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簡單的,我國古代的雕版印刷的書通常都是線裝的,就是將印刷好的紙張整理整齊,用針鉆孔,然後用線穿起來固定隹,這種方法應該算是比較簡單,樸素的方法,是古人在實踐的基礎上總結起來的,盛行在宋,無,明,清朝代。在唐代以前,是用卷軸等方法,後來有發明了蝴蝶裝,漸漸才形成了現在所說的線裝書,壹直延續到清末。看沒看過周星馳的《塘伯虎點秋香》裏面秋香看的那本《唐寅詩集》就是線裝的。古代線裝書有許多術語,象善本,珍本,孤本等等。這些術語是由書的數量,質量決定的,在古代,線裝書不象現在的機器制造壹樣,可以大規模的生產,而是都是有工匠手工完成的,雖然也有壹些分工。
而所謂的平裝書就是我現在日常生活中讀的看的書,是用機器印刷而成的,以前是釘印,目前用膠印的比較多。膠印有壹個缺點就是如果書本過厚,比如說詞典字典之類的,容易開列,掉頁。所以詞典等較厚的書仍然用線裝的,當然是比較復雜壹點的。
對於喜愛收藏的人來說,他們都喜歡線裝書,尤其是古代的,象宋,明的線裝書,珍本善本都是按頁數來計價的,孤本更是無價。藏書愛好古代就盛行,尤其明清季,大收藏家專門鍵樓閣藏書,線裝書炙手可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