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女幹部龍清秀,生前擔任湖南省發展計劃委員會以工代賑辦公室主任,湖南省西部開發辦副主任。
1948年3月6日,龍清秀出生於湖南省吉首市,
1968年8月參加工作,
1970年4月加入中國***產黨。先後在湖南省計委辦公室、鄉鎮企業處、農業處任科員、副科長、科長。
1985年開始從事以工代賑工作。曾榮獲國務院授予的民族團結進步模範稱號,全國婦聯授予的’巾幗建功’標兵榮譽稱號,湖南省’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多次被評為省計委機關優秀黨員和先進工作者。因積勞成疾,於2001年2月15日病逝,年僅53歲。 龍清秀同誌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模範實踐者,她以短暫的壹生,譜寫了***產黨人為人民無私奉獻的光輝篇章。她滿懷著對人民的深厚感情,深入貧困地區,為群眾辦實事,為人民謀利益,體現了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用實際行動贏得了人民群眾的尊敬和愛戴。她時刻牢記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堅持原則,秉公辦事,嚴於律已,清正廉潔,發揮了壹個***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她兢兢業業,任勞任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雖身患絕癥,仍帶病堅持工作,直至生命最後壹刻,真正履行了***產黨員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壹切的誓言。她的事跡摧人淚下,感人至深,是計劃系統廣大黨員幹部學習的榜樣。 壹、愛崗敬業,勤政為民,為貧困地區人民脫貧致富作出了突出貢獻 1985年上半年,龍清秀同誌結束了在湘潭大學的在職學習,回到工作崗位。組織上安排她負責以工代賑工作,從此,她以高度的事業心、責任感和敬業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扶貧攻堅的戰場上,為湖南省貧困地區經濟發展和加快洞庭湖治理步伐作出了重要貢獻。 用以工代賑的方式進行扶貧,是黨中央作出的壹項重大決策。它把輸血式扶貧變為造血式扶貧,針對每個地區產生貧困的不同原因,重點修建對脫貧有重要意義的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在項目建設中,由國家投入資金購買施工用的水泥、鋼筋等必備材料,貧困地區的群眾以投工投勞的方式參與建設,並獲取壹定的報酬。以工代賑既輸血又造血,既治標又治本,被譽為黨和政府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龍清秀生於貧困、長於貧困,組織上又讓她治理貧困,她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她常常用責任重於泰山這句話來鞭策自己,勉勵同誌們壹定要把以工代賑資金管好、用好,發揮最大的效益,充分體現出黨的關懷。 對項目的立項,她總是親自調查,精心審核,合理安排。把每壹個項目的建設放到整個地區發展的大背景中去考慮,使每壹筆錢都用在刀刃上。桑植縣陳家河鎮山高坡陡田少,由於毀林開荒,對生態環境造成很大破壞。當地政府向省計委提出,希望把治理水土流失納入以工代賑計劃。龍清秀同誌不顧道路艱險,親自到那裏進行了實地考察。回來後不久,縣裏的同誌送來了立項報告,原本以為可以馬上立項,她看了後卻沒有同意。