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逢有幾畫

逢有幾畫

逢有10畫。

逢,漢字,作動詞時意思是遇到、遇見;作名詞時指姓氏。

作動詞時:(1)( 形聲。從辵(chuò),從夆(fēng),夆亦聲。“夆”本義為“植物在春天三月瘋狂長高”,引申為“長高到頂”,轉義為“高端”、“前端”、“頂部”。“辵”指人的移動。“夆”與“辵”聯合起來表示“兩支隊伍在山頂回合”、“(水平移動時)兩支隊伍的頭部相碰”。 本義:兩支隊伍的尖兵相互遭遇。 引申義:兩人相遇)。

(2)同本義:逢,遇也。――《說文》

魑魅罔兩,莫能逢之。――《 左傳·宣公三年》

而親以逢殆。――《 楚辭· 天問》

逢彼白雉。

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 王勃《?滕王閣序》

落花時節又逢君。――杜牧《江南春絕句》

相逢何必曾相識。――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逢辰(遇到好的時刻); 逢會(遇到時機;相會,會合); 逢場(遇到或到達某場合); 逢晤(當面相遇)。

(3)迎,迎接:道而得神,是謂 逢福。――《國語·周語上》。註:“逢,迎也。”

主人能 愛客,終日有逢迎。――唐·王維《與盧象集朱家》

(4)迎合:逢君之惡其罪大。――《 孟子·告子下》

又如:逢君(迎合君主的心意); 逢意(迎合他人心意); 逢合(迎合); 逢惡導非(逢迎壞人,助長惡行)。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符容切,音縫。《說文》遇也。從辵,峯省聲。《正韻》値也。《左傳·宣三年》不逢不若。《書·洪範》子孫其逢吉。

又《正韻》迎也。《揚子·方言》逢、迎,逆也。自關而西。或曰迎,或曰逢。

又逆也。《前漢·東方朔傳》逢占射覆。《註》逆占事,猶言逆刺也。

又大也。《禮·儒行》衣逢掖之衣。《註》衣掖下寬大也。

又閼逢,歲名。《爾雅·釋天》太歲在甲曰閼逢。《註》言萬物鋒芒欲出,壅遏未通也。

又與縫通。《禮·玉藻》深衣縫齊倍要。《註》縫,或為逢。

又有逢,國名。《左傳·昭二十年》有逢伯陵因之。《註》逢伯陵,殷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