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畫數3
小,漢語壹級字,讀作xiǎo,最早見於甲骨文,其本義是細碎的沙塵微粒,引申為微小,由微小義引申出低微、年幼或年幼的人等義,又用作稱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人或事的謙辭等。
說文解字
第二上小部
小,物之微也。從八,丨見而分之。凡小之屬皆從小。私兆切。
說文解字註
卷二小部
小,物之微也。從八,丨見而八分之。
段玉裁註:八,別也。象分別之形,故解從八為分之,才見而輒分之,會意也。凡物分之則小。
私兆切。
段玉裁註:二部。
凡小之屬皆從小。
康熙字典
寅集上小部小
《唐韻》《集韻》《韻會》:私兆切,《正韻》:先了切,並蕭上聲。《說文》:物之微也,從八、從_,見而分之。徐曰:_,始見也。
八,分也。始可分別也。《玉篇》:細也。《易·系辭》: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左傳·襄三十壹年》:君子務知大者遠者,小人務知小者近者。
又《周禮·天官》:有小卿,副貳,大卿,即小宰等也。
又狹隘也。《書·仲虺之誥》:好問則裕,自用則小。
又輕之也。《左傳·桓十三年》:莫敖狃於蒲騷之役,將自用也,必小羅。
又《詩·邶風》:慍於群小。註:小,眾妾也。
又《韻輯》:白小,魚名。
又葉蘇計切,音細。白居易《懺悔偈》:無始劫來,所造諸罪。若輕若重,無大無小。了不可得,是名懺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