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方法與技巧
閱讀方法與技巧,不用我來說,相信大家都知道閱讀的重要性了,在養成閱讀習慣的同時,我們也需要掌握閱讀方法與技巧,那麽大家知道有哪些閱讀方法與技巧嗎,下面就來看壹看閱讀方法與技巧吧!
閱讀方法與技巧1
1、不動筆墨不讀書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讀書過程中,把妳以為用得好的詞語,寫得好的句子或精彩的段落,隨時用筆圈點勾勒出來。在妳讀不懂的地方隨時用筆作個記號,待通篇讀完後再認真思考或向別人請教。
2、勤查字典、詞典
課外閱讀時壹般沒有老師領導,在這種情況下,同學們很可能會遇到許多 “攔路虎”。這時妳可以請教妳的第二任老師——字典,“他” 能幫妳掃清閱讀障礙,同時也豐盛了我們的知識。
3、勤記筆記或寫閱讀心得
在讀書過程中,把書中精美的句子、精彩的段落摘抄下來,這樣日積月累,持之以恒,充實和豐盛自己的知識。讀完書後,可以把妳的感受、受到的啟發寫在筆記本上。這樣不僅提高了妳的閱讀和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而且還養成了勤於動筆的好習慣。
4、勤於思考,積極討論
讀完壹篇文章要回過頭來想壹想,這篇文章主要寫的是什麽,還要想壹想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麽,是為了闡明什麽。遇到個人難以解決的問題時,可以讓別的同學也讀壹讀那篇文章,然後***同討論。
閱讀方法與技巧2壹、批註筆記法
批註筆記法就是在閱讀時將自己對文本內容的見解、質疑和心得體會等寫在書中的空白處。其形式有三種:壹是“眉批”,即批在書頭上;二是“旁批”,即批在句子或壹段話的旁邊;三是“尾批”,即批在壹段話或整篇文章之後。
批註的內容主要有三個方面:壹是註釋。讀書時遇到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和不懂的概念,立刻查字典、翻資料將其弄清楚,並且註釋在旁邊。這樣,既能幫助理解,又有助於記憶,同時也為下次閱讀掃清了障礙。二是批語。將閱讀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感想、見解、疑問等寫在書的空白處。三是警語。對於文本中十分重要或再讀時需要註意的地方,標註上“註意”、“重要”等字樣,為今後閱讀提供幫助。
批註筆記法的作用:壹是使人的思想高度集中,能夠提高閱讀效果;二是能夠使人從書中獲得更多的感悟,使人的思想水平得以提升;三是能夠提高分析、評價事物的能力;四是可以培養和提高表達自己思想的能力。
二、符號標記法
用各種符號在書中重要的地方做標記,以便於應用時查閱和再閱讀時註意的壹種閱讀方法。其要點是:
1、在重要的句子下劃橫線。
2、在重要的段落旁劃豎線。
3、將關鍵性的詞或短語圈出來。
4、在有疑惑處劃問號。
5、在有感悟的地方劃感嘆號,馬克思讀書就喜歡采用這壹方法。
采用這種方法的好處是:便於應用時查找,有利於對重點內容的記憶,便於利用很少的時間對重點內容的再閱讀。
三、強記閱讀法
這是壹種側重記憶的閱讀方法。其要點是:
1、讀完文章後,立即回憶壹遍主要內容,力求記住。
2、重復閱讀同壹文本時,每次間隔的時間應盡可能地長壹些。
3、記憶應盡可能準確。如果內容不太多,要盡力壹次記住;如果內容較多,可以采取分段記憶法。
