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幹涉孩子看什麽書,孩子喜歡什麽書,只要條件允許就買回來;另外還要和孩子交流讀書心得,好在何處,不好又是為什麽;家長自己也要愛讀書。壹定要讓孩子愛上書多看書。有壹本書《快樂輕松上劍橋:壹位母親的教育劄記》中,把孩子所有從小到大看的書,都記了下來,足足有幾百本!但是還得教給孩子壹些最基本的讀書方法,首先分析故事結構。比如題目、主要人物、問題、結局、時間、地點等,都落實在紙上。其次學會積累字詞;找壹個小本子,讀書時凡是遇到不認識的字和詞記下來,通過查字典和問別人來解決。最後總結故事主題,這樣孩子會在看書時動腦思考,看完後才會有收益。
二、數學是成績的火車頭。
要從小讓孩子多看科普書,以培養孩子對自然科學的興趣。除了給孩子訂《我們愛科學》和《少年科學》等雜誌外,還要看壹些《物理世界奇遇記》、《從壹到無窮大》、《太陽元素的發現》、《低溫世界》等等,另外還有壹本馬希文教授的《數學花園漫遊記》,也是對孩子有重要影響的。
三、發揮孩子記性好的優勢,多背英語和語文。
通過聽覺記憶和視覺記憶兩種方法,使孩子學習達到了壹定的水平。聽覺記憶就是先不看書,聽錄音然後復述;視覺記憶就是訓練看書後背課文。語文也同樣,背的多了,就會在壹次次反復背誦中達到熟練,對文章的理解自然就會加深。所背文章中豐富的詞匯、精彩的句子、段落在張口說和提筆寫的時候,就會信手拈來。
四、教給孩子壹些學習竅門。
比如誰都會遇到不會做的題,就可以抄題。因為壹抄題就平靜下來,不會那麽焦躁不安了。還有壹個字壹個字地抄,就會把原來沒有註意的字和條件都註意到了,另外邊抄邊想,要比邊看邊想有效果。小學很重要的是學會學習,要對學習有興趣,要對學習上的困難有點自己的應對辦法,如果妳在這些方面有所收獲,那麽小學時期就沒有虛度。
五、30天是個坎。
要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壹定要堅持30天,好習慣的形成無非兩種模式:壹是孩子內心有此念頭,壹點撥就成了;二是自外向內灌述這壹好習慣,靠外在的壓力,使孩子最終形成好習慣。這就需要家長操心了,比如從小讓他自己收拾書包;自己收拾床;在這期間家長千萬別動搖,否則壹放棄就又得從頭來。
六、懂得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讓孩子獨立學習。但並不是壹點不管,可以坐在孩子身邊,讓孩子感到有人在身邊會很放心,必要的話,也可以指點壹下孩子,但決不要包辦代替。每次學習的時間不要太長,要給孩子留壹點玩的時間。如果時間長了孩子分心,坐不住,那效果也不會好。要與孩子壹起制訂學習計劃。要讓孩子覺得,這個規矩是雙方壹起訂的,有他的參與,不要讓孩子覺得學習計劃是外在的,壓迫性的。從生活上訓練孩子。二者有相通之處,家長平時在生活中就應培養孩子利索、細致、勤勞等習慣,如此再培養孩子在學習上細心勤奮,會省勁得多。
七、除了分,再問點別的。
在考試後,不要問“妳怎麽考的?別人多少分?班上有沒有100分的?”等這些圍繞著分數的類似的問題。找出孩子的差距,讓孩子服氣,孩子在明白和優秀同學的差距後,會更明確今後努力的方向,會更註意學習方法和效率,對每個知識點都要弄清原理,明白究竟為什麽,學習會更紮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