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避的組詞

避的組詞

避的組詞:避礙、避謗、避災、避走、避役、避刑、避開、避煞、避靜、避言、避弟、避逃、避谷、避雨、避寵、避僧、避秦、避賊、

避的筆順是橫折、橫、撇、豎、橫折、橫、點、橫、點、撇、橫、橫、豎、點、橫折折撇、捺。

避字的筆順圖解

***十六畫

1

橫折

2

3

4

5

橫折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橫折折撇

16

避的拼音為bì,部首為辶,結構為半包圍結構,註音為ㄅㄧ_,筆順編號為5132514143112454。

避字的具體字的具體解釋是什麽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壹、基本解釋

(1)(動)躲開;避免:~難|~暑。(2)(動)防止:~雷針。

二、辭典解釋

避的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基本字義避讀音:bì怎麽讀:動詞躲開。_組詞:「避雨」、「避暑」、「避風港」、「退避三舍」。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唐.李白〈蜀道難〉:「朝避猛虎,夕避長蛇。」動詞隱去、離開。_組詞:「避世」、「避諱」。《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荊軻傳》:「荊軻坐定,太子避席頓首。」動詞免、防止。_組詞:「避雷針」、「避孕」。《呂氏春秋.季冬紀.介立》:「脆弱者拜請以避死。」漢.高誘.註:「避,猶免也。」動詞讓。漢._錯〈論貴粟疏〉:「今海內為壹,土地人民之眾,不避湯、禹。」唐.杜甫〈飲中八_歌〉:「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避賢。」其他字義避讀音:bèi怎麽讀:上述[壹]的另壹種讀音。避的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基本字義避讀音:bì怎麽讀:躲開。_組詞:避雨、避暑、退避三舍隱去、離開。_組詞:避世、避席免、防止。_組詞:避孕、避雷針避的解釋(來源:小字典)基本字義避閃躲、逃離。_組詞:「避雨」、「躲避」、「閃避」、「避世」、「避風頭」。免除、防止。_組詞:「避免」、「避孕」、「避雷針」。

三、康熙字典

避酉集下_部康熙_畫:20畫,部外_畫:13畫〔古文〕____《唐_》《集_》《__》《正_》__毗_切,音鼻。《玉篇》_避也。《史_·_相如_》望_廉_,引_避匿。《前_·王吉_》_:避而入商雒深山。《後_·郅__》避地_授。《_》_遁也。又《正_》通作辟。《__》辟世、辟地、辟言、辟色,俱作辟。

四、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避卷二_部回也。從_辟_。毗_切說文解字註(避)回也。上文回辟之回__。?之_借字也。此回依本___。俗作_是也。然其__相近。從_。辟_。毗_切。十六部。__多假辟_避。

五、詳細解釋

動詞(1)(形聲。從_(chuò),辟聲。本義:躲開,回避)(2)同本義避,回也。——《說文》避,去也。——《蒼頡篇》無乃實有所避。——《國語·周語》自雲先世避秦時亂。——晉·陶淵明《桃花源記》有書生避雨檐下。——清·周容《芋老人傳》(3)又如:避風雨;避秦(秦時苛政擾民,人民紛紛逃避而隱居);避言(言語謹慎,避免說錯話);避宅(到處躲藏,不住在家裏)(4)離去左右攘辟。——《禮記·曲禮》。註:“疏遠也。”桓公避席再拜。——《呂氏春秋·直諫》。註:“下席也。”(5)又如:避地(離去,遷居他處以避禍。或指隱遁);避趨(離開與接近);避境(避離某地,不入其境)(6)遜讓如:避讓(謙讓;辭讓);避賢(讓賢);避榮(辭讓榮華);避路(讓路)(7)隱藏避吾親。——《史記·袁盎晁錯傳》。索隱:“隱也。”潛避兩炮臺中。——《廣州軍務記》(8)又如:避跡(隱匿);避風頭(見形勢不利就躲起來)

下面介紹下避字的其他相關知識:

關於避字的成語有:

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怨、內稱不避親,外舉不避怨、避坑落井、避涼附炎、避強打弱、避強擊弱、避讓賢路、避影斂跡、避難逃災、避害就利、避禍求福、避跡藏時、避其銳氣,擊其惰歸、避實擊虛、避世金門、避世墻東、不避艱險、不避湯火、超然避世、

關於避字的詩詞有:

《山居避難·避地托山翁》、《避地·避地半徒步》、《避地·久欲為僧避世喧》、《避暑·避暑入林扃》、《避亂丁醜·避亂初遷室》、《慈雲避暑·相邀避暑到慈雲》、《避地·避地長年大海東》、《避地·避地危如巢幕燕》、《避地毗陵上王_使君(時黃賊陷東陽公避地於浙右)》、《避地毗陵上王_使君(時黃賊陷東陽公避地於》、

關於避字的英語有:

avoid、escape、harbor、harbour、refrain、sheer、avert、abstainfrom、

關於避字的組詞有:

避礙、避謗、避災、避走、避役、避刑、避開、避煞、避靜、避言、避弟、避逃、避谷、避雨、避寵、避僧、避秦、避賊、

關於避字的書法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