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字拼音:[shāng]。
傷(拼音:shāng)是漢語壹級通用漢字(常用字)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也見於《詩經》等戰國以前的著作?[2]?,本義指皮膚被利器刺破或劃破的地方,引申用作動詞,指傷害、損害。又用於被動,表示被某物或某人所傷害,受傷。後引申為精神受到傷害,即悲哀、痛苦,由此再引申為詆毀,損害他人的名聲。還引申出妨礙之義。
說文解字:
卷八人部少羊切(shāng)。
創也。從人,?省聲。
說文解字註:
創也。
段註:刃部曰:“刅,傷也”。二字為轉註。《山海經》謂木朿為傷。
從人,?省聲。
段註:各本作殤省聲,殤下又雲“傷省聲”,二字孰先後乎,今更正曰?省,與殤、觴同。式羊切。十部。?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部 傷·康熙筆畫:13 ·部外筆畫:11。
(shāng)《唐韻》式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屍羊切。竝音商。痛也。《爾雅·釋詁》:傷思也。《詩·周南》:維以不永傷。《小雅》:我心憂傷。
又創也,損也。《書·說命》:若跣弗視地,厥足用傷。
又毀傷也。《禮·緇衣》:心以體全,亦以體傷。
又戕害也。《左傳·僖二十二年》:君子不重傷。
又姓。《左傳》:傷省,宋人。
又《謚法》:未家短折曰傷。
又葉式亮切,同慯。張衡《四愁詩》:路遠莫致倚愁悵,何為懷憂心煩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