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壹方面,有人感到孤獨,我們能夠去陪伴,就能夠減少他人的孤獨感。
我們去陪伴他人,不需要太多的言語交流,就能夠幫助他人減少孤獨感。在壹些情況下,不需要多說,這就是壹種通心。
在交往和獨處這兩種方式中,陪伴屬於交往的方式。上面是指狹義的交往和陪伴,即壹個活人與另外的活人的陪伴。廣義的交往和陪伴,是指活人能夠感覺到已經去世的人,其他生物,以及大自然對自己的陪伴。學會了與大自然以及其他生物的交往,能夠感覺到這種陪伴,是壹種充實性的獨處,是人格成熟、強大的標誌。
梭羅在其名著《瓦爾登湖》中描述:
"這是壹個愉快的傍晚,全身只有壹個感覺,每壹個毛孔中都浸潤著喜悅。我在大自然裏以奇異的自由姿態來去,成了她自己的壹部分。我只穿襯衫,沿著硬石的湖岸走,天氣雖然寒冷,多雲又多鳳,也沒有特別分心的事,那時天氣對我異常地合適。牛蛙鳴叫,邀來黑夜,夜鷹的樂音乘著吹起漣漪的風從湖上傳來。搖曳的赤楊和白楊,激起我的情感使我幾乎不能呼吸了;然而像湖水壹樣,我的寧靜只有漣漪而沒有激蕩。"
"我有時經歷到,在任何大自然的事物中,都能找出最甜蜜溫柔,最天真和鼓舞
人的伴侶,即使是對於憤世嫉俗的可憐人和最最憂郁的人也壹樣。只要生活在大自然之
間而還有五官的話,便不可能有很陰郁的憂慮。對於健全而無邪的耳朵,暴風雨還真是
伊奧勒斯的音樂呢。"
梭羅曾經長久地壹個人在大自然中生活.有壹次,他也對自己產生了懷疑:
"我從不覺得寂寞,也壹點不受寂寞之感的壓迫,只有壹次,在我進了森林數星期後,我懷疑了壹個小時,不知寧靜而健康的生活是否應當有些近鄰,獨處似乎不很愉快。同時,我卻覺得我的情緒有些失常了,但我似乎也預知我會恢復到正常的。當這些思想占據我的時候,溫和的雨絲飄酒下來,我突然感覺到能跟大自然做伴是如此甜蜜,如此受惠,就在這滴答滴答的雨聲中,我屋子周圍的每壹個聲音和景象都有著無窮盡無邊際的友愛,壹下子這個支持我的氣氛把我想象中的有鄰居方便壹點的思潮壓下去了,從此之後,我就沒有再想到過鄰居這回事。每壹支小小松針都富於同情心地脹大起來,成了我的朋友。"
這就是典型的,能夠感覺到大自然的陪伴的例子。"每壹個毛孔中都浸潤著喜悅"這種感覺,是何等充實?梭羅之所以能夠經過經過短暫地懷疑,還是悅納了自己與大自然的交往,大概與他能夠真正放下自己在人際關系中的糾纏吧?
此時,我正在浙江的天臺山,想到,古往今來的道家的修煉者們,是不是也有類似的體驗呢? 是不是也經歷過類似梭羅動態呢?
2012年7月16日到7月18日,在天臺山的桐柏宮舉辦了全人心理學工作坊,某女士面臨老公外遇,兒子偷盜,自己得了癌癥等嚴峻的問題,痛不欲生,這次做了個案。19日、20日休息,大家在天臺山旅遊。旅遊後,她分享自己的心情:“壹路走,壹路想,心情與以前完全不壹樣了。感覺到了大自然的存在,感覺到壹草壹木都在向自己微笑。以前從來沒有這樣的狀態。”這就是全人心理學的威力。隨著心結的消除,隨著對人際關系體驗的變化,她與大自然的關系也發生了變化。她出生在壹個貧窮的多子女的家庭,從小到大,多年以來,心情就壹直沒有好過。
由此我想到,宗教修煉者,如果能夠先處理自己的問題和心結,以後的修煉會更順利,更能夠達到高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