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溫儒敏:小學語文中的“詩教”

溫儒敏:小學語文中的“詩教”

壹、“詩教”的意義與思維訓練

對於語文課為何要有詩歌,有文學,道理大家也都明白。但落實到教學中,可就不那麽清楚,還可能有些困擾。

語文課的文學閱讀與寫作,可以滿足孩子們童年生活的精神需求。人總需要做點“白日夢”,特別是年輕時候,文學就充當“做夢”,可以調節生活,宣泄、寄托或者轉移情緒。

滿足孩子們成長階段必須的“做夢”的需求,這是我們語文課考慮得不多的。

還有壹個更重要卻被忽視的“理由”,那就是語文課的文學教育,還擔負著思維訓練的重任。

語文課文學教育的目標之壹,是“審美與鑒賞”,而從廣義的理解,“審美與鑒賞能力,也是壹種思維能力。

高中語文新課標是怎樣定位語文的?

“語文核心素養”有語言、思維、審美和文化四個維度,其中“審美鑒賞與創造”和文學教育密切相關。

課標指出:“審美鑒賞與創造是指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通過審美體驗、評價等活動形成正確的審美意識、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與鑒賞品味,並在此過程中逐步掌握表現美、創造美的方法。”

“審美情趣與鑒賞品味”這個新提法,過去我們語文課很少會照顧到。

要讓學生“通過語言運用,獲得直覺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辨證思維與創造思維的發展。”其中“直覺思維、形象思維”也是以前我們的語文教學中較少關註的。

這些概念,不只是對高中語文的要求,小學語文也應當重視全面的“思維訓練”,尤其是想象力及其所依存的“直覺思維”與“形象思維”的訓練。

所謂“審美鑒賞與創造”的能力,首先就是想象力,以及想象力所依存的“直覺思維”與“形象思維”的能力。課標把直覺思維、形象思維,放到和邏輯思維、辨證思維、創造思維並列的位置,這可以理解為是對前兩種思維的格外重視。

在語文教學中,提到思維能力,馬上就會想到思辨能力、邏輯分析能力,而對想象力以及直覺思維、形象思維能力,並不是很重視。甚至有些老師認為,想象力是孩子的比較幼稚的思維活動。這種認識是片面的。

二、為何要重視保護孩子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感性和知性之間的壹種中介性先天能力,在人的判斷認識方面起著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想象力活動主要靠右腦,屬於大腦最外層的高級思維,但正常人的想象活動要靠大腦多部位協同完成。想象力有先天的因素,也可以靠後天的激發培養,童年時期,就是激發和培養想象力、培養“直覺思維”和“形象思維”的黃金時期。直覺思維、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同等重要,偏離任何壹方都會制約壹個人思維能力的發展。

小學和中學的文學教育,特別是詩歌教學,在想象力的培養,以及“直覺思維”和“形象思維”的訓練方面,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語文課的文學教育,包括詩歌教學,在強調“審美與鑒賞”的時候,應當扣住多方面的“思維發展”、特別是容易被輕視的“直覺思維”和“形象思維”的發展,重視想象力的培養。

這壹類“思維訓練”對於素質教育非常重要,也是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必須功課。

三、詩歌教學中常見的弊病

孩子的天性近詩,喜歡詩,多安排壹些詩歌作為課文,可以滿足兒童“近詩”的天性,保護、培養和激發兒童的想象力,促進“直覺思維”和“形象思維”的培養。

如“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等詩句,光靠査字典,或者逐字逐句的索解,記下幾個“條條”,恐怕很難“感覺到位”的。這就要調動想象,包括感悟、通感、印象、下意識等思維活動去觸摸詩意,體味詩歌所引發的種種感覺。文學類閱讀和寫作,特別是詩歌的教學,最不應該被忽視的,就是想象力的激發,以及“直覺思維”和“形象思維”的培養。

事實上,目前語文課的詩歌教學,對想象力的維護與激發是不夠的,離有意識的對“直覺思維”和“形象思維”的訓練更是遙遠。

1.問題出在哪裏?

目前有些語文課講解詩歌,有壹個通病,就是很註重引導學生去了解作者的“原意”和作品的主題、思想、意義,而不註意引導和激發學生發揮各自讀詩的想象與理解。這只能說是“半截子”的不完整的審美。

2.兩種審美都很必要

審美,應當包括兩部分,壹部分是通過分析、歸納去尋求作者的“原意”,提拔作品的意義,欣賞作品的藝術,可稱之為“溯源性審美”;同時,還應當有另壹部分審美,即讓自己沈浸到作品之中,通過精神的“遊歷”與“探險”,形成獨特的“理解”與“感受”,可稱之為“生發性審美”。

這兩者應當兼顧(有時有所側重也是可以的),不可偏廢。

即使是生活經驗很少的低年級學生,啟發他們讀詩時發揮想象,體味平時可能少有的感覺,諸如孤獨、思念,等等,也是壹種有益的“情感體操”,對於智商、情商的提升都不無好處的。

如果學完許多詩歌之後,只記住了諸如作者、主題、思想、情感、手法之類“知識”,會用諸如“通過什麽,表現了什麽”的模式去談論心得,而未能運用想象與感悟去和詩歌產生***鳴,遠離了直覺思維與形象思維,那是多麽遺憾!

