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麽,北京土語“汗”怎麽就跑到臺灣去了呢?這還要從民國成立之初說起。1919年在《國音字典》上公布了第壹個國音標準。這是壹個“折中南北,牽合古今”的“標準音”。但是在這套“標準音”中,北京語音占有重要的地位。 1937年開始出版、延續多年陸續出齊的《國語詞典》在註音上體現了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的原則,字、詞註音按照北京話語音系統,所以連詞“和”不讀hé,而讀hàn。1945年10月臺灣光復,日語的“國語”黯然退出,臺胞急著要回復祖國的語文,要說國語,要認漢字。1946年4月2日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正式成立。臺灣國語會的標誌性貢獻是編訂《國音標準匯編》,作為推行標準國語的根據。1946年5月1日起,由“老北京”齊鐵根先生每日在清晨7時,在電臺擔任“國語讀音示範”,播講民眾國語讀本、國語會話,國民學校國語、常識、歷史、各種課本,供學國語的人收聽,匡正語音。當時的學校教師現聽現學現教,使廣大的學生也能及時學到國語,學習標準的國音。這位齊鐵根當時成了家喻戶曉的大師級人物,直到現在上年紀的臺灣人還能回憶起齊先生娓娓動聽的“京片子”,連詞“和”讀hàn(“汗”)就此在臺灣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