情感教育論綱》的理論知識,再壹次學習了李鎮西老師《愛心與教育》裏的感人故事。從文字之旅中我明白了教育就像壹列行駛的火車,教師就像乘務員,在不同的時間歡迎不同的乘客。我們還沒有完全了解這群乘客。也許他們會在下壹站離開火車,同時搭乘另壹組乘客。這些乘客可能來自同壹個省,也可能來自全國各地,但他們有壹個***同的目標,那就是乘坐這列火車到達目的地。無論道路多麽崎嶇,無論風景多麽美麗,無論天氣多麽惡劣,安全運送這些乘客將是我們最基本的責任。珍惜每壹批乘客,關心每壹位乘客,給他們最貼心的服務、最誠摯的問候和最美好的祝願,讓每壹位乘客都能在旅途中享受自己的靈魂。只有這樣,旅程才能被認為是愉快的。
然而,唐老希望我做的絕不僅僅是停留在認識的層面,更重要的是希望我能在實踐的基礎上進行歸納、總結、提煉,形成他所希望的文字資料。讓我從情感教育的“陌生者”順利成為“入門者”發展成為我國情感教育班集體建設的“領跑者”。恕我愚鈍,寫出來的文章經過幾番修改才能通過唐老的驗收。猛然發現自己除了記錄壹點與學生們之間的小故事外,真就做不出什麽名堂來了,所以,之後寫的文章涉及到情感教育研究方面的也是屈指可數。那段時間,我有些迷茫,同時也很內疚,覺得自己在情感教育方面的實踐更多的是壹種原發性的行為,不足以提煉到壹個高度去引領更多的老師,於是我就采用和孩子們壹起挑戰百日寫百文的形式倒逼自己。當這壹百篇文章全部出爐時,唐老又壹次表達了對於我這位“後進生”的鼓勵:熱烈祝賀“卿訴時光”《“百日之約”100篇》的目標的實現,這是壹場“百日傾訴”;這是壹場“百日情感交流”;這是壹場“師生壹起在情感田裏的百日情感勞動”;這也是壹場可貴的成功的“情感教育研究的實驗”。
那壹刻,我再壹次落淚了。感謝唐老,因為有了他的引領與鞭策,我才擁有前行的力量,有意識也有意願去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在這趟列車上做壹個愛的傳遞者,讓真誠、善良和愛伴隨著學生們度過他們童年時光中的某壹段旅程。
(二)遇見“教育行走”,參加“壹起寫吧”挑戰
自從2020年誤打誤撞地遇上“教育行走”開始,我的生命字典裏就已經將這幾個字鐫刻在其間了。2021年的每壹天幾乎都要用自己的文字與它耳鬢廝磨到淩晨,這壹切都是因為我參加了由“教育行走壹起寫吧”發起人小塵老師組織的第②期"教育行走壹起寫吧"挑戰300天活動。我們的任務是每天壹記錄,進行500字以上的自由寫作,每月壹精品,寫壹篇2000字以上主題作文。其實,第壹期我也參加了,但2020年有段時間因為家人的幹預,加上身體不適,我無法在規定時間完成300天的挑戰,但還是默默地堅持寫完了300篇。當然,這背後的動力源依然離不開我那可愛的學生。
那段時間,我斷了日更,挑戰300天的群裏也不再出現我活躍的身影。直到2021年的某壹天,看到“壹起寫吧”群裏的普利輝老師寫了壹篇文章《不能沒有它——我與教育行走“壹起寫吧”193天來的“恩恩怨怨”》,特別有感觸,更加明白沒有壹個人可以隨隨便便成功,也再壹次感受到堅持的力量帶來的異樣收獲。再看到小塵老師的《簡單堅持的價值》後,我的心再壹次被喚醒。回想自己的成長過程,若說自己最大的不足,那壹定是沒有學會“堅持”。因為沒有做到堅持,讓我和許許多多的“好事”失之交臂;因為沒有做到堅持,讓我的身心都曾受到過各種煎熬,倍感痛苦。但自己總是好了傷疤忘了疼,尋找了無數的理由為自己開脫,想想過往,不禁感到慚愧不已。