采用這種閱讀方法的好處是:能夠迅速地增加知識積累,有利於能力的培養與提高。
四、咬碎骨頭法
咬碎骨頭法就是對文本的內容進行反復地琢磨、咀嚼,直到爛熟於心。數學家張廣厚有壹次看到壹篇關於虧值的論文,覺得對自己的研究工作有好處,就壹遍又壹遍地讀。他說:“這篇論文壹***二十多面,我反反復復地念了半年多。因為老用手摸這幾頁,白白的書邊上留下了壹條明顯的黑印。這樣的反復學習對研究工作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采用這種閱讀方法的好處是:有利於對文章內容的消化和吸收,縮短知識向能力轉化的過程。
五、探究閱讀法
書中的真理大多不是通過文字的解讀就能獲得的,而必須通過深入而細致地鉆研與思考。探究式閱讀的特點就是將思維的觸覺深入到文字的`背後,對其所承載的思想內容進行深層次的理解。數學家華羅庚在《學·思·鍥而不舍》中說道:“應該怎樣學會讀書呢?我覺得,在學習書本上的每壹個問題,每壹章節的時候,首先應該不只看到書面上,而且還要看到書背後的東西。這就是說,對書本的某些原理、定律、公式,我們在學習的時候,不僅應該記住它的結論,懂得它的道理,而且還應該設想壹下人家是怎樣想出來的,經過多少曲折,攻破多少關鍵,才得出這個結論的。
采用這種閱讀方法的好處是:對文本內容進行深層次的理解,能夠使認識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有利於知識向能力的轉化。閱讀不僅要有正確的方法,還需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更要有對書籍的判斷與識別能力。閱讀好書,不僅能使人長智慧、長才幹、長精神、長思想,使人品嘗到人生的樂趣,感受到求知的快樂,而且能夠使人走向輝煌。
壹、把握好閱讀時間和節奏
研究顯示,專業的閱讀者能夠保持每天5個小時的閱讀時間,不至於疲勞,也不會有明顯的興趣衰退和註意力分散,這是壹種長期訓練的結果。所以,閱讀習慣需要長期的培養。對於普通閱讀者,每天2到3個小時的閱讀時間就足夠了,不要超過3個小時。壹次連續性閱讀不要超過2小時,但是也不要低於1小時。低於1小時,人很難進入深入閱讀狀態,不利於形成連續的記憶。可以把閱讀分散在其他活動之中。根據不同類型的書和閱讀的目的,安排連續閱讀和分散閱讀所占的比例,閑書分散讀,重要的書盡量集中讀。閱讀是讀者與作者的對話,集中閱讀更有利於抓住作者邏輯線索,形成整體性的認知。
二、閱讀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是老生常談,又是樸實的道理,當妳對閱讀的書真正有興趣的時候,長時間閱讀也不會帶來疲勞感,甚至手不釋卷,想看看作者最後給我們呈現出的結果和結論,這在閱讀情節起伏的推理小說和情感小說時表現得最為明顯。每打開壹部妳所敬仰的學者的作品,尤其是那些聲譽卓著被反復征引的經典名著,妳就可能產生強烈崇敬之情,由此形成強大閱讀興趣,興趣來自旺盛的求知欲和對知識本身的尊重,對偉大作家的尊重。
三、把閱讀、思考、寫作和交流結合起來
思考和寫作是整理知識的過程,交流是應證認知的過程,交流中的***鳴和***識,他人的贊賞和贊譽,是對閱讀者—寫作者—交流者非常重要的心理回報,正向反饋,如果僅僅閱讀,沒有思考和寫作,不去交流,閱讀者就會因為缺乏知識的整理機制,認知的應證機制和成果的回饋機制,而最終陷入深度閱讀疲勞。這樣的閱讀疲勞而不是壹般性體力和心力疲勞,而是心理枯寂和精神疲憊,它有可能終止妳的閱讀愛好。無論是積極閱讀,還是研究式閱讀,都要求人全面開動認知——邏輯系統的功能,把閱讀、思考、寫作和交流結合起來,從事壹項創造性活動,這才是克服閱讀疲勞的長久之策。