她說:妳們的計劃是坡地改梯土、梯田,水土流失的問題沒有根本解決,應當實行田、水、山、林、路、新能源開發綜合治理。第二次,縣裏的報告將山上的梯田、梯土由種糧改為種果樹。龍清秀說:妳們現在的方案治了山、治了水,是壹個進步,但沒有解決農民的燒柴問題。農民沒柴燒,將來還會出現新壹輪亂砍濫伐。她建議把幫助農民建沼氣池列入規劃。縣、鄉再次修訂了立項報告,直到符合要求為止。經過4年的綜合治理,昔日的荒山禿嶺,已是郁郁蔥蔥,瓜果飄香。 龍清秀同誌對項目建設的質量極為重視,她經常深入工程第壹線,親自檢查,嚴格要求,對發現問題的項目決不留情面。1998年冬天,她頂著刺骨的山風,邁上修建中的桑植香子溪渠道。誰知用腳壹踩,有的地方水泥就垮了。她嚴肅地批評了施工負責人,責令工程立即全部返工。她說:這樣的質量,怎麽對得起國家,對得起子孫後代。後來,她又去了三次,仔細檢查工程質量。這條渠長4200米,每次都要來回走壹遍,仔仔細細地檢查。 對項目資金的管理,她慎之又慎。她經常告誡同誌們:以工代賑資金是救命錢,是高壓線,誰也不能亂碰。她到基層檢查工作,壹項必不可少的程序是查帳本,壹筆壹筆核對。白天看不完的,就抱回招待所晚上看,天氣冷就坐在被窩裏看。別人說:幹嘛勞這個神。她說:國家的錢從我手上過,必須每筆都真正用到扶貧上,否則,我們就是犯罪!有壹次,她發現有壹個縣挪用以工代賑資金發工資,當即找到縣領導,要求半月之內,資金必須歸位。幾天後,這個縣報告她說,資金已全部歸還,她還不放心,直至看到縣裏的轉帳憑證,仔細審核後才放下心。還有壹個縣,動用以工代賑資金買了壹輛車,她知道後非常生氣,說項目資金是搞建設的,不是用來享受的,妳們要麽還錢,要麽賣車。最後縣裏只好把車賣掉,將資金歸還。 從這些事情中,她認真總結資金管理經驗,加強制度建設,增強責任約束。她常說:有管理才有規矩,有管理才有效益。她根據國家每壹批以工代賑計劃的不同特點和政策要求,先後制定了七個管理辦法。為了加強資金管理,便於對每壹項支出進行核查,她和財政廳的同誌研究後,提出了嚴格實行報帳制管理辦法。為了規範以工代賑的財會工作,她經過近3年的調研,擬訂了《湖南省以工代賑財會工作暫行規定》。為了搞好計劃系統以工代賑的財務管理,她編纂教材、登臺授課。 龍清秀同誌深切地感到,扶貧工作是壹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必須認真搞好規劃。在她的主持下,湖南省先後制定了七個以工代賑專項規劃。既有力地貫徹了中央的政策,又結合實際創造性地提出新的開發思路。通過研究,她註意到,湖南省貧困縣主要分布在武陵雪峰山區、井崗山區、南嶺片區,貧困成因各不相同,她有針對性地提出對策措施。譬如,在制定九五規劃時,她提出,武陵山區要重點加強農田水利等設施建設,雪峰山區應著力解決交通閉塞問題,南嶺山區主要考慮水源點建設,緩解水資源缺乏的瓶頸,井崗山區重點發展山區特色產業。這些意見得到了湖南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和基層廣大幹部群眾的歡迎。 龍清秀同誌能在以工代賑的工作崗位上取得突出成績,與她堅持不懈地加強自身學習,不斷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本領是分不開的。她常說:當公仆,搞服務,既要肯做事,還要會做事,這就得不斷學習專業知識,熟悉有關業務。以工代賑工作涉及到水利、交通、通信、農業、林業等眾多行業,需要具備多方面的專業知識。她經常隨身攜帶有三個本子:壹個本子記政策,主要摘錄中央和省的有關以工代賑、扶貧工作的政策文件;壹個本子記情況,主要是記錄她平時下基層實地調查的第壹手資料;壹個本子記心得,主要是記錄專家講課和自學心得體會。為了提高業務知識,她要求以工代賑辦公室做到三個壹,即:每人每年要寫壹篇好文章,每季度要讀壹本好書,每月要組織壹次業務討論會。