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1951年的北京字典是第壹期版還是第二期版?

1951年的北京字典是第壹期版還是第二期版?

第壹本《新華字典》在1953年10月面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新中國成立後,教育界需要壹本適合新形勢的字典。經葉聖陶先生建議,1950年8月1日,承擔編輯《新華字典》任務的新華辭書社成立,社長正是著名語言學家魏建功。

新華辭書社剛成立時,有魏建功、張克強、李九魁、李文生等幾位成員,以後蕭家霖、孔凡均、杜子勁、朱沖濤、張遒芝、李伯純、劉慶隆、王蘊明等陸續到來,到1951年初有14個人。新華辭書社成立後,就開始著手編小字典。

1951年夏他們編完初稿。參加編寫的有魏建功、蕭家霖、杜子勁、張克強、孔凡均、李九魁等幾位。

當時,每個參加編寫的人都有壹本《國音常用字匯》,按這個順序,每人分幾個字母,由編寫者自己從《國音常用字匯》裏選字,選編的字就畫個圈。工作分頭進行、互不了解,各人按各人的想法進行編寫。結果,每個人的稿子,收字的寬嚴,註釋的詳略,舉例的思想性,都不壹致。

他們從編寫的初稿中選了壹部分油印,送領導、專家、中小學教師和中等程度的幹部審閱提意見,結合內外意見,得出此版問題是稿子分歧大難統壹,其次是稿子政治思想性差。

·第二稿·

藍紅綠三色墨水過三關

1951年夏,新華辭書社決定重編小字典。1952年夏正式開始編寫,參加編寫的有魏建功、蕭家霖、杜子勁、張克強、孔凡均、張遒芝、李伯純、劉慶隆、李文生。

此次編寫,分三個層次:初稿、看稿、定稿,采取流水作業,平行進行。初編的人分成小組,每個人編的稿子,由小組互審提意見,個人進行修改。之後交看稿人,看稿人根據編寫細則的要求,進行審閱修改,最後交室領導定稿。初編用藍墨水,看稿人修改用紅墨水,定稿改動用綠墨水。經手的人,都在稿子下邊蓋章,層次清楚,壹目了然。這樣做,責任分明,有編有審,可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改正。

《新華字典》編了三年,1953年10月正式出版。第壹版封面“新華字典”四字由魏建功先生題寫,新華辭書社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第壹版大64開本,全書70萬言,收字6840個,正文700頁,附錄132頁,檢字表46頁,書前後都有《註音字母音序表》。售價人民幣舊幣1.5萬元(折合人民幣1.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