緩解閱讀疲勞的壹些小方法
1、可以使用番茄工作法,看40分鐘左右,休息5—10分鐘。不要讓自己的精力耗盡,壹定要註意休息才能閱讀更長時間。
2、太難解釋或專業性較強的書籍,可以用主題閱讀的方式,壹本看不明白就換別的書。
3、實在看不懂的,先跳過去
4、準備幾本不同類型的書,閱讀累了,就換種輕松壹點的書籍。
5、找到閱讀疲勞的原因,如果是因為身體的因素,應當放下書,適當活動和休息壹下;如果是理解跟不上書本內容,在身體感覺很良好的情況下可以換壹本完全不同類型的書來放松自己的頭腦。或者做壹些其他小事情(益智遊戲、看新聞、看笑話、運動之類的)來轉換壹下疲倦的大腦。實在看不下去的地方可以快速瀏覽帶過,先留個印象,待之後再來翻閱。
1、定時
每天至少抽出5—10分鐘雷打不動的讀書時間,這是無論每天發生什麽事情 都不會受到影響的時間。例如,養成在早餐或午餐時間閱讀的習慣,如果妳每次坐在馬桶上時間讀書,在睡覺之前讀書,那麽妳就擁有每天四次,每次10分鐘也就視每天四十分鐘的閱讀時間。這是壹個良好的開端,它有助於養成良好的每日讀書習慣。
2、隨身攜帶書籍
不論到那裏,都帶上本書,每天出門,都檢查壹遍,是否帶了如下物品,駕照,鑰匙,書。最少要攜帶這些東西,書在車裏陪伴妳,帶到辦公室,約會中,以及其他地方。例如看電影時,如果妳需要花時間等待,就帶上妳的書,閱讀吧,那是打發妳的時間的好方法。
3、找個安靜的地方
在妳家,找個放著壹張舒適的椅子的角落(不要躺下,除非妳要睡覺),拿本好書倚在椅子上,不受任何幹擾。為避免分心,應該遠離電視,音樂,電腦,喧鬧的家人,室友。如果沒有這樣的地方,那就創造壹個吧。
4、減少看電視上網時間
如果妳真想多讀書,就要減少耗在看電視,上網方面的時間,這對很多人來說會比較困難。但是,妳在電視網絡上所省下的每壹分鐘,都能用在讀書上,這會帶來好幾小時讀書的時間。
5、讀給妳的孩子聽
如果妳有孩子,妳必須讀給他們聽,在他們的兒童時代就培養其讀書,是確保他們長大後擁有讀書習慣的最佳時機,同時也會幫助他們在壹生中獲得成功。找壹些適合兒童的好書,讀給他們聽,同時,妳也在幫助自己養成讀書的習慣,而且還跟自己的孩子壹起度過了美好的時光。
6、作記錄
與讀書列表類似,此記錄不應該只寫下妳所讀的書的書名和作者,如果可能的話還應該寫下讀書的起止日期。更好的做法是在其後寫下妳對此書的感想,幾個月之後,再返回來看記錄,回顧自己的閱讀經歷,真是壹種絕佳體驗。
7、光顧二手書店
我最喜歡去的地方是逛打折書店,賣掉舊書,同時在那裏淘到許多舊書,得到壹個極低的折扣。我通常會花在僅僅幾個美元的價格,買到壹打或更多的書,所以我雖然讀了不少的書,但是買書卻不會讓我花費太多。
8、安排壹個圖書館日
當然了,比舊書還要便宜的地方是圖書館或書店,把它當成每周的活動吧。
9、閱讀有趣的和耐讀的書
找那些能夠吸引妳並讓妳持續閱讀的書,即使不是文學名著,它們也讓妳充滿閱讀欲望——這就是閱讀的目標。
10、舒服壹點
在最愜意的時間閱讀,喝點好茶和好咖啡,或者以其他方式款待自己,找壹把舒適的椅子,配上個好墊子。在日出或日落視閱讀,或者在海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