這對提高大家的業務素質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後來又把這個辦法推廣到全省以工代賑系統。現在,全系統每年都要開壹次現場經驗交流會,辦壹次專業培訓班,搞壹次業務研討會。 以工代賑工作涉及到上上下下的部門多,需要組織協調的事也多。她把工作看成是服務,不僅辦事態度好,熱情高,而且善於管理,同各部門之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她要求大家,基層的同誌來辦事,不管事情辦得成辦不成,都要請個座,倒杯茶,說聲謝;與其他部門同誌合作要堅持三個原則,有情況要通報,有矛盾不回避,作決策先協商,這樣工作起來才順當。她經常組織有關部門聯合調查,聯合辦公,把各方面的力量匯聚起來,***同做好工作。她在實踐中摸索,在摸索中總結,逐步探索出符合當地實際的以工代賑工作新路子,基層的同誌稱贊她是農村通,以工代賑系統的同誌講她是活字典,領導同誌說她是扶貧領域的行家裏手。 二、作風深入,求真務實,把黨的溫暖送到千家萬戶 龍清秀同誌長期深入實際、深入群眾,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時刻把群眾的冷暖放在心間,把群眾的事情當作大事。她知民情,解民憂,幫民富,得民心,把個人奮鬥的目標和群眾的根本利益緊緊結合在壹起,幫助貧困地區的人民解決交通、通訊、飲水、灌溉等實際問題,促進了貧困地區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提高。 知民情--真正了解和體恤人民群眾的疾苦。龍清秀同誌不滿足於僅僅坐在辦公室聽匯報,而是把自己大部分的精力用於調查研究。15年來,她常常不畏艱險,在崇山峻嶺中踏勘,足跡遍及三湘四水,每年下鄉都在100天以上,為基層和群眾解決了大量實際困難和具體問題。桑植縣她去了38次,隆回縣去了29次,永順縣去了24次。64歲的古丈縣以工代賑辦公室原主任魯開玉說:全縣189個村,她跑了60%,最偏最遠的地方都去了。我也參加工作幾十年了,象她這樣負責,對老百姓這樣有感情的幹部見得少。安化縣以工代賑辦公室蔣應巖主任回憶道:清秀同誌每年都要來安化1-2次,檢查、指導以工代賑扶貧工作。每次來,都是把工作安排得十分緊湊,抓緊時間盡可能多地深入項目現場、深入群眾,走遍了全縣30多個鄉鎮,她給安化人民辦了許多實事。龍清秀對每壹個貧困縣、每壹項工程都了如指掌。每壹個以工代賑工程,從項目立項開始,直到竣工驗收,她都要去好幾次,甚至驗收完了,她壹有空還要回去看看效果怎麽樣。新化縣以工代賑辦公室原主任周本道深情的說:龍主任每來新化,不要我們做好多書面匯報的準備,也不要求領導陪同,只強調要去實地察看。到現場看了,只要以工代賑工程過得硬,老百姓滿意,她就喜笑顏開。如果工程沒搞好,群眾有意見,她就直言不諱,嚴厲批評。 解民憂--自覺把群眾的冷暖掛在心上。桑植縣橋自彎鄉原是個有名的缺水鄉,每遇幹旱,縣裏只好用汽車從幾十公裏外給學校和農民送水。群眾用水往往是壹瓢水先洗菜,再洗臉洗腳,最後餵牲口。因為缺水,留下了許多的人間遺憾。有壹年,壹個剛過門的媳婦挑了壹擔水,走了半天才回到家,快進屋的時候,壹個跟頭下去,水全潑掉了。她丈夫說了她幾句,媳婦賭氣離家出走了,從此再也沒有回來。龍清秀同誌聽到這個故事後,心情非常沈重,她來到橋自彎,和當地幹部群眾壹起翻山越嶺,查找水源,幫助群眾興建了飲水工程。當清洌的泉水從20多公裏外流進農家的時候,群眾自發地敲鑼打鼓,鳴放鞭炮,慶祝以工代賑給人民帶來的實惠。1998年夏天,新化縣鳳陽村支部書記找到龍清秀,反映他們村解放50年了,至今沒通公路,壹千多村民都是靠肩挑背負、翻山越嶺,村裏人多半壹輩子都沒出過大山,要求幫助把10公裏山路打通。龍清秀同誌認真核實了情況,及時進行了立項,安排了資金。