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這個問題真棒。能問出這個問題,說明妳不僅僅看重孩子的成績,更註重孩子的能力培養。
1.制定時間表
既然是習慣,最好是固定時間做某事。
孩子晚上放學回來,會有很多事要做,有吃飯、上興趣班、娛樂、洗漱,運動。
如果我們陪同孩子壹起把晚上的時間安排好,寫出來,貼在墻上,孩子就能知道某壹個時間是專門留給學習的。這個時間壹到,他就自然去讀書、寫作業了。
2.獨立完成
獨立完成包括獨自寫作業和自己檢查作業。
如果我們陪同孩子寫作業,孩子壹遇到問題就會向我們求助。
我的孩子經常會問我,這個字的拼音怎麽寫?
我就回答他:媽媽小時候拼音學得不好,沒辦法幫妳。
這樣,孩子就自己想辦法查書,查字典解決問題。
除非特別必要,我們不要給孩子答案,要讓孩子自己找答案。雖然明明我們會,我們能用1分鐘解決問題,但是我們要忍住,讓孩子用10分鐘自己找到答案。現在的慢是為了將來的快。
另外,孩子做完作業之後,有的老師要家長檢查作業並簽字。我覺得應該讓孩子自己先檢查,家長後檢查。
如果孩子檢查不出來,我們可以給孩子縮小範圍,但無論如何要孩子自己找出錯誤。長期下來,孩子才能養成自己檢查作業的好習慣。
3.學會查字典
學會使用工具書能幫助孩子做到自主學習。
孩子小學前,我陪孩子做親子閱讀。每次讀書的時候我都把我不認識的字標註出來。在故事讀完之後,我就陪孩子壹起查字典,看著這些字怎麽讀,是什麽意思。
後來上小學後,孩子就習慣性地帶著字典,壹有不會的字,不需要問我,自己就能找到答案。
養成壹個好習慣需要時間,剛開始的時候我們需要提醒孩子,甚至陪伴孩子。等到孩子習慣漸漸養成,我們就可以逐漸退出啦!
我是橙小慧,壹個會發脾氣,也會改正的媽媽。如果妳覺得我的回答不錯,請點贊或轉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