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描寫成語典故的四字成語

描寫成語典故的四字成語

1. 描寫成語故事的四字詞語有哪些

望梅止渴,愚公移山,守株待兔,負荊請罪,

大禹治水,覆水難收 · 赴湯蹈火 · 分庭抗禮 ·

防微杜漸 負隅頑抗 · 負重致遠 · 管鮑之交 ·

· 感恩圖報 · 過河拆橋 · 刮目相看 · 瓜田李下

· 高枕無憂 · 各自為政 · 華而不實 · 好好先生

· 狐假虎威 · 汗流浹背 · 後來居上 · 合浦珠還

· 後起之秀 · 後生可畏 · 火樹銀花 · 堅壁清野

· 間不容發 · 井底之蛙 · 雞口牛後 · 江郎才盡

· 見獵心喜 · 雞鳴狗盜 · 九牛壹毛 · 膠漆相投

· 舉壹反三 · 開誠布公 · 空洞無物 · 沆瀣—氣

· 克己奉公 · 開卷有益 · 侃侃而談 · 口蜜腹劍

· 開門揖盜 · 空前絕後 · 克勤克儉 · 曠日持久

2. 出自成語典故的四字詞語

負荊請罪、毛遂自薦、退避三舍、圍魏救趙、完璧歸趙

壹、負荊請罪

白話釋義:指主動向對方賠禮認錯,請求對方責罰。

朝代:西漢

作者:司馬遷

出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故事:戰國時趙國大將廉頗跟大臣藺相如不和。後來他認識到了這樣對國家不利,便脫了上衣,背著荊條去向藺相如謝罪,說:我是個粗野卑賤的人,想不到將軍您是如此的寬厚啊!

二、毛遂自薦

白話釋義:”比喻自己推薦自己。

朝代:西漢

作者:司馬遷

出處:《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故事:有壹個叫毛遂的人走上前來,向平原君自我推薦說:“聽說先生將要到楚國去簽訂盟約,約定與門客二十人壹同前往,而且不到外邊去尋找。可是還少壹個人,希望先生就以毛遂湊足人數出發吧!“

三、退避三舍

白話釋義:比喻對人讓步,不與相爭。

朝代:春秋

作者:左丘明

出處:《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故事:戰國時晉國國君重耳在與楚軍交戰中;在中原相遇,信守當年立下的諾言開戰前先退軍九十裏(壹舍等於三十公裏)。”

四、圍魏救趙

白話釋義:指襲擊敵人的後方以迫使進攻之敵撤退的戰術。

朝代:明

作者:施耐庵

出處:《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故事:戰國時齊軍用圍攻魏國的方法,迫使魏國撤回攻趙部隊而使趙國得救。襲擊敵人後方的據點以迫使進攻之敵撤退的戰術就叫做“圍魏救趙”

五、完璧歸趙

白話釋義:比喻原物完整無損地歸還本人。

朝代:西漢

作者:司馬遷

出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故事:藺相如帶著珠寶離開秦國攻取城池換;見秦王有詐;就靠著大智慧勇敢;最終達到使寶玉完好回到趙國。”

3. 出自成語典故的四字詞語

戰國:完璧歸趙(藺相如) 圍魏救趙(孫臏) 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薦(毛遂)

負荊請罪(廉頗) 紙上談兵(趙括)壹鼓作氣(曹劌)千金買骨(郭隗)

諱疾忌醫(蔡桓公)臥薪嘗膽(勾踐)殺妻求將(吳起)驚弓之鳥(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鐘子期)

秦 :壹字千金(呂不韋)指鹿為馬(趙高)焚書坑儒(秦始皇)窮圖匕見(荊軻)

懸梁刺股(蘇秦、孫敬)

漢 :壹飯千金(韓信)四面楚歌(項羽)約法三章(劉邦)孺子可教(張良)

背水壹戰(韓信)破釜沈舟(項羽)手不釋卷(劉秀)金屋藏嬌(劉徹)

暗渡陳倉(韓信)十面埋伏(項羽)投筆從戎(班超)馬革裹屍(馬援)

多多益善(韓信)老當益壯(馬援)蕭規曹隨(蕭何、曹參)

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

三國:鞠躬盡瘁(諸葛亮)三顧茅廬(劉備)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呂蒙)

初出茅廬(諸葛亮)樂不思蜀(劉禪)七步成詩(曹植)言過其實(馬謖)

七擒七縱(諸葛亮)寶刀不老(黃忠)才高八鬥(曹植)壹身是膽(趙雲)

封金掛印(關羽) 單刀赴會(關羽)望梅止渴(曹操)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諸葛亮)