雖然這幾年自己也曾做到勇敢地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加入到各種各樣的學習團體進行各種公益和非公益的學習組織,也曾參與了組織者的各種學習挑戰,但卻發現自己從來沒有像參加“教育行走壹起寫吧”這個活動這般堅持那麽久。這壹切應該歸功於小塵老師不折不扣的盡職盡責,歸功於普老師的各種正能量行為的堅持,歸功於眾位美仁們的堅持挑戰,我的內心壹次次得以喚醒,好幾次茫然得感覺到前方暗淡無光時,道路的盡頭又出現了指路的明燈,於是看到了希望,加快步伐往前趕。盡管與堅持挑戰的美仁們還有壹些距離,盡管不知道最後的結果是什麽,是否可以參加教育行走線下活動,但挑戰的過程中內心已經壹次又壹次發生著變化。
我想,不僅僅是挑戰300天的“教育行走壹起寫吧”日更活動,很多曾經被我真心遺忘或人為忽略的事,我都應該重拾起來,盡管很難,但我可以慢慢來,因為堅持的樣子真的很美!於是,就在2021年3月23日那天,我就來了壹個大動作——和孩子們進行壹次百日之約。就因為這個舉動,我也在我的微信公眾號上留下了壹百篇圖文並茂的文章。既為這壹屆孩子的最後壹年畢業時光留下濃抹重彩的壹筆,也為自己的300天挑戰提供給了三分之壹的素材。應該說這次的活動,是我2021年最值得津津樂道的事。它帶給我和孩子的影響是深遠的,也讓我們彼此懂得堅持的意義,懂得做了才是最好的學習。
教育行走活動讓我的生命有了不壹樣的軌跡,我的學生不也成了間接受益者,讓他們懂得有些事做了就是最好的學習。盡管因為挑戰300天日更活動的時間到來之時,我才寫了280多篇,但我最終還是堅持走完這個旅程,於8月1日那天我終於完成了第壹期的300篇。與此同時,8月1日那天,第二期“教育行走,壹起寫吧”又重新開啟新的旅程,這壹次我又義無反顧地參加了,而且還主動報名參加了推文官工作。我相信,這壹次的自己壹定會走得更穩當,也壹定會走得更遠。
可以說,2021這壹年,教育行走的壹系列活動以及這群可親可愛的美仁們給予我生命成長的力量,是見證我在2021年中獲得生命拔節的最珍貴遇見。
(三)遇見“習課堂”,品嘗家常課之味
幾年前,因為外出學習,讓我擁有了拜師的機會,而且拜的是全國著名的特級教師——人稱“管大”的管建剛老師。管老師是個喜歡“折騰”的人,他的所有關於教學的改革都是以兒童本位,關註條件有限的地方,起點都是在村小。從作文教學革命起,管老師就關註當下,著眼每壹個學生,現在他的“家常課”,100%的學生“剛需作業不出課堂”,用課堂改革的方式實現了“雙減”政策的要求。作為弟子,師父的大動作受益者壹定會有他的弟子。
我是從2020年開始就聽師父說習課堂的,也知道它的“威力”所在,只是沒有親眼目睹習課堂的整個過程。加上自己去年執教六年級,不敢大膽嘗試,所以遲遲沒有去行動。今年暑假特別有幸,因為“行知教育教師深度研習營”在貴陽舉行,而且師父親自展示習課堂教學,所以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外出學習之旅。當我在異地他鄉聽到了原滋原味的管老師親自執教的習課堂後,內心深處就有壹種強烈的欲望,想著在今年新接手的班級實踐習課堂教學模式。
