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帥張學良為什麽要殺掉楊宇霆
楊宇霆是死於奸計。
1928年7月17日晚,張作霖在皇姑屯車站遭日本人暗算身亡。楊宇霆的處境更為復雜。12月29日東北易幟,楊宇霆堅決反對,他認為不應該服從蔣介石,因此與張學良釀成新的矛盾。
對張學良他儼然以保護人的身份自居,經常以周公輔成王的典故自詡,規勸張學良戒毒,批評他不問政事。雖出好心,但年輕氣盛的張學良卻不買他的賬。
日本人也趁機利用正友本黨和混跡東北的中國流氓處處誹謗楊宇霆,離間張楊關系。他們送給張學良壹本《日本外傳》,將張學良比作日皇豐臣繡吉,將楊比作篡位的日相德川。
暗示張學良,楊宇霆是他身邊的隱患,要及早除掉。張學良中了奸計,但仍猶豫不決,三次擲銀元問蔔後才下了殺楊的決心。
1929年1月10日晚,楊宇霆下班回家,聽說有帥府請他去打牌的電話,沒有吃飯便驅車前往。誰料壹進帥府,就同黑龍江省長常蔭槐壹起人車被扣,以吞扣軍餉,貽誤戎機,圖謀不軌等莫須有的罪名,被張學良事先安排好的警務處長高紀毅、副官譚海等槍殺在帥府會客廳東大廳(老虎廳)。
事後,張學良對自毀長城之舉悔恨莫及,命統帶劉多荃給楊、常兩家各送去慰問費壹萬元,並親自給在法國留學的楊宇霆的長子春元去信,安慰他安心學習。
楊宇霆是個煙酒不沾,沒有嗜好的正統軍人,壹生自負好勝。年輕時,為練騎術,半夜偷著騎馬被戰馬咬傷。領兵後,對違例士兵不論親疏,嚴加處罰。輔佐張作霖時,則以皇帝與宰相自勉,視主不二。
他有秘書,卻經常親自批閱文件到深夜。但他心胸狹窄,對自己不睦的人從不寬容。他非常迷信,家中常年養著術士,遇事扶乩問蔔。
老虎廳事件前,他還曾扶乩,得乩語:“雜亂無章,揚長而去。”術士認為乩語不祥,要他多加小心。事有湊巧,不幾天他便死於非命。後來民間這樣傳稱:“炸爛吳(俊升)張(作霖),楊(宇霆)常(蔭槐)而去。”
楊宇霆戎馬壹生,死後張學良派兵護柩葬於遼寧省法庫縣蛇山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