際,本義為墻壁的邊際,墻壁兩面相合,叫做際會。後來泛指壹切事物的邊際,也可以虛化,如說“天際”,就是指肉眼能夠看到的天地交接的地方。李白詩:“惟見長江天際流。”
蒼穹:也可以說穹蒼。穹(qiong二聲),《說文解字》說是“窮盡”的意思,指極高遠的天空。蒼,是指天的顏色。《莊子·逍遙遊》:“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所以,三者都是指天空,但是意義仍然有細微的不同。壹般地講天空,就用“天空”好了。講天地相接,很開闊很廣遠的感覺,用“天際”。講天空極高極藍的樣子,用“蒼穹”。如果形容青天無限廣大,好像中央隆起,四面下垂,包著地面的感覺,還可以用“穹隆”等詞來描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