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怎樣做好文字材料工作

怎樣做好文字材料工作

做好文字材料工作得在三個方面下功夫:壹是在夯實文字材料功底上下功夫。辦文是為辦事服務的。辦文,我覺得需要具備最基本的三個能力。首先,最基本的是遣詞造句能力。包括字詞要準確,句子要通順,說話要明白,標點要適當。不能出錯別字。往往不是水平問題,而是態度問題,起碼是不認真。其次是語言表達能力。邏輯要清楚,層次要分明,語言要簡潔明快,文字如行雲流水,文章讀起來讓人知其所雲。第三是知識積累能力。要寫清楚首先得把事搞清楚。把事搞清楚,就要時時註意學習。據統計,目前知識的半衰期是5年,即5年內有壹半知識將過時;今天的大學生在畢業時,其所學的知識就有60---70%已經過時了;到2020年人類所應用的知識有90%現在還沒有創造出來。只有平時多學習,領導給妳交待的事才能壹點通,只有平時多積累,寫材料時才能思如泉湧。具備這幾種能力,絕不是壹朝壹夕之功。我們要準備壹本字典、壹本講公文的書放在手頭,現在剪報已過時,在妳的電腦上設幾個文件夾,平時看到有用的東西分類存起來。肯定會有用。具備了這三種能力就可以說是壹個合格的文字工作者,但這也僅是“材料匠”、“筆桿子”的第壹種境界。二是在“綜合”上下功夫。寫年終總結,要把全年的情況綜合在壹起,寫本系統工作總結,要把各部門的工作綜合在壹起,寫政府工作總結,要把各系統的工作綜合在壹起。要勁的是,好多工作、好多情況,不是妳親歷的,誰重誰輕,取誰舍誰,要從壹堆“亂麻”中理出個頭緒來。這其中體現的,既是妳的歸納整理能力,更是妳把握全局的能力。達到這種能力,首先要占有材料,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搜集材料是綜合的基本功。其次是要消化吸收,弄懂吃透有關情況,經過消化吸收,篩選過濾,去繁雜、取精要,再提綱攜領串起來。這個過程往往是最令人痛苦的。完成這個過程,綜合材料就算有了雛形。下壹步,則需要文字駕馭功夫。能夠獨立完成壹整篇大的綜合材料起草,就可稱得上是壹個優秀的文字工作者。這是“材料匠”、“筆桿子”的第二種境界。三是在把握文字材料的“角度”和“高度”上下功夫。首先要正確把握“角度”。為人作嫁衣,妳得知道人家長相如何、體型如何、想要什麽款式。文字材料的直接服務對象是各級領導,起草文字材料,妳得知道在什麽場合用、受眾是誰、領導什麽意圖。領導講話、工作匯報、署名文章、宣傳文稿、討論發言、演講致辭等各類文稿各有要領,領導語言風格、思維方式方法各有不同。還有壹個“高度”問題。就是我們在文稿的構思、起草過程中,盡可能地站在領導的高度想問題,讓材料充分體現領導的思想。比如,寫部署工作的材料,妳首先得研究這項工作為什麽要做、應該怎麽做、怎麽才能做好;寫匯報工作材料,妳就要掌握全面情況,知道過去幹了什麽、存在什麽不足和問題、今後要幹什麽;給領導寫發言稿、署名文章,妳就要把握專家什麽觀點、社會什麽觀點、領導什麽觀點等等。所有這些,都不是僅靠拍腦門、做“文字遊戲”能夠做好的。要時時學習、處處學習,把握大政方針政策,把握經濟社會發展趨向,把握領導思想脈絡,把握上情、下情、內情、外情。人都不是萬能的,誰也不是百事通,很多時候,要能夠做到“現學現賣”,而且還得“賣”個價錢。做到這些,付出常人難以付出的精力、吃得別人吃不了的苦。這些都不是文字本身的功夫。這也正是“材料匠”、“筆桿子”被喻為領導參謀、助手的根本原因所在。這也正是文字工作者應該追求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