騫的拼音:qiān。
騫,漢語二級字,讀作騫(qiān)。形聲字,從馬,寒省聲,本義:馬腹病,指腹部虧損低陷。也可通“蹇”,跛足。作動詞有驚懼等意思。形聲。從馬,寒省聲。本義:馬腹病,指腹部虧損低陷。
騫字組詞:高騫、騫翮、騫騫、龍騫、雲騫、鴻騫、閔騫、騫騰、騫翥、思緒雲騫、騫墻、騫飛、騫驤、騫林、騫樹、騫期、騫腹、騫舉、騫衣、騫撲、雲騫、鴻騫、閔騫、騫騰、騫翥、思緒雲騫、騫墻、騫飛、騫驤、騫林、騫樹、騫期、騫腹、騫舉、騫衣、騫撲。
出自:騫,馬腹墊也。——《說文》。謂馬腹低陷不充墊者,下也。閔子騫名損,或曰即左襄廿三傳之閔子馬。——《史記·弟子傳》騫,馬腹墊也。臣鍇曰:腹病騫損。《詩》曰:“不騫不虧”。古人名損字騫。——五代·徐鍇《說文系傳》。
不騫不崩。——《詩·小雅·天保》外無騫汙之名。——《漢書·晁錯傳》非有斬將騫旗之實也。——《漢書·楊仆傳》騫,飛也。——《廣雅》王虺騫只。——《楚辭·大招》。
康熙字典
廣韻丘乾切《集韻》《韻會》丘虔切《正韻》苦堅切,?音愆。《說文》馬腹縶也。《徐曰》馬腹病。又虧也。《詩·小雅》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前漢·鼂錯傳》外無騫汙之名。又輕儇躁進貌。《柳宗元·乞巧文》沓沓騫騫。又姓。《風俗通》漢金城騫包。
又唐有侍中騫味道。又《五音集韻》怯建切,攐去聲。義同。又《集韻》九件切,音蹇。駑也。○按鶱、騫二字音訓不同,以字書正之,鶱音掀,從鳥,註飛貌。騫音愆,從馬,註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