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繭,?cán jiǎn 蠶在化蛹前包圍其身體的、大部分由絲組成的外包層,蠶在其中化蛹
蠶麥,?cán mài 基本解釋
指蠶與麥的收成。 唐 韓愈 《禦史臺上論天旱人饑狀》:“伏乞特勑 京兆府 ,應今年稅錢及草粟等,在百姓腹內徵未得者,並且停徵,容至來年蠶麥,庶得少有存立。” 宋 範成大 《田家留客行》:“好人入門百事宜,今年不憂蠶麥遲!”
蠶紗餅,?cán shā bǐng 基本解釋
壹種以酥油制成的薄餅。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語》卷下:“小食則以蠶紗餅、椒卷、玉蘭酥、芙蓉餃、水餃、蘇葉餅,鳧茨糕諸種為最佳。”
蠶叢鳥道,?cán cóng niǎo dào 詳細解釋詞語解釋cán cóng niǎo dào ㄘㄢˊ ㄘㄨㄙˊ ㄋㄧㄠˇ ㄉㄠˋ
蠶叢鳥道(蠶叢鳥道)
指險絕的山路。 清 戴名世 《紀紅苗事》:“開其蠶叢鳥道,通其百工技藝。”參見“ 蠶叢路 ”。
蠶頭燕尾,?cán tóu yàn wěi 詳細解釋詞語解釋cán tóu yàn wěi ㄘㄢˊ ㄊㄡˊ ㄧㄢˋ ㄨㄟˇ
蠶頭燕尾(蠶頭鷰尾)
本指 顏真卿 書法的獨特風格。後壹般以“蠶頭鷰尾”指不善於臨習 顏 體碑帖所產生的病筆。 宋 米芾 《海嶽名言》:“又真跡皆無蠶頭鷰尾之筆,與 郭知運 《爭坐位帖》,有篆籀氣、 顏 傑思也。”《宣和書譜·顏真卿》:“惟其忠貫白日,識高天下,故精神見於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後之俗學,乃求其形似之末,以謂蠶頭鷰尾,僅乃得之;曾不知以錐畫沙之妙,其心通而性得者,非可以糟粕議之也。”
蠶作,?cán zuò 基本解釋
養蠶的勞作。 南朝 宋 鮑照 《詠采桑》:“季春梅始落,工女事蠶作。” 唐 李白 《陌上桑》詩:“美女 渭橋 東,春還事蠶作。”
蠶戶,?cán hù 基本解釋
舊時稱育蠶產繭的農戶。也稱繭戶。
蠶馬,?cán mǎ 詩歌。馮至作。1927年發表。取材於誌怪小說《搜神記·女化蠶》。壹匹白馬戀著姑娘,為她犁地,又為她找回了父親。白馬最終被殘殺,馬皮懸掛壁上。在暴風雨之夜,大地將要崩潰的壹瞬,馬皮裹住了姑娘,把她變成蠶繭。作品中白馬形象體現出壹種對愛情始終不渝的人生態度。
蠶莓,?cán méi 基本解釋
蛇莓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七·蛇莓》。
蠶矢,?cán shǐ 基本解釋
即蠶沙。矢,通“ 屎 ”。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種谷》:“三四日去附子,以汁和蠶矢、羊矢各等分撓之。”參見“ 蠶沙 ”。
英文翻譯1.(蠶屎) silkworm excrement
蠶簇,?cán cù 基本解釋
見“ 蠶蔟 ”。
英文翻譯1.a small bundle of straw, etc., for silkworms to spin cocoons on
蠶女,?cán nǚ 基本解釋
