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在古文字有如下3個意思:
1、用作動詞,意思是:開始。
出處:戰國·孟子《寡人之於國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釋義:老百姓養生送死沒有缺憾,這正是王道的開始。
2、用作副詞,意思是:當初;起初。
出處:北宋·王安石《遊褒禪山記》:“唐浮屠慧褒始舍於其址。”
釋義:唐代和尚慧褒當初在這兒的山腳下築室居住。
3、用作副詞,意思是才;方才。
出處:漢·樂府古辭《孔雀東南飛》:“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釋義:年齡只有十八九歲,口才很好文才也比別人強。
擴展資料
字形演變
文言版《說文解字》:始,女之初也。從女,臺聲。
白話版《說文解字》:始,女子的初生。字形采用“女”作邊旁,采用“臺”作聲旁。
詞語解釋:
1、原始 [ yuán shǐ ]
釋義:最初的;第壹手的;最古老的;未開發的;未開化的
2、始祖 [ shǐ zǔ ]
釋義:有世系可考的最早的祖先。借用來比喻某壹學派或某壹行業的最初創始人。
3、更始 [ gēng shǐ ]
釋義:除去舊的,建立新的;重新起頭。
4、方始 [ fāng shǐ ]
釋義:方才;才。
5、始業 [ shǐ yè ]
釋義:學業開始,特指大、中、小學的各個階段開始。
2. 者在文言文中是什麽意思常見含義[2]備註:加粗例句為中小學語文課本中的例句代詞[3]1.同現代漢語解釋助詞1 例:①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塞翁失馬》 ②誰為大王為此計者?——《鴻門宴》 ③後遂無問津者.——《桃花源記》 ④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醉翁亭記》 ⑤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觸龍說趙太後》 2.用在名詞後,相當於“.這個人” 例: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②邑有成名者,操童子業.——清·蒲松齡《聊齋誌異·促織》 3.用在時間詞後面,表示“.的時候” 例:①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明夷待訪錄》 ②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鴻門宴》 4.放在數詞之後.例:①或異於二者之為,何哉?——《嶽陽樓記》 ②此數者用兵之患也.助詞1.用在假設復句或因果復句中表停頓,以提示下文.例:①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諸將吏敢復有言當迎曹者,與此案同!——《資治通鑒》 2.放在疑問句末,表示疑問.例:何者?上下之分也.3.與“若”之類字組成某種詞組,或單用,表示比擬,相當於“.的樣子”、“.似的”.例:①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唐·柳宗元《黔之驢》 ②言之,貌若甚戚者.——清·蒲松齡《聊齋誌異·促織》 4.放在主語後,引出判斷.構成“者。
也”的結構.例:陳勝者,陽城人也.——《史記·陳涉世家》生僻/不確定含義1.(不確定,雖然許多版本異譯為該含義,但《古漢常用字典》中查不到,可能與助詞中的含義1相同)放在主語之後,引出原因.例:①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②而安陵以五十裏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在也.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④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2.(不確定)助詞,放在假設復句中,表示假設,相當於“如果.”、“.的話”.例:①入則無法家弗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②盡吾誌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③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3.(不確定)放在陳述句末,表示陳述結束.例:①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鐘者.②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4.(生僻含義)通“也”:----《韓非子·八經》:“任事也無重……處官也無私.”[4]《說苑·政 也理》:“魯無君子也,斯焉取斯.”也均作“者”義解,而見古書中“者”“也”可互用.。
3. 文言文中“完”是什麽意思完 wán
形容詞義:
1、形聲字。從宀(mián)元聲。“宀”與房屋有關。本義:完備;完整。
完,全也。——《說文》
巢非不完也。——《荀子·勸學》
完全富足而趨趙。——《荀子·議兵》
完璧歸趙。——《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果得壹死男,手足完具。——《三國誌·華佗傳》
不如伐蜀之完也。——《戰國策·秦策壹》
功少而最完,勢疏而最忠。——賈誼《治安策》
不能獨完。——宋·蘇洵《六國論》
無壹完者。——清·龔自珍《病梅館記》
2、堅固。
3、充足;充實。
今天水完富,士馬最強。——《後漢書》
動詞義:
1、完成;結束。
那夜安公子早已完卷。——《兒女英雄傳》
2、償付或繳納。
3、重新整修。
父母使舜完廩。——《孟子·萬章上》
繕完葺墻。——《左傳·襄公三十壹年》
4、保全;保護;使不受損失。
5、保守。
6、修築。
名詞義:
1、古代輕刑之壹。
刖者使守囿,完者使守積。——《刑法誌》
2、漢以前指剪去犯人的須發;漢以後罰作勞役。因其不傷肢體,故曰“完”。
3、山羊。
4、地名。在河北省境內,太行山東麓。秦為曲逆縣,北齊設北平縣,金改永平縣,後升完州,明改完縣。
5、水名。即今黑龍江。
6、通“院”。墻垣。
7、姓。
4. 盡在文言文中什麽意思詳細釋義
jìn
①<;動>;完;完盡;完了。《赤壁賦》:“肴核既盡,杯盤狼藉。”
②<;動>;全部用出。《寡人之於國也》:“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
又〈動使動〉使……完盡;竭盡;用盡。《黔之驢》:“斷其喉,盡其肉。”《諫太宗十思疏》:“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
③<;動>;完結;消亡。《捕蛇者說》:“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盡吾齒。”《促織》:“轉側床頭,惟思自盡。”
④<;名>;盡頭。《赤壁之戰》:“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
⑤<;動>;達到頂點;窮極。《張衡傳》:“妙盡璇機之正。”
⑥<;副>;全部;全都。《滕王閣序》:“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
⑦<;副>;極端;最。《論語·八佾》:“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
⑧<;動>;同“進”,進行。《邵公諫厲王弭謗》:“近臣盡規。”
jǐn
①<;動>;盡量;盡可能。《禮記·曲禮》:“虛坐盡後,食坐盡後。”
②<;副>;任憑;任隨。武衍《宮詞》:“惟有落紅不禁,盡教飛舞出宮墻。
謝謝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