2000年10月份,清秀同誌躺在病榻上,仍惦記著該村的通路問題,對辦裏壹位去新化出差的同誌說:有時間的話,到鳳陽村去看看,路是不是通了,還有什麽困難。 幫民富--把幫助貧困地區脫貧作為矢誌不渝的追求。1991年11月上旬的壹天,寒風呼嘯,大雪紛飛。龍清秀來到素有湖南西藏之稱的隆回縣小沙江瑤族聚居地。她走進瑤民沈自課家,看到她的全部家當壹根遍擔就能挑著走,心情十分沈重。她找當地幹部群眾座談,經過反復研究論證,為他們選擇了壹條通過發展中藥材脫貧致富的路子。經過幾年努力,小沙江的中藥材種植總面積達到12萬畝,成為全國第六大中藥材生產基地。其中僅金銀花壹項就實現人均增收600元,大部分特貧戶擺脫了貧困。瑤族同胞深情地說:能過上今天的好日子,全搭幫龍主任。龍清秀在桑植縣兩河口鄉田家村考察時發現,村民席本耀家種有8畝湘南黃梨,壹畝年收入能達到5000元,相當於當地10畝稻田的收入。龍清秀說:妳的路子走得對,能不能做個典型,把周圍的貧困戶帶動起來,壹起搞山地開發?她住在席家,與村民壹起算種梨與種稻田的對比帳,由此提出能人承包,大戶經營,帶動特困戶的模式。短短幾年,席本耀自己種梨子,還指導13戶貧困戶開發果木林,全組的人都富了起來。縣委縣政府推廣了這壹經驗,現在全縣果木發展到10萬多畝,成為縣裏的支柱產業,農民的收入也有了很大提高。 得民心--把群眾放在心上的人,群眾才會真正把她記在心裏。壹個普通的國家公務員去世了,卻使三湘為慟,四水含悲,人們爭相傳誦著她的名字。龍清秀同誌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進壹步密切了黨群、幹群關系。龍清秀在桑植縣官地坪鎮幫助實施改田造地工程,***完成造田4293畝,使全鄉人民受益。1999年2月,該鎮黃家臺、青佛山等村的村民自發地做了壹塊記載龍清秀功績的木碑。龍清秀知道後,立即打電話給縣以工代賑辦公室主任向延清,嚴肅地說:以工代賑是黨和政府的德政工程,是黨中央、國務院對貧困地區人民的關懷,我不過是在這個崗位上做了壹點應該做的工作,要記應該記住黨,感謝黨。這是個嚴肅的政治問題,請妳們立即將紀念碑撤掉。縣裏派人到黃家臺做群眾的思想工作,群眾只好將木碑撤掉,自覺挑沙背石,捐工捐料,在黃家臺村的山坡上,鑄刻了以工代賑,利國利民八個六米見方的大字,幾裏路外都能看得到。群眾從龍清秀同誌身上,看到了壹個***產黨人的光輝形象,看到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看到了我們***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沒有變。隆回縣曉陽溪村黨支部書記謝玉禮說,我們看明白了,只要象龍主任那樣做人做事,群眾就會跟我們壹條心。 三、清正廉潔,甘於奉獻,體現出***產黨人淡泊名利、公而忘私的崇高品格 龍清秀同誌清清白白地做人,紮紮實實地工作,廉潔奉公,舍已為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廣大公務員用好手中權力、當好人民公仆樹立了榜樣。 龍清秀同誌擔任以工代賑辦公室主任,每年經手的項目資金數以億計,她從不利用手中權力為自己謀私利。龍清秀妹夫的單位發不出工資,她妹妹想讓她出面給縣領導打個招呼,給他換個單位。龍清秀耐心地說:現在下崗的不止他壹個人,幫他調動了工作,別人怎麽看咱?1997年,她公公在鄉下去世,辦公室派車送她回家奔喪。回來後,她硬是交了200元的租車費。後來審計廳的同誌查帳時看到了,都豎起大拇指說:龍主任不簡單,過得硬!1998年,龍清秀的兒子從湖南商學院畢業,家裏的親戚勸她說:妳只有壹個孩子,無論如何也得給他找壹個安穩的正式工作。龍清秀說:年輕人應該讓他自己去奮鬥,我不能利用手中的權力為兒子安排工作。 龍清秀同誌待人和氣,從不拿官架子壓人,但在工作中秉公辦事,不徇私情,從不拿原則做交易,即便對家鄉、對親人也毫不例外。