讓“詩教”努力兼顧“溯源性審美”和“生發性審美”兩個方面,更註重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調動直覺思維和想象思維去擁抱詩歌的氛圍和情緒,這才是貨真價實的“整體感受”。

我們也許很難改變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但總可以在自己有限的空間內,盡可能把課講得活壹點,美壹點,在“詩教”中盡可能照顧到想象力以及直覺思維、形象思維能力的提升。

只要有這份心,就有辦法,也就會有改良。

四、從傳統“詩教”中吸取智慧

“詩教”是古代的說法,意思是通過學詩、寫詩來進行啟蒙教育,通過詩歌來教化民眾。“詩教”這個詞最早出現在《禮記》中,其中就提到“溫柔敦厚,詩教也”。意思是要用詩歌,主要是《詩經》來化育民性,使之性情和善,有教養。

後來,孔子更是把“詩教”納入他的教育體制,到漢代,《詩經》成為儒家經典“六經”的壹種,和書、禮、易、樂、春秋等五種“經”並列,是古代社會所有官員和準官員的“必讀書”。

孔子對於詩歌功能有壹個很特別的解釋,認為詩歌能夠“興、觀、群、怨”。所謂“興”是抒發情誌,“觀”是觀察了解社會風俗,“群”是結交朋友,“怨”是諷諫批評不良的現象。

到了宋代,以朱熹為代表的理學家,進壹步強調“詩教”的核心是發揮吟詠性情,導化人心的作用,即所謂“化以成德”,“得其性情之正”。

古代中國歷來都很重視“詩教”,希望發揮詩歌化育人心的功能,倫理教化的功利性很強。其教育的目標指向是當時的時代需要,主要還是孝、悌、忠、信那壹套,對於現代人來說,這不再是適當的東西。但“詩教”作為壹種教育傳統,有它獨特的價值。

今天提倡兒童讀古詩詞,也是希望通過詩歌誦讀來接續優秀的傳統文化,立德樹人。古典詩詞中沈澱有我們民族思想情感的舊“基因”,作為中國人,就必然也必須接受和激活這些傳統文化的“基因”。這就是所謂文化素質的重要構成成分。

“詩教”實際上成為傳統文化很重要的壹部分。如今強調傳承古代優秀文化,把“詩教”這壹傳統和現在的語文教育打通,是順理成章的。

五、實施“詩教”需要註意的問題

1.重視誦讀與涵泳

“涵泳”指文學欣賞中的反復吟詠、諷誦,很自然地把握作品的血脈和韻味。獲取對作品的整體感覺。這是古人學詩的基本辦法。

古代詩詞充分發揮了漢語的特點,帶有很強的音樂性,音調和諧押韻,讀來瑯瑯上口,容易把起伏變化的情思帶起來。朱熹就認為,“讀詩之法,只有熟讀涵味,自然和氣從胸中流出,其妙處不可得而言。”

古詩詞教學要註重讓學生感受詩詞音韻之美,漢語之美,小學生也許壹時說不清美在哪裏,總之是積澱下來,有所感覺了,就起到熏陶的作用了。

很多幼年時誦讀熟記的詩詞,壹輩子都難忘,而且不同的人生階段可能會有不同的理解與感覺。這真是滋養終生。

2.別讓朗讀淪為“語文腔”

誦讀可以采取各種不同的方式。現在安排較多的是朗讀,這有必要,但不要全都安排做朗誦,還需要有自由的吟誦。這是兩種不同的誦讀方式。朗讀只要讀準字音,合理停頓,自然流暢就好,註意語氣不要過於誇張,不要拿腔拿調,淪為所謂“語文腔”。

還應當安排多壹些吟誦,這和朗讀不壹樣,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誦讀,是自我陶醉式的誦讀,獨處式的誦讀,可能更有助於沈浸到作品中去。

老師也不必在押韻問題上多去糾纏講解。詩詞格律和用韻是個復雜的專業問題,在小學階段無需講解。

3.講求“會意”與“感悟”

