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點筆畫的正確寫法:先寫豎,再寫豎折,最後寫豎彎鉤。
筆畫(bǐ huà)通常是指組成漢字且不間斷的各種形狀的點和線,如橫(壹)、豎(丨)、撇(丿)、捺(?)、折(?)等,它是構成漢字字形的最小連筆單位。筆畫有時也指筆畫數,如字書前有漢字筆畫索引。?
表示這兩種意思時“筆畫”亦可作“筆劃”,但目下規範作“筆畫”。此外,筆畫還指用筆繪制的圖畫,此義項壹般用在古 筆劃”,指組成漢字的點、橫、直、鉤、撇、捺 籍中,現時人們不常用或不用。
傳統的漢字基本筆畫有八種,即“點(丶)、橫(壹)、豎(丨)、撇(丿)、捺(?)、提(?)、折(?)、鉤(亅)”,又稱“永字八法”。
1965年1月30日中華人民***和國文化部和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發布的《印刷通用漢字字形表》和1988年3月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中華人民***和國新聞出版署發布的《現代漢語通用字表》規定了5類基本筆畫:橫類、豎類、撇類、點類、折類。
筆畫運用
現行漢字的結構單位有兩級:壹是筆畫,二是部件。部件也是由筆畫構成的,所以筆畫是構成漢字的最小單位。正確認識筆畫及筆順,對漢字的認識和學習具有重要意義。筆畫主要運用於檢索辭書中的漢字或用於計算機或手機等電子設備輸入漢字的漢字輸入法。
四角碼索引,早期主要用於出版業排版和字典檢字,四角碼的編碼原則是把漢字的基本筆畫(包括單筆畫和多筆畫)分為10種,分別用1、2、3、4、5、6、7、8、9、0十個數字代表,按順序取漢字的四個角的筆畫代碼作為漢字的編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