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對詩歌的描寫作文

對詩歌的描寫作文

1. 關於詩歌的作文

我有壹個夢想

我有壹個夢想

我要去天空自由的翺翔

我要和雲嬉戲

我要和風歌唱

歌唱我的祖國

歌唱我的家鄉

我有壹個夢想

我要去海上隨波遠航

我要和魚兒玩耍

我要和浪花歡暢

幹杯為我的自由

幹杯為我的夢想

我有壹個夢想

我要去遠方開始我的流浪

我要和影子為伍

我要和靈魂對視

對視心的孤獨

對視心的迷惘

我有壹個夢想

我想送妳壹對翅膀

我要讓妳飛翔

讓妳飛翔

飛向自己的天堂

不求妳記得飛時的方向

只想給疲憊的心

找個可以靠的肩膀

稍作停歇

2. 有關詩歌的作文

這是我很早前的壹篇作文

老師評價不錯 試試看吧··

古詩中的靈秀妙筆

在我們的字典中,有這樣的壹個詞——詩情畫意。詩情畫意是壹個什麽概念呢?我想沒有語言可以真正的解釋他,但是,我們的藝術家們,用他們精練,優美,活靈活現的語言,生動的描寫了壹番。

俗話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可我說書中的世界很精彩,書中什麽都有。“山水”!什麽!這樣簡單的問題妳也敢問!妳就瞧好了吧!陶淵明的“中無雜樹,落英繽紛”,讓妳進入壹個桃花的世界。酈道元的“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讞多生怪柏。”讓妳領略到三峽的險與壯。“古道西風瘦馬,小橋流水人家。”讓妳感到無限的淒涼之景。

“有沒有活壹點的”“有啊”古人的文字不就可以把東西寫的栩栩如生嗎?妳想,著名詩人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把壹片黃沙漫漫,毫無生機之景寫得雄壯了,寫得美麗了,寫得活靈活現了。“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綠字不僅畫龍點睛似的把江南的特點描寫地淋漓盡致,更借這個明月表達,自己的無限鄉思。妳說,我該不該佩服古人的文筆呢?不過,就連靜物都變得這麽活潑,那麽有生命的呢?那就不用多說了。楊萬裏的“小菏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那小菏與蜻蜓給人壹種清新,靈秀的感受。更有梅饒臣的“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的景色,讓我門領略到壹股靈氣逼人的樣子。

古詩中的靈秀大家是有目***睹的,那妙筆呢?有個詞叫妙筆生花,但我說我們的古詩是妙筆生樹,妙筆生所有美好的東西了。像上文談的“綠”字呀!還有岑參的“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把壹片嚴冬之景借用精彩的文筆比擬成了春天充滿生氣的蔟蔟梨花。“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用誇張的手法,把自己的鄉思之情完全傾入了。

古詩中的靈秀讓人心曠神怡,古詩中的妙筆讓人贊嘆不已。現在,妳在心裏應該知道“詩情畫意”是什麽意思了吧!那就讓我們壹起進入語文的世界,陶醉在這些詩情畫意之中吧!

3. 關於詩的作文(不少於600字)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這首詩讓我讀到了蘇東坡的粗獷豪邁;“多情自古傷別離,更哪堪,冷落清秋節!”這首詩讓我讀到了柳永的多情悵惘;“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首詩讓我讀到了李易安的慵惓情思;“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這首詩又讓我讀到了杜牧興趣盎然、優雅恬淡的心境。

古人有道:“腹有詩書氣自華。”在怎樣的環境裏,造就的是怎樣的壹個人。對於詩詞歌賦,從兒時起就覺得這裏面有壹種特殊的感情,每每讀完然後自我評析,便因氤氳其中而感到由衷的陶醉,似乎是神魂顛倒,伴隨著“為伊消得人憔悴”,覺得“衣帶漸寬終不悔”。

然而,讀詩,讀詞,不僅是享受靈魂的洗禮,更是對人格的歷煉。

在詩詞中,我讀到了易安的黃花。

易安的黃花,是外美如花,內秀如竹。生得聰穎,靈逸卻因生不逢時而收斂了光芒。易安自小聰明絕頂,雖然年齡小,但膽識絲毫不遜色於其他人。只可惜命運是殘酷的,易安雖找了壹位誌同道合的伴侶,然而沒有白頭攜老,丈夫不幸中年病故。獨守空房的易安,發出了怎樣的唏噓!然而,在第二位丈夫道貌岸然的行為下,易安再壹次陷入不幸。面對丈夫貪婪、懦弱,虛偽而又毫無風骨,她又發出了“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痛斥!但是,壹把黃花撒在瘦骨嶙峋的庭院,“應是綠肥紅瘦”。

在詩詞中,我讀到了太白的花間。

怎樣的壯誌淩雲?怎樣的才華橫溢?怎樣的靈思?只是面對無能的君主,他沒有辦法將自己的抱負兌為現實。於是“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代替了豪氣,“直掛雲帆濟滄海”直抒了胸臆。做個隨心所欲的俠士不好嗎?“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啊,這又是怎樣的灑脫!