晉: 入木三分(王羲之)聞雞起舞(祖逖)東山再起(謝安)洛陽紙貴(左思)

草木皆兵(苻堅) 鑿壁偷光(匡衡)狗尾續貂(司馬倫)

南北朝:畫龍點睛(張僧繇)江郎才盡(江淹)

宋: 精忠報國(嶽飛)東窗事發(秦檜)胸有成竹(文與可) 檢舉

4. 歷史故事四字成語大全

背水壹戰(韓信)完壁歸趙(藺相如)負荊請罪(廉頗)望梅止渴(曹操)四面楚歌(項羽)破釜沈舟(項羽)臥薪嘗膽(勾踐)紙上談兵(趙括)指鹿為馬(趙高)三顧茅廬(劉備)東窗事發(秦檜)如魚得水(劉備)退避三舍(重耳)初出茅廬(諸葛亮)圖窮匕見(荊柯)草木皆兵(苻堅)圍魏救趙(孫臏)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薦(毛遂)壹鼓作氣(曹劌)千金買骨(郭隗)諱疾忌醫(蔡桓公)殺妻求將(吳起)驚弓之鳥(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鐘子期)壹字千金(呂不韋)指鹿為馬(趙高)焚書坑儒(秦始皇)懸梁刺股(蘇秦、孫敬)壹飯千金(韓信)約法三章(劉邦)孺子可教(張良)破釜沈舟(項羽)手不釋卷(劉秀)金屋藏嬌(劉徹)暗渡陳倉(韓信)十面埋伏(項羽)投筆從戎(班超)馬革裹屍(馬援)多多益善(韓信)老當益壯(馬援)蕭規曹隨(蕭何、曹參)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鞠躬盡瘁(諸葛亮)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呂蒙)初出茅廬(諸葛亮)樂不思蜀(劉禪)七步成詩(曹植)言過其實(馬謖)七擒七縱(諸葛亮)寶刀不老(黃忠)才高八鬥(曹植)壹身是膽(趙雲)封金掛印(關羽)單刀赴會(關羽)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諸葛亮)入木三分(王羲之)聞雞起舞(祖逖)東山再起(謝安)洛陽紙貴(左思)鑿壁偷光(匡衡)狗尾續貂(司馬倫)畫龍點睛(張僧繇)江郎才盡(江淹)精忠報國(嶽飛)胸有成竹(文與可)。

5. 寫出十五個含背景故事的四字成語如“負荊請罪”順便附上主人公

聞雞起舞 晉代的祖逖三顧茅廬 劉備聽徐庶和司馬徽推薦諸葛亮感恩圖報 吳國的大將軍伍子胥汗流浹背 漢大將軍霍光舍生取義 春秋末期,大夫趙襄子殺了大夫智伯.智伯的心腹豫讓發誓舍身取義要殺趙襄子,他潛入趙襄子的宅內行刺未遂.趙襄子佩服他的義氣放了他.後來他把全身漆成癩子,吞下燒紅的炭使聲音變啞,再次去行刺未遂而自殺.舍生取義春秋時期,晉平公問大夫祁黃羊誰擔任南陽縣令合適,祁黃羊推薦解狐,晉平公問他怎麽推薦仇人,他說任人唯賢,解狐不負眾望.朝廷缺壹個軍中尉,祁黃羊推薦兒子祁午,祁午也幹得相當出色.孔子說祁黃羊推薦人才真是大公無私.沈魚落雁春秋時期,越國傾國傾城的美女西施在故鄉溪邊浣紗時,溪中遊動的魚兒見了她都羞愧得沈入水底,不敢浮出水面.漢元帝時絕色美女王昭君在她出塞嫁給匈奴王時,天空飛過的大雁驚訝她的美麗,忘了飛行跌落到樹林裏蘇武牧羊西漢時期,漢武帝派大臣蘇武等為使者出使西域同匈奴單於修好,由於漢朝降將鍭侯王的反叛,單於大怒,扣押了蘇武等人,勸其投降.蘇武寧死不屈,堅決不降,被迫淪為匈奴的奴隸在茫茫草原上放羊,19年後才回到漢朝.運籌帷幄劉邦當皇帝後在都城洛陽南宮擺酒宴,招待文武百官.他問百官他與項羽的區別,百官紛紛誇贊他大仁大義.劉邦說運籌帷幄不如張良,安撫百姓不如蕭何,率軍打仗不如韓信,但他能合理地使用他們三位俊傑,所以能得天下.布衣之交戰國時期,齊國孟嘗君沒有殺壹個與他的小妾相愛的門客,而是給他準備了許多禮物,把他推薦給衛國國君,對他說:“我們是布衣之交,希望衛國能給妳偉大前程.”後來衛國準備聯絡其他諸侯去攻打齊國,該門客極力勸阻,避免了壹場戰爭.萍水相逢公元676年,唐朝著名的文學家王勃因罪被免官,前去交趾探望做縣令的父親,途經洪都,都督閻伯嶼因重修的滕王閣落成,宴請文人誌士及他的女婿吳子章,邀請他們為它作序,王勃作《滕王閣序》感慨:“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老驥伏櫪東漢末年,曹操率軍先後消滅董卓、黃巾軍、呂布、袁術、袁紹、劉表等地方勢力,控制北方領土.袁紹的兒子投奔北方的烏桓,53歲的曹操親率大軍徹底征服20萬烏桓人,凱旋後作《步出夏門行》:“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改弦更張西漢時期,儒學家董仲舒讀書與做學問十分刻苦,他讀書時曾經三年不到自家花園裏看壹眼.漢武帝十分欣賞他的為人,讓他提供施政方略.董仲舒認為秦朝的壹些舊制度已經不適應了,就好比琴上的舊弦必須要換掉壹樣.獨善其身戰國時期,孟子勸宋勾踐到別國去遊說仁學.宋勾踐向孟子請教如何遊說.孟子說:“尊崇儒道,樂於仁義.君子為人,窮困時不要失掉仁義,得誌時不要失去理智,這樣窮困時能獨善其身,自得其樂,得誌時能兼顧天下的利益.” 多難興邦春秋時期,楚靈王想稱霸於諸侯,就想與諸侯會盟,派椒舉前去邀請晉平公參加.晉平公想拒絕,司馬侯勸他去,晉平公憑借自己地勢險要與戰馬眾多,不怕多災多難的楚國,司馬侯提醒他註意多難興邦,應該把眼光放遠點.。

