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辰是什麽意思

辰是什麽意思

辰,其本義是蟄蟲在驚蟄時蘇醒後蠢蠢欲動的樣子,引申指震動(即《說文解字》所謂的“震也”)。壹說本義為蛤蜊制的農具。

郭沫若認為星象與農事大有攸關,所以又“辰”指日、月、星的總稱, 還可以特指北辰和泛指眾星,又可以特指二十八宿之壹的心宿,也引申指日、月的交會點和日子等。

康熙字典:酉集下辰部辰

古文:?、?、?。

《唐韻》:植鄰切,《集韻》、《韻會》、《正韻》:丞真切,並音晨。《說文》:辰,震也。三月陽氣動,雷電振,民農時也。《釋名》:辰,伸也。物皆伸舒而出也。

又時也。《書·臯陶謨》:撫於五辰。註:謂五行之時也。

又日也。《左傳·成九年》:浹辰之間。註:自子至亥,十二日也。

又歲名。《爾雅·釋天》:(太歲)在辰曰“執徐”。

又三辰,日、月、星也。《左傳·桓二年》:三辰旂旗。註:日照晝,月照夜,星運行於天,昏明遞匝,民得取其時節,故三者皆為辰也。

又日月合宿謂之辰。《書·堯典》:歷象,日月星辰。註:辰,日月所交會之地也。

又北辰,天樞也。《爾雅·釋天》:北極謂之北辰。註:北極,天之中,以正四時。

又大辰,星名。《春秋·昭十七年》:有星孛於大辰。《公羊傳》:大辰者何,大火也。大火為大辰,伐為大辰,北辰亦為大辰。註:大火謂心星,伐為參星。大火與伐所以示民時之早晚,天下所取正。北辰,北極天之中也,故皆謂之大辰。

又《爾雅·釋訓》:不辰,不時也。《詩·大雅》(《大雅·桑柔》):我生不辰。又《小雅》(《小雅·小弁》):我辰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