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的筆順:橫、豎、撇、點、點、撇、橫、豎、撇、捺、撇點、撇、橫。
樓(拼音:lóu),是漢語通用規範壹級字?。此字始見於戰國?。此字本義是指兩層以上的房屋、樓房,也用來指樓房的壹層,後可泛指壹切樓狀物。
《史記·平原君列傳》:“平原君家樓臨民家。民家有_者,_散行汲。平原君美人居樓上,臨見,大笑之。”《古詩十九首》之三:“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也指樓房的壹層。唐王之渙《登鸛雀樓》:“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又泛指壹切樓狀物。
《左傳·宣公十五年》:“登諸樓車。”漢武帝《秋風辭》:“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後漢書·鄧禹傳》:“光武舍城樓上,披輿地圖。”
康熙字典
《唐韻》落侯切。《集韻》《韻會》_侯切。《正韻》盧侯切,?音婁。《說文》:重屋也。《爾雅·釋宮》:四方而高曰臺,狹而_曲曰樓。《釋名》:樓謂牖_之閑有射孔,樓樓然也。
又偵敵之車曰飛樓,亦曰樓車。《六韜·軍略篇》:視城中則有飛樓。《左傳·宣十五年》:解揚登諸樓車,呼宋人而告之。
又岑樓,山之銳嶺。《孟子》:方寸之木,可使高於岑樓。
又譙樓,城樓也。《前漢·陳勝傳》:戰譙門中。
又謂之戍樓。《儲光羲·送別詩》:寒雲隱戍樓。
又樓蘭,國名。見《前漢·昭帝紀》。
又《爾雅·釋詁》:樓,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