古代詩論有壹個很著名的說法:“詩無達詁”。就是說,詩歌的詞句內容,很難做出也不宜做出完全符合本意的解釋。

“詩無達詁”就是承認詩歌審美鑒賞的主體性和多樣性。這道理應當貫徹到我們的詩歌教學中。

特別是小學生理解能力相對較低,但想象力卻可能比大人豐富,對於詩詞內容與審美的理解體會,可能多種多樣,更加要註意不做生硬的標準化的限定。義務教育語文課標提到:“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引領和點撥,但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不應以模式化的解讀來代替學生的體驗和思考;要善於通過合作學習解決閱讀中的問題,但也要防止用集體討論來代替個人閱讀。

(1)低年級

小學低年級學習古詩詞,還是要讓他們大致明白詩中所寫的內容。了解大意,不要字斟句酌,逐字逐句分開來解釋。

在完成識字、寫字之外,老師適當引導,讓學生自己去讀,反復誦讀,能理解多少是多少。

(2)中年級

中年級開始引導理解詩意,想象畫面,有所感悟。但不要要求太高,不做深入的分析和理解。

(3)高年級

高年級則要逐步引導讀詩時的“會意”,就是領會詩歌的情韻意味,多少有些感覺與領悟。

疏通詩意時註意不要逐字逐句對應翻譯,更不能要求強記釋意,規定標誌答案。

只有逐步學會讀詩中的“會意”,才真正教給學生如何去讀詩。

陶潛《五柳先生傳》所說的“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就是指讀者對作品藝術內涵的聯想體會,而與作家作品產生的***鳴。這種“會意”可能是模糊的、直覺的、印象式的,不是能說得很明白的,但作為詩歌欣賞,又是很重要的。

“詩教”中要啟發學生獲取這樣的“會意”,這對於改變我們比較僵化死板的詩歌教學,是大有幫助的。

即使因為考試,需要掌握“標準答案”,那也要給學生說明這只是壹種“答案”,考試時不妨采用此“答案”,但作品內涵豐富,可以從不同角度欣賞,每個人讀詩時還會有他的“會意”與“感悟”,那麽很多情況下就不必拘泥於“標準答案”,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去做其他解釋。

總之,作為老師,我們只要有這份心,給“詩教”留壹個比較靈活的空間,不被高考中考的要求全給綁架了,學生的收獲肯定會更大。

六、不過多使用多媒體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妳無論怎樣用照片或者視頻來表現,都很難達到詩歌所傳達的那種氣勢,反而可能“限制”閱讀的想象力,因為詩歌中有些感覺和氣氛,是很難形之於畫面的。

詩歌是語言的藝術,詩歌的語言除了精煉,形象,還可能有變異,陌生化,超越平常的語言。詩歌欣賞需要依賴前面說的“會意”與“感悟”,需要直覺思維與想象思維。

語言學有所謂“能指”“所指”的說法,詩歌的語言多用“能指”,其含義是非常豐富的。可是如果采用多媒體,把這首詩轉化為幾個畫面,雖然形象,可是被“定格”了,把詩歌豐富的多義的“能指”統統定格為“所指”了。這就破壞了詩歌的欣賞。

詩歌教學中組織的活動,包括討論,小學低年級活動可以多壹點,中高年級要越來越少。

就整個中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文學類閱讀,詩歌的教學,還是讓學生靜下心來讀,是自主性的閱讀,自由的閱讀,這個空間壹定要給學生。我們的語文課堂太熱鬧,很浮躁,缺少沈浸式的閱讀,缺少真正個性化的自由的閱讀,教學效果不好,也肯定不利於語文素養的提升。

七、多些沈浸閱讀,少些無意義的討論

還有壹種偏向,就是熱衷於布置“任務”和“討論”。

對於詩歌教學來說,“翻轉課堂”等壹類形式大於內容的做法,更是不宜濫用的。如果我們教某壹首詩,想讓學生預習壹下,先給壹些任務,也不是不可以。但這“任務”的布置應當是啟發性、開放性的,要留給學生想象的的空間。

八、老師自己要讀詩,盡可能喜歡詩

小學語文老師不見得人人都喜歡詩歌,但起碼要懂得如何欣賞詩歌。從職業需求來說,小學老師應盡可能成為文學愛好者,他們也沒有理由對詩歌、文學,特別是兒童文學漠不關心。如果做不到這壹點,那對語文教學來說,是很“要命”的。

文學作品特別是詩歌的教學,首先要做的功夫,就是教師自己認真閱讀,對詩歌的氛圍或者意境,有整體感悟,心有神會。教師自己被詩歌感動了,オ能在教學中讓學生也感動。

九、教學的“底子”

講授文學性課文,特別是詩歌作品,第壹件事就是老師先做“浸沈式”閱讀,即使熟悉的作品和詩歌,也要再次“赤手空拳”去讀,進入其氛圍境界,獲取鮮活的感覺,還要把自己也當作孩子,設想他們閱讀這篇作品可能生發的想象與感覺。這是教學的“底子”,所有教學設計都要立足於這個“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