在讀詩中尋覓,在賞詞中暢遊。如果夢想可以成真,我願在詩詞的指引下幻化顧蝶,不惜壹切代價。如蝶般,飄然蒞臨於吾心,翩翩卻不失秀姿;如詩般,生逸靈動卻唯美絕妙。

我讀詩讀詞,更愛讀詩人如竹的風格!

4. 寫壹篇對詩歌的感受體會的作文

對詩歌的感受(壹定要采納我的哦):壹首好詩總要有所突破,有所發現,有所獨創,給人以新意,給人以啟迪,給人以向上的精神,讓讀者享受到壹種新鮮的、獨特的美感.而壹首詩的成功與失敗則有其諸多的因素,如詩的創作者是否有生活基礎,是否捕捉到美的形象,是否讓思想展開翅膀,是否有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等等,但是,愚認為,詩的創作者是否能從生活中獲得獨特的藝術感受,這是壹首詩是否獨具特色的壹個重要條件.正因為藝術感受是詩歌創作的壹種本領,那麽,真正的詩歌創作者總是很善於掌握這把金鑰匙去開啟謬斯的大門.著名文藝理論家盧那察爾斯基贊揚海涅,說他具備任何藝術家所有的三個基本特征,而第壹個特征就是“對於周圍環境的特殊敏感,特殊強烈的感受性.”華茲華斯也強調“凡有價值的詩,不論題材如何不同,都是由於作者具有非常的感受性.而且又深思了很久.”既然藝術感受是詩歌作者必備的壹種本領,是壹首詩成與敗的關鍵,那麽,弄清藝術感受的定義及其性質便是很重要的問題了.不可否認,詩,來源於生活,然而,又高於生活.可是.並不壹定他了生活,就壹定能夠寫出詩來.詩並不是現實生活照相式的復制品.它是現實生活在詩歌創作者心中所激起的情感的浪花,它需要創作者在生活與藝術之間架起壹座橋梁才能通向彼岸——詩的國土.而藝術感受便是這座橋梁.詩人能以詩的方式接受現實印象,並且能借助幻想活動,在詩的形象中把那印象又復印出來.高明的詩歌創作者總是善於通過自己獨特的藝術感受,去攝取生活中那些詩的元素,並調動自己的聯想和想象,對那些元素進行發酵,進行化學處理,進而釀造出詩來.從詩歌創作者本身的角度來看,藝術感受是詩歌創作中頭腦應該具備的壹種功能,從創作過程來看,藝術感受是作者對生活進行藝術認識、藝術體驗、藝術發現的構思過程.這樣,愚認為,藝術感受的定義應該是:作者用自己的心靈去體驗生活,從而能獨自發現形象化的飽含感情的思想的構思過程.把這個定義伸展開來,便是藝術感受的性質.。

5. 關於詩歌的作文

永遠的譚嗣同

(壹百年前,譚嗣同為變法血染菜市口,舍生取義、殺身成仁。滄海浮生、歲月如潮,譚嗣同永在時間裏輪回,吾國吾民永遠銘記。)

春風無色黯河山,東航不敢望馬關

神州病骨似秋草,六朝古道啼血鳥

國破方知人種賤,馬關條約不忍看

連年戰亂烽火寒,三軍揮淚灑臺灣

青山幽徑橫屍骨,驛路橋邊聞鬼哭。

百年風雨血倒流,青山白骨無人收

金鑾殿內郁蒼蒼,君臣相顧淚沾裳

何處猶唱 *** 曲,壹曲悲歌訴興亡

亡國條約亡國恨,何堪此時亡國聲

回首故國與山川,滿目蒼夷有誰憐?

南海舉子萬言書,石破天驚動地文

陳述維新與變法,雪雨紛紛繞宮門

巨風吹浪紫焰開,雷霆波湧向天拍

皇都少年與袖鬥,喚得日月不沈淪

提倡西學廢科舉,西宮太後淚如雨

祖宗之法不能變,亡國不能亡祖先

君王壹去入瀛臺,風卷落花掃芳塵。

道是天公感秋色,染得晴空透碧紅

嗣同今年三十余,從此不見結發妻

國之昌盛需流血,流血請從嗣同始。

有心殺賊,無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刑場吟哦萬人驚,三十三年化碧土

黃河嗚咽向天註,抽刀壹斷斷紅塵

可憐閨妻守空房,夜聞黃梅雨敲窗。

花冠不整小窗開,疑是君郎化蝶來

但見池塘淡淡風,煙柳何處覓郎蹤

小徑壹片殘花色,不是花紅是血紅

卻把相思入哀箏,怨曲重招斷頭魂

曲中有恨細細思,君在黃泉可聞知?