養蠶的婦女。 唐 李白 《贈從孫義興宰銘》詩:“農人棄蓑笠,蠶女墮纓簪。” 宋 陸遊 《禽言詩》之四:“蠶女采桑至煮繭,何暇膏沐梳髻鬟。”
英文翻譯1.(養蠶女子) silkworm-raising woman
蠶事,?cán shì 基本解釋
養蠶的事。《禮記·月令》:“﹝孟夏之月﹞蠶事畢,後妃獻繭。”《南史·顧覬之傳》:“蠶事弛而農業廢,賤取庸而貴舉責,應公贍私,日不暇給,欲無為非,其可得乎!” 宋 楊萬裏 《上元夜裏俗粉米為繭絲書吉語其中占壹歲之福禍戲作長句》:“小兒祝身取官早,小女只求蠶事好。”
英文翻譯1.silkworm culture; sericulture
蠶農,?cán nóng 以養蠶為業的人
蠶支落,?cán zhī luò 基本解釋
東漢 時 句驪 部落名。《後漢書·東夷傳·句驪》:“﹝ 建武 ﹞二十三年冬, 句驪 蠶支落 大加 戴升 等萬餘口詣 樂浪 內屬。”
蠶鹽,?cán yán 基本解釋
五代 至 南宋 政府在農村按戶配售食鹽的制度。二月育蠶時按戶配鹽,六月新絲上市,繳納夏稅時收錢,故稱。《資治通鑒·後晉高祖天福七年》:“先是 河 南、北諸州官自賣海鹽,歲收緡錢十七萬;又散蠶鹽斂民錢。” 胡三省 註:“蠶鹽所以裛繭。 唐 天成 二年,敕:每年二月內壹度表散蠶鹽,依夏稅限納錢。” 宋 陸遊 《村興》詩:“園丁上牛米,村婢博蠶鹽。”《續資治通鑒·宋太祖建隆二年》:“官鹽闌入禁地貿易至十斤,煮鹻至三斤者,乃坐死。民所受蠶鹽入城市,三十斤以上者,奏裁。”
蠶叢路,?cán cóng lù 基本解釋
指 蜀 道。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詩:“見說蠶叢路,崎嶇不易行。” 清 沈紹姬 《司馬懿故居》詩:“掀髯西指蠶叢路,丞相祠堂尚 錦官 。”亦省作“ 蠶叢 ”。 清 袁枚 《續詩品·取徑》:“幽徑蠶叢,是誰開創?” 清 趙翼 《水城》詩:“百裏蠶叢盡,孤城帶碧川。”
蠶禾,?cán hé 基本解釋
養蠶和種莊稼。泛指農事。 宋 歐陽修 《讀<徂徠集>》詩:“至今鄉裏化,孝悌勤蠶禾。”
蠶禮,?cán lǐ 基本解釋
古代勸農飼蠶的禮儀。《晉書·禮誌上》:“今藉田有誌,而蠶禮不修……皇後東面躬桑,采三條,諸妃公主各采五條,縣鄉君以下各采九條,悉以桑授蠶母,還蠶室。”
蠶要,?cán yào 基本解釋
指蠶事繁忙的季節。 元 李冶 《敬齋古今黈》卷五:“《管子》 齊國 老人語曰:‘君不奪農時,則壹國之人皆有餘食矣;不奪蠶要,則壹國之人皆有餘衣矣。’註雲:‘蠶要者,以蠶事為要’,非也。上雲農時,則蠶要者,亦切要之時也。”
蠶室獄,?cán shì yù 基本解釋
即蠶室。《世說新語·排調》“古人述而不作,何必在蠶室中” 南朝 梁 劉孝標 註:“舊時 平陰 有蠶室獄。”參見“ 蠶室 ”。
蠶子,?cán zǐ ◎ 蠶子,蠶種 cánzǐ,cánzhǒng
蠶蛾產的卵
蠶術,?cán shù 基本解釋
養蠶繅絲的技術。 梁啟超 《蠶務條陳敘》:“﹝ 英 康發達 ﹞又派學生,學蠶術於 法 。”
蠶匾,?cán biǎn 基本解釋
養蠶用具。用竹篾或葦子等編成。用以盛桑葉和放養蠶。
蠶胎,?cán tāi 基本解釋
蠶卵。 元 王冕 《望雨》詩:“蠶胎在紙秧在谷,未知何以供官輸?”
