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鞼匏怎麽讀

鞼匏怎麽讀

鞼匏讀guì páo。

解釋:制皮革的工匠。

出處:《墨子·節用中》:凡天下羣百工,輪車、鞼匏、陶、冶、梓匠,使各從事其能。孫詒讓間詁引王念孫曰:鞼匏即韗鮑,為攻皮之工也。

匏,漢語二級字,讀作匏(páo),是中國古代對壹個球體的葫蘆的稱呼。匏最廣泛的用途就是從中間剖成兩半做水瓢,民間將匏俗稱瓢葫蘆。匏樽是酒杯的意思,也是古代所說的“八音”之壹。

匏,也是中國古代所說的“八音”之壹,《三字經》中有這樣的句子:匏土革,木石金,絲與竹,乃八音。(中國古代人把制造樂器的材料,分為八種,即匏瓜、粘土、皮革、木塊、石頭、金屬、絲線與竹子,稱為“八音”。)中國古樂器中的笙、竽屬於匏音。

說文解字

(匏)瓠也。瓠下曰。匏也。與此為轉註。匏判之曰蠡、曰瓢、曰,邶風傳曰。匏謂之瓠。謂異名同實也。豳風傳曰。壺、瓠也。此謂壺卽瓠之假借字也。從包。從瓠省。瓠省舊作瓠聲。誤。韻會作從誇、包聲。亦誤。今正。從包瓠者、能包盛物之瓠也。不入瓠部者、重包也。包亦聲。薄交切。古音在三部。包、逗。取其可包藏物也。說從包之意。藏當作臧。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求位切,音匱。《說文》韋繡也。《廣韻》繡革也。盾綴革也。《齊語》輕罪贖以鞼盾、壹戟。《註》盾綴革,有文如繢也。

又《淮南子·原道訓》堅強而不鞼。《註》鞼,折也。

又《廣韻》公回切《集韻》姑回切,?音傀。

又《集韻》丘媿切,音喟。

又胡對切,音潰。義?同。

又《集韻》曰內切,音?。韁也。壹曰繡韋也。《廣韻》亦作?。《集韻》或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