龍清秀的老家在古丈縣桐木村,有壹次村幹部找她,想打通壹條出山的公路,她婉言拒絕了,說:家鄉窮,鄉親們苦,我心裏清楚,但古丈縣目前不是國家貧困縣,以工代賑資金不能往那兒用,請妳們諒解。她的表哥曾對別人拍著胸脯說:我和清秀從小壹塊兒長大,跟她要點項目資金,多少得打發點!他千裏迢迢來到省城,龍清秀對他說:政策是國家定的,我沒這個權,也不能破這個戒! 龍清秀同誌在日記中寫道人格比生命更重要。正是有了這種信念,她宴請不到、送禮不要,體現了壹個***產黨人的高尚品格。對別人送的禮金,她壹概嚴辭拒絕,如數退回。她常說:有的人為了錢,最後身敗名裂,不值得。守住清廉,心裏踏實。她兒子回憶說,象她這樣的工作,各種應酬應該很多,可她基本上都不去。只要她不出差,就必定為家人做好每壹餐飯。她去世前住院期間,壹些基層幹部和親朋好友來看她,送了6000元錢。她對來探望的湘西自治州以工代賑辦公室主任郭漢輝說:大家誠心來看我,送我這些錢,在病床上推辭不掉,上交又怕傷了感情,請妳代我捐給學校,供窮孩子讀書用吧。 龍清秀堅持廉潔自律,為自己設了三關。第壹道是門衛關,對那些上門送禮的人,她先是囑咐傳達室的門衛擋住。73歲的蹇福斌老人,在龍清秀所在的住宅區當了9年門衛。他說:小龍千叮嚀、萬囑咐,如果有來送禮的,就說我不在。第二道是家屬關,送禮的人門衛擋不住,再由他的兒子和丈夫出面擋。第三道關是她自己,如果實在推辭不掉,她就折價退款。壹次,沅陵縣壹位領導知道龍清秀到縣裏來了,晚上去住地看她,順便給她帶了點臘肉和兩條煙。龍清秀推辭不過,只好收下了。可事隔不久,這位同誌卻收到龍清秀寄來的200元錢。他有些生氣,打電話給龍清秀:我現在又沒有分管這項工作,不是要求妳辦什麽事,這只是我作為私人朋友的壹點心意。龍清秀解釋說:我就是要養成這個習慣,誰的東西也不收。不然關系好的收了,那跟誰又關系不好呢? 龍清秀同誌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每次出差,她總是要求在機關招待所或食堂用餐,住宿標準也很低。她出差去北京舍不得進賓館,只住辦事處或招待所。到縣裏檢查工作,縣裏同誌看到她工作任務重,找她的人又多,想給她安排個套間,她婉言謝絕,說:這樣住壹晚,老百姓能吃壹年吶。她下基層總是要求吃食堂,壹次沅陵縣的同誌多炒了幾個菜,她不肯吃,語重心長地說:我們是做扶貧解困工作的,每次端起飯碗,都要想壹下還有不少人吃不飽飯,在挨餓呢。1996年,她晚上住在村民席本耀家,席本耀捉來壹只老母雞,準備招待龍清秀。她看見了,急忙抓住席本耀的手說:母雞是生蛋換油鹽的,千萬不能殺。妳不殺母雞,我留下來吃飯;妳要殺,我就走!當晚,就和席本耀壹家人吃了點苦瓜、絲瓜和酸菜。 龍清秀同誌平時省吃儉用,可當貧困地區老百姓遭遇困難或不幸時,總是熱情捐資相助。她用的梳子是從地攤上買的,2元錢壹把,她都覺得貴了。平時,她的服裝再普通不過,都是幾十元錢壹身的。唯壹壹套200多元的化纖西裝,是專門上北京時穿的。彌留之際,她對守候在身旁的妹妹說:妹妹,我要穿本色衣。本色衣就是她平時喜歡穿的8元錢壹件的白色土布內衣。龍清秀同誌對自己很節儉,對貧困地區的人民卻很慷慨。1973年,25歲的龍清秀作為省扶貧隊員,曾到隆回縣金石橋鎮曉陽溪村蹲點近壹年。20多年來,龍清秀心裏壹直牽掛著這個村,1995年,聽說老隊長羅崇戊得了心臟病,龍清秀托人送去藥和100元錢。兩年後,她到隆回開會,還記得這事,又托人送來幾盒藥、幾斤糖和壹大包桔子。1994年4月,龍清秀同誌到桑植縣獅子坪檢查工作,看到村民李紅梅因不幸翻車,頭部受傷,當即送去1000元錢,並叮囑她好好養傷。白水坪組村民聶平安家連續兩次失火,壹家3口住在巖洞裏,孩子輟學在家,龍清秀送去500元錢,催他趕快送孩子重返校園。 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奮鬥到最後壹息 由於長年在外勞碌奔波,風餐露宿,龍清秀同誌身體壹直不太好,患有風濕性關節炎,還有嚴重的哮喘,做過膽切除手術。