蠶紙,?cán zhǐ 蠶蛾在其上產了卵的紙
蠶候,?cán hòu 基本解釋
蠶事方興之征候。《禽經》:“商庚,夏蠶候也。” 張華 註:“此鳥鳴時,蠶事方興,蠶婦以為候。”
蠶頭馬尾,?cán tóu mǎ yǐ 基本解釋
指 顏真卿 書法的特征。 宋 李石 《續博物誌》卷三:“﹝ 顏真卿 死﹞後有商人遇之於 羅浮山 ,寄書至 偃師 。 顏氏 守塋者曰:‘此先太師親翰,書法蠶頭馬尾,真得仙也。’”參見“ 蠶頭鷰尾 ”。
蠶薄,?cán báo 基本解釋
見“ 蠶箔 ”。
蠶官,?cán guān 基本解釋
(1).古官名。《後漢書·禮儀誌上》“祠 先蠶 ,禮以少牢” 劉昭 註引 漢 衛宏 《漢舊儀》:“置蠶官令、丞,諸天下官﹝下法﹞皆詣蠶室,(亦)﹝與﹞婦人從事,故舊有東西織室作(法)﹝治﹞。”
(2).舊傳司蠶之神。 宋 陸遊 《新春》詩:“卻羨村鄰機上女,隔籬相喚祭蠶官。”《協紀辨方書·義例·蠶官》:“《歷例》曰:蠶官者,歲中掌絲之神也。所理之地,忌營構宮室,犯之蠶每多病,絲繭不收。”
蠶鄉,?cán xiāng 基本解釋
養蠶之鄉。 唐 杜牧 《題池州弄水亭》詩:“紆餘帶竹村,蠶鄉足砧杵。”《新唐書·食貨誌壹》:“丁隨鄉所出,歲輸絹二匹,綾、絁二丈,布加五之壹,綿三兩,麻三斤,非蠶鄉則輸銀十四兩,謂之調。”
蠶繅,?cán sāo 基本解釋
亦作“ 蠶繰 ”。飼蠶繅絲。《孟子·滕文公下》:“夫人蠶繅,以為衣服。” 唐 柳宗元 《遊南亭夜還敘誌》詩:“饑食期農耕,寒衣俟蠶繅。”壹本作“ 蠶繰 ”。 元 柳貫 《初夏齋中雜題》詩:“生涯依馬磨,力作問蠶繰。” 明 無名氏 《鳴鳳記·桑林奇遇》:“奴家幼習紡績之勤,頗識蠶繅之務。”
蠶舍,?cán shè 基本解釋
蠶房。《魏書·儒林傳·徐遵明》:“﹝ 徐遵明 ﹞乃詣 平原 唐遷 ,納之,居於蠶舍。”
蠶連紙,?cán lián zhǐ 基本解釋
即蠶連。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蟲壹·蠶》:“馬明退、蠶連紙,功用相同,亦如蟬蛻、蛇蛻之義。但古方多用蠶紙者,因其易得耳。”參見“ 蠶連 ”。
蠶神,?cán shén 基本解釋
司蠶之神。《後漢書·禮儀誌上》“祠 先蠶 ,禮以少牢” 劉昭 註引 漢 衛宏 《漢舊儀》:“春桑生而皇後親桑於菀中。蠶室養蠶千薄以上。祠以中牢羊豕,祭蠶神,曰 菀窳婦人 、 寓氏公主 ,凡二神。” 宋 陸遊 《春晚村居雜賦絕句》之四:“朝書牛券拈枯筆,暮祭蠶神酌凍醪。” 明 於謙 《采桑婦》詩:“割雞裂紙祀蠶神,蠶若成時忘苦辛。”
蠶房,?cán fáng 基本解釋
養蠶的屋子。 唐 王建 《田家留客》詩:“不嫌田家破門戶,蠶房新泥無風土。” 明 朱國禎 《湧幢小品·農蠶》:“蠶房宜卑,卑則溫。”
英文翻譯1.cocoonery
蠶曲,?cán qǔ 基本解釋
即蠶箔。 宋 梅堯臣 《和孫端叟蠶具·蠶薄》:“河上緯蕭人,女歸又織葦,相與為蠶曲,還殊作筠篚。”參見“ 蠶箔 ”。
蠶弄,?cán nòng 基本解釋