纖指玉手十三弦,破鏡分飛幽恨傳

賤妾獨剪巴山雨,暮雨朝雲血杜鵑

恍然湖上有歸船,

壹簾幽夢半湖萍

聞君江上和琴聲,翻作蝴蝶澆風鈴

朱弦琴聲九天來,風吹庭竹蒙玉塵

陰陽相隔分歧路,和妻淺唱回五聲

曲終人散魂已遠,畫船東去櫓聲遲

攀折柳條題血書,隨江悠悠隨君王

“前塵往事不可追,壹成相思壹層灰

來世化作采蓮人,與君相逢橫塘水”

6. 關於古詩的作文不少於六百字,求,急需

古詩,伴我成長

壹顆單純幼稚的心像花朵似的,在詩句的滋潤下,緩緩綻放……

幼年,詩與我

在我剛剛學會寫螞蟻爬般歪歪扭扭漢字時,媽媽開始教我背古詩。

拿著配有插圖的古詩書本,媽媽陪我壹起遨遊古詩王國。“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這些句子,壹個字壹個字刻在我懵懂的心間。不大懂詩的意思,只知道了原來小草是燒不盡的,是春風壹吹就又長出來的;明白了所有的媽媽都愛孩子,要讓孩子吃的飽穿的暖。這些句子讀起來,就像唱歌壹樣,多好聽啊!於是我嘴裏嚼著糖懷裏抱著書,對照拼音奶聲奶氣讀著壹首又壹首古詩。

少年,詩與我

“媽媽,古詩都過去幾百上千年了,為什麽我們還要去讀去背它們呢?”我不解地問媽媽。

“因為它代表了中國悠久燦爛的文化呀!多讀多背,領會詩意,就會明白其中包含的道理,就能增厚文學底蘊,成為內心飽滿的人。”媽媽回答我。

於是我捧起書本繼續背誦古詩。從小學升到初中,我手中的書,已由古詩選換成了詩詞合集。

“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

唐詩宋詞,我已能流利背誦許多並理解詩意。再去讀語文書裏的課文,很輕松就讀懂讀透了;寫起作文來,遣詞造句也變得得心應手起來。

青年,詩與我

“昨夜西風雕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其中凝聚了詩人晏殊多少辛酸難言?他的孤獨寂寞有誰能排解安慰?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壹江春水向東流。”撫今追昔,淪為階下囚的李煜有著怎樣的痛心追悔?

不斷長大的我,對古詩詞不再滿足於只簡單理解,單純背誦了,我在以日漸成熟的心靈和豐富感性的認識,去欣賞領悟它們。

全心投入其間,我能看到詩人們靈魂的獨舞,聽到他們情感的獨白: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詩聖”杜甫年邁多病、感時傷世和寄寓異鄉的悲苦,都請寂寥的秋景代言;“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壹夜風狂雨驟,明朝醒來,葉更綠,花卻雕殘。事物的變化,總在不知不覺中進行。正如席慕蓉《壹棵開花的樹》裏所言:“如何讓妳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以樸素淡雅的詩句,表現對美好愛情的渴望、對青春時光的留戀,多麽深沈而又熾烈的情感呀!

從孩提時牙牙學語的朗讀到年歲漸增的喜愛鑒賞,美麗的詩歌在我心裏撒種、破土、拔節、開花。漸漸地,我能領會詩中蘊含的更深沈底蘊、更豐富情感。

古詩伴我壹起成長。它凈化我的心靈,陶冶我的情操。我決心繼續揚帆起航,在古詩的陪伴下,駛去光明的遠方!

7. 詩中的冬作文

小時候,媽媽天天教我讀古詩,還說,妳長大以後就能學著寫古詩了。

讀詩的時候,窗外寒風呼嘯,還下著大雪,家門口的那些香樟樹個個都脫下了綠色的帽子,穿上了雪白色的大衣。我說:“寫古詩壹定比讀古詩還要難吧?”媽媽那張平靜的臉立刻變得十分嚴肅了,壹句話也不說。

我讀詩壹定是始於某個冬天,因為《江雪》是我會背的第壹首詩。“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我問媽媽“蓑笠”是什麽東西呀,媽媽說,咱們隔壁家妳大伯的屋子裏不是有嗎?“原來蓑笠可以當雨衣用啊!哦,我懂了!”我就這樣壹首首讀了下來,讀了許多描寫冬天的詩句。“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哦,這首詩我懂得。

因為我家就住在山腳下,每當太陽下山的時候,我家後面的山就暗了下來,只有山上的廟裏還有些燈光。家裏面很溫暖,燈光也很亮。

山下有幾間非常破舊的草屋,都被雪覆蓋成了白色。有時候,我家的狗叫了,那是因為路邊有陌生人走過啊!這詩句中的意境,就像出現在了我的面前。

讀到“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時,我面前就出現了壹幅大雪紛飛的畫面,但是墻角的梅花,不怕寒冷獨自開在那裏。它們多麽堅強啊!我也會《詠雪聯句》:“白雪紛紛何所似,撤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

我還會《夜雪》:“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這兩首詩不都把屋外寒冷的天氣寫活了嗎?漸漸地,我對詩好像是面對多年的好友,非常親密,我因此也增長了不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