6. 表示學習認真的四字成語

精益求精;孜孜不倦、鍥而不舍、持之以恒、堅持不懈、滴水穿石、孜孜不倦 博覽群書 豁然開朗 學而不厭 博學強記 不恥下問 孜孜不倦 循序漸進 融會貫通 各抒己見 集思廣益 迎刃而解 手不釋卷 書聲瑯瑯 程門立雪 穿壁引光 春誦夏弦 讀書破萬卷 讀書三到 讀書三余 耳聞則誦 古為今用 囫圇吞棗 開卷有益 名落孫山 取長補短 取精用弘 然荻讀書 融會貫通 入主出奴 三余讀書 生吞活剝 書聲瑯瑯 熟能生巧 似懂非懂 萬世師表 文行出處 不恥下問,勤學苦練,勤能補拙, 將勤補拙,篤學不倦,篤實好學, 篤信好學,學而不厭, 學而時習之 , 篤學好古, 頓學累功,閉戶讀書, 刺股讀書,映雪讀書,映月讀書, 據鞍讀書,折節讀書,囊螢照書, 廢寢忘食 頓學累功 閉戶讀書 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 不愧下學、不愧下學、博學多才、博學多聞、博學洽聞、刺股讀書 不學無術、不學無識、飽學之士、長材茂學、才疏學淺 才學兼優、村學究語、蟲魚之學、鬥酒學士 篤實好學 道山學海、篤學不倦、獨學寡聞、篤學好古、篤信好學 頓學累功、鈍學累功、道學先生、篤誌好學、斷織勸學 高才大學、高才絕學、孤學墜緒、高齋學士、邯鄲學步 鴻儒碩學、宏儒碩學、好學不倦、記問之學、鉅學鴻生 教學相長、家學淵源、績學之士、困而學之、口耳之學 困而不學、款學寡聞、臨池學書、力學不倦、力學篤行 敏而好學、末學膚受、貧不學儉、品學兼優、詮才末學 青藜學士、青錢學士、曲學阿世、勤學好問、曲學诐行 勤學苦練、上當學乖、市民文學、宿學舊儒、碩學通儒 通才碩學、通儒碩學、調嘴學舌、文江學海、枉轡學步 文人學士、晚生後學、文宗學府、學步邯鄲、學而不厭 學而時習之、學而優則仕、學富才高、學非所用、學富五車 學貫中西、學海無涯、學究天人、學老於年、效顰學步 學淺才疏、學如不及, 猶恐失之、學如穿井、學如登山、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之困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學書不成,學劍不成、學疏才淺、學書學劍、學識淵博 學無常師、學無止境、下學上達、新學小生、學以致用 用非所學、壹家之學、鸚鵡學舌、鸚鵡學語、以學愈愚 幼學壯行、牙牙學語、真才實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