猶言蚓曲。借指樂曲。 明 高啟 《聽南康陳協律彈楚歌》詩:“美人掩泣壯士悲,寶劍無光黯秋水。淒涼蠶弄悄欲終,應憐歸騎阻 江 東。”壹本作“叠弄”。
蠶娘,?cán niáng 基本解釋
農家養蠶女。 唐 趙氏 《寄情》詩:“春風白馬紫絲韁,正值蠶娘未采桑。” 前蜀 貫休 《春晚書山家屋壁》詩:“蠶娘洗繭前溪淥,牧童吹笛和衣浴。” 陳毅 《冬夜雜詠·故鄉》:“公社遍故鄉,到處是桑園。蠶娘兩萬人,壹年八季蠶。”
蠶頭鼠尾,?cán tóu shǔ wěi 基本解釋
國畫技法的壹種。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畫二》:“其( 戴文進 )人物描法,則蠶頭鼠尾,行筆有頓跌,蓋用蘭葉描而稍變其法者,自是絕伎。”
蠶忌,?cán jì 基本解釋
養蠶期間的禁忌。 宋 範成大 《晚春田園雜興》詩之六:“三旬蠶忌閉門中,鄰曲都無步往蹤。”
蠶網,?cán wǎng 基本解釋
養蠶時用以除沙分箔的網狀工具。
英文翻譯1.silkworm net
蠶槌,?cán chuí 基本解釋
擱置蠶箔的木架。 宋 梅堯臣 有《和孫端叟蠶具·蠶槌》詩。
蠶麻,?cán má 基本解釋
養蠶與績麻。 唐 李白 《公無渡河》詩:“殺湍湮洪水,九州始蠶麻。”
蠶賊,?cán zéi 基本解釋
二蟲名。賊,吃禾節的害蟲。二蟲身皆細長,因以喻美女的形態。 唐 張鷟 《遊仙窟》:“遂即逶迤而起,婀娜徐行。蟲蛆面子,妬殺 陽城 ;蠶賊容儀,迷傷 下蔡 。舉手頓足,雅合宮商,顧後窺前,深知曲節。”
蠶織,?cán zhī 基本解釋
蠶桑和紡織。《詩·大雅·瞻卬》:“婦無公事,休其蠶織。” 毛 傳:“休,息也。婦人無與外政,雖王後猶以蠶織為事。” 晉 葛洪 《抱樸子·吳失》:“以毀譽為蠶織,以威福代稼穡。” 唐 韓愈 《嶽陽樓別竇司直》詩:“細君知蠶織,稚子已能餉。”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二篇第二章第三節:“蠶織是婦人應盡的公事,我們從下邊的幾首詩看來便可以明白。”
蠶禁,?cán jìn 基本解釋
養蠶期間的禁忌。 明 謝肇淛 《西吳枝乘》:“ 吳興 以四月為蠶月,家家閉戶,官府勾攝徵收及裏閈往來慶吊,皆罷不行,謂之蠶禁。”參見“ 蠶忌 ”。
蠶市,?cán shì 基本解釋
亦作“蠶市”。 蜀 地舊俗,每年春時,州城及屬縣循環壹十五處有蠶市,買賣蠶具兼及花木、果品、藥材雜物,並供人遊樂。 唐 司空圖 《漫題》詩之二:“蝸廬經歲客,蠶市異鄉人。” 前蜀 韋莊 《怨王孫》詞:“ 錦裏 蠶市,滿街珠翠,千萬紅妝。” 宋 邵雍 《依韻寄成都李希淳屯田》詩:“花時難得會,蠶市易成歡。” 宋 陸遊 《開歲》詩:“相尋蠶市人何在,爛醉 蟆津 事亦非。” 清 褚人獲 《堅瓠續集·成都十二月市》:“正月燈市,二月花市,三月蠶市。”參閱 宋 高承 《事物紀原·歲時風俗·蠶市》、 宋 黃休復 《茅亭客話·鬻龍骨》。
蠶具,?cán jù 基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