說真話,當妳去嘗試壹種新的教學模式時,妳是需要壹份勇氣的,而且還需要壹份支持的力量,要不然,妳的內驅力壹定會大打折扣。加上“雙減”政策的實施,我不能讓家長給孩子們購買任務單,只能以打印的形式出現,這種感覺多少差強人意了壹些。另外,由於任務單需要及時批改,而學校固定的作業又需要全部完成,我的工作量明顯增加了,但由於是初嘗試,我也不敢在學校大張旗鼓地聲明自己在做壹件“功德無量”的事情而獲得不壹樣的待遇,壹切只能自己默默地調整,所以我在學校的時間變得異常緊張。
管老師把習課堂稱作為家常課,實踐時看起來很簡單,其實不然。它需要每壹位執教老師用心地跟著管老師落實每壹節課的任務單進行調整。Q幣的使用,印章的實施,感覺自己踐行習課堂的要領還是屬於半生不熟狀態。我覺得自己時刻都要謹記:學生改變得如何都要想想自己到底改變了多少。
“邁開腿,管住嘴……”我要謹記師父的話,繼續努力,無論管家軍夥伴們有幾人在實施習課堂,我都已經在踏踏實實地踐行“雙減”這個重要決策的路上了。
之所以願意像師父壹樣去“折騰”,開啟習課堂教學模式,我想我的內心深處壹定是有壹種聲音在召喚我——幫助孩子們,讓孩子在有限的時間學有所獲,習有所得吧!
(四)遇見新網師,追尋幸福的教育人生
自從參加了“壹起寫吧”挑戰300天活動後,我感覺自己似乎又成長了不少,學習的渴望也變得更加強烈了,也有了向更高更深方向學習的勇氣。
從2021年6月開始,我就壹直關註新網師的點點滴滴,並按以往的要求準備了3000字以上的個人閱讀史,就等著招生公告的第壹時間發布了。這壹切真有壹種“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感覺。
壹切美好如約而至,7月10日壹覺醒來,就看到了“尋找尺碼相同者”這幾個醒目的字眼。馬上起床打開電腦找出寫好的閱讀史文檔,根據招生要求補充上相關內容後就提交了入學申請。雖然審核結果是三天內就能知曉,說實話,三天其實跟以往許多活動相比,結果算是比較早知道的。可是自己從提交材料後的第壹天開始,不知道查看了多少次手機,每壹次拿起手機都是先看郵箱有沒有新郵件提示,生怕錯過了。終於,到了7月19日壹早醒來,就看到新網師公眾號刊登了壹個新學員的心聲,趕緊閱讀了壹番。原來所有願意參加學習的學員都有壹顆積極向上的心,都是早早地做好了準備,難怪說是尋找尺碼相同者。於是,我那顆想早點知道結果的心變得異常迫切,居然擔心自己入學申請會不會提交不成功,就趕緊加了新網師報名負責人孫老師的微信。當我表達了自己的擔心後,孫老師寬慰我說沒問題的,我懸著的心才放下。
那天午覺醒來,第壹個動作就是拿手機,看郵箱動態。哇!真的有信息,是新網師審核結果啊!我趕緊認真地閱讀壹遍,再閱讀壹遍,確認無誤後馬上回復:謝謝老師!馬上就去辦理繳費事宜。繳完300元的學習基金後,那顆激動的心終於恢復了正常的心跳。在這之後,我就順利地成為了壹名新網師學員,開啟了深度學習之旅。
壹轉眼,半年時間過去了,在新網師團隊老師的指導下,在優秀的榜樣學員引領下,我愈發覺得從事教育,記錄孩子們的成長拔節是壹件很妙的事,可以說加入新網師學習讓自己的教育生命變得更加豐盈,也更加堅定自己的初心。為此,我也更加珍惜和孩子們在壹起的每分每秒,因為我的文字故事裏都是孩子們的身影。
美好遇見,讓我2021年變得不同尋常。感恩遇見,感恩今生遇到的所有人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