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是清人所編的文學讀本。之所以起名為觀止,是因為該書所選的均是從東周到明代讓人嘆為觀止的佳作,是歷代古文的精品。很多精通古文的學者正是通過這本書敲開了古典文學的寶藏。 猶太人有句格言:“學習即重復!”《塔木德》還說,“只要把壹本書念100遍,妳就有能力讀懂世界上的任何壹本書。” 他們認為: 凡是把壹本書讀100遍的人,沒有壹個人不成大器。
- 02 -
而在中國,有壹個人就把《古文觀止》讀了100遍,最後成為了文學大家,他就是享譽文壇的大師——巴金!巴金老先生談他的寫作之路時反復強調《古文觀止》壹書對他文學啟蒙的正要性:讀多了,讀熟了,常常可以背出來,也就能慢慢地體會到它們的好處,也就能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調子。雖然當時也似懂非懂,可是我有兩百多片文章儲蓄在腦子裏面,寫文章就比以前容易得多了.....。但我仍然感謝我那兩位強迫我硬背《古文觀止》的私塾老師。這兩百多篇“古文”可以說是我真正的啟蒙老師。我後來的創作都跟這個“啟蒙老師”很有關系。
- 03 -
而《古文觀止》這本書,對於很多初學者來說,閱讀還是有壹定難度的。市面上的書很多的釋義是在文後,對應看起來很費事。生字拼音加的也不多,看時還要查字典,特別是越前面的文章,年代較早,看起來就很吃力。筆者自己就有過好幾次雄心萬丈開始,又垂頭喪氣放棄的經歷。所以今天借這樣好的平臺,整理古文觀止全書的學習文本。自己學習也與簡友們分享。敬請關註 《古文觀止學習專輯》
- 04 -
那麽,我們今天來學習第十八篇 ——蹇jiǎn叔哭師《左傳》
冬,晉文公卒。庚gēng辰,將殯於曲沃。出絳jiàng,柩jiù有聲如牛。
(冬天,晉文公去世了。十二月十日,要送往曲沃停放待葬。剛走出國都絳城,棺材裏發出了像牛叫的聲音。)
蔔bǔ偃 yǎn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將有西師過軼yì我,擊之,必大捷焉。”
(蔔官郭偃讓大夫們向棺材下拜,並說:“國君要發布軍事命令,將有西方的軍隊越過我們的國境,我們襲擊它,壹定會獲得全勝。”)
杞qǐ子自鄭使告於秦曰:“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 穆公訪諸蹇jiǎn叔。
(秦國大夫杞子從鄭國派人向秦國報告說:“鄭國人讓我掌管他們國都北門的鑰匙,如果悄悄派兵前來,就可以占領他們的國都。”)
蹇叔曰:“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
(秦穆公向秦國老臣蹇叔征求意見。蹇叔說:“讓軍隊辛勤勞苦地偷襲遠方的國家,我從沒聽說有過。軍隊辛勞精疲力竭,遠方國家的君主又有防備,這樣做恐怕不行吧?)
師之所為,鄭必知之。 勤而無所,必有悖bèi心。且行千裏,其誰不知?”公辭焉。
(軍隊的壹舉壹動,鄭國必定會知道。軍隊辛勤勞苦而壹無所得,壹定會產生叛逆念頭。再說行軍千裏,有誰不知道呢?”秦穆公沒有聽從蹇叔的意見。)
召孟明、 西乞、白乙使出師於東門之外。
(他召見了孟明視,西乞術和白乙丙三位將領,讓他們從東門外面出兵。)
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
(蹇叔哭他們說:“孟明啊,我看著大軍出發,卻看不見他們回來了!”)
公使謂之曰:“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
(秦穆公派人對蹇叔說:“妳知道什麽?要是妳蹇叔只活個中壽就去世的話,妳墳上的樹都有兩手合抱壹般粗了(妳現在離中壽都過去多少年了,早已昏聵)。”)
蹇叔之子與師,哭而送之,曰:“晉人禦師必於崤xiáo,崤有二陵焉。
(蹇叔的兒子跟隨軍隊壹起出征,他哭著送兒子說:“晉國人必定在崤山抗擊我軍,崤有兩座山頭。)
其南陵,夏後臯gāo之墓地;其北陵,文王之所辟bì風雨也,必死是間,余收爾骨焉!”秦師遂東。
(南面的山頭是夏王臯的墳墓,北面的山頭是周文王避過風雨的地方。妳們壹定會戰死在這兩座山之間,我到那裏收拾妳的屍骨吧。”於是秦國軍隊東行。)
本文完結——
敬請關註 《古文觀止學習專輯》 ,讓我們緊隨巴金大師的步伐,由此開始文學創作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