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雲霞霧露之明晦的晦什麽意思

雲霞霧露之明晦的晦什麽意思

雲霞霧露之明晦的晦意思是農歷每月的末壹天,朔日的前壹天:晦朔。

晦(拼音:huì),是漢語通用規範壹級字。最早見於《楚系簡帛》。本義是指每月的最後壹天,但是後來也可以泛指黑夜,也引申為隱微、愚昧、雕零等義。

字源演變

晦,形聲字。戰國文字或從日,母聲。小篆則從日,每聲,由上下結構訛變為左右結構。每、母本為壹字分化,古音又很相近,古文字中經常通用無別,楷書整齊化。

楚帛書乙篇:“乃命山川四呣(海)。”“呣(晦)”假借為“海”。《說文》:“晦,月盡也。從日,每聲。”依此說,“晦”為陰歷的最後壹天,這時月亮是看不見的。此處的“日”旁是表示明暗之意,不是指“太陽”。

因而“晦”也就有了“黑暗”的意思,“晦”和“黑”也是壹對音義皆近的同源詞。《釋名·釋天》雲:晦,月盡之名也。晦,灰也。火死為灰,月光盡似之也。實際上是牽強附會。“晦”本義是指每月的最後壹天,但是後來也可以泛指黑夜。也引申為隱微、愚昧、雕零等義。

月盡也。

朔者,月壹日始蘇;朢者,月滿,與日相望似朝君。字皆從月,月盡之字獨從日者,明月盡而日如故也。日如故則月盡而不盡也。

引伸為凡光盡之偁,僖十五年《春秋經》:“晦,震夷伯之廟。”《公羊》曰:晦,晝冥也。谷梁曰:晦,冥也。杜註《左》雲:“與凡書晦同。”《爾雅》曰:“霿謂之晦。”

康熙字典

唐韻荒內切。《集韻》《韻會》呼內切。《正韻》呼對切。?音誨。《說文》:月盡也。釋名:晦,灰也。火死為灰,月光盡似之也。《左傳·成十六年》:陳不違晦。註:晦,月終。又易·隨卦:君子以向晦入宴息。

註:晦,晏也。又《詩·陳風》:風雨如晦。傳:晦,昏也。又《詩·周頌》:遵養時晦。傳:晦,昧也。又《左傳·成十四年》:《春秋》之稱,微而顯,誌而晦。註:晦亦微,謂約言以紀事,事敘而名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