但她每次都叮囑同誌們,千萬不能講她身體不好,生怕基層的同誌知道後,不讓她去多走走,多看看。支撐她頑強工作的,是她對黨和人民事業的高度責任心和使命感,是她對以工代賑事業的壹片赤誠。由於經常下基層,經常在工地上跑,多次奔赴抗洪救災第壹線察看險情,也經常會遇到危險。她三次遭遇車禍,但仍不畏艱險,堅持長期深入實際、深入基層。 2000年4月,龍清秀同誌對自己的病情有所察覺。她感到身體不適,覺得胸部有個腫塊。正好那時,中央作出了西部大開發的重大決策。龍清秀既興奮,又焦慮,成天想著湖南怎麽辦,湘西怎麽開發,整天忙於向黨組匯報,制定有關方案。壹連幾個月下來,她都沒有休息過,有時通宵加班,自己的病也就拖下了。組織上多次要求她去醫院檢查,她總是推辭說:要是動個手術,至少要幾個月,現在工作哪脫得開? 去年7月份,國家正式確定湘西自治州享受西部開發的優惠政策,龍清秀同誌又忙於研究規劃,制定措施,經常上北京匯報,下基層調研,忙得不可開交。10月8日,她實在頂不住了,才抽空匆匆去醫院檢查,這時才發現已是癌癥晚期,醫生強制她住院治療。在省計委黨組的再三催促下,才住進了醫院。但仍放心不下工作,堅持在病榻上看材料,聽情況,經常向來看她的同誌詢問工作進展。她的主治醫師說:我看過數不清的病人,象這樣忙的,還是頭壹個! 12月27日,召開了全省以工代賑規劃座談會,她帶病堅持在會上作主題報告,劇烈的咳嗽使她的發言無法繼續下去,但她仍堅持參加完會議才回醫院。會後,單位的同誌把全省各地以工代賑九五總結和十五規劃匯編成冊,請她過目。春節期間,她仍捧著稿子天天看,把71萬字的書稿修改得密密麻麻。大年除夕,她還三次打電話給湘西自治州以工代賑辦公室主任郭漢輝,核實有關數據。 今年2月8日,因病情急劇惡化,龍清秀同誌不得不第二次住進醫院,這時癌細胞已轉移到肝部和肺部,肝腹水和劇烈的咳嗽無情地折磨著她。2月9日,她還和以工代賑辦的同誌們在病榻前研究工作,最後語重心長地說:聚在壹起是緣份,大家要團結***事。2月14日,聽到她病危的消息,省以工代賑辦的同誌以最快的速度趕到她跟前,這時她已深度肝昏迷。同誌們圍在病床邊輕輕呼喚:龍大姐!龍大姐!只見她手在顫,肩在抖,嘴唇壹張壹張,她極力想說些什麽,但終究沒有說出來。2月15日上午8時31分,龍清秀離開了她熱愛的事業,離開了她日夜牽掛的貧困地區人民。 聽到龍清秀同誌去世的消息後,數百名老少邊窮地區的各族幹部群眾自發趕來,只為最後看她壹眼;遺體告別儀式原定上午九時五十分開始,可從早上七點半起,吊唁的人群就陸續趕來,工作人員趕制的600朵小白花壹會兒就發完了,原定兩三百人的規模突破了千人。就象送別自己的親人壹樣,人人傷心垂淚,個個泣不成聲。許多人悲戚地說:龍主任是為老區人民累死的呀!這淚水是人民群眾從內心深處湧出的無限深情,是對黨的好女兒龍清秀的最高評價!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高尚的人格緣於高尚的思想境界和聖潔的心靈。她的高尚品德和精神,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她身上發揚光大的結果,是我們黨長期培養教育的結果,同時也是象她那樣長年奮鬥在以工代賑戰線的同誌們相互影響、相互激勵的結果。她是廣大計劃系統幹部的壹個縮影,是其中的壹個突出代表。龍清秀同誌以實際行動實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江總書記提出的,黨員幹部參加革命是為什麽?現在當幹部應該做什麽?將來身後應該留點什麽的人生課題。她的精神、她的品格、她的作風,將永遠值得計劃系統幹部乃至所有國家公務員學習,永遠銘記在各族人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