隹讀音為zhuī、cuī、wéi。
隹(拼音:zhuī、cuī、wéi)是漢語通用規範三級字。此字初文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鳥。許慎《說文解字》釋“隹”為短尾鳥的總稱,但實際上古文字中的“隹”和“鳥”區別不大,看不出尾巴誰長誰短。商周時期常借“隹”為句首語氣詞“唯”。
象形字。商代甲骨文的“隹”是壹只鳥的象形,頭、尾、身、羽俱全,頭的朝向、羽毛的多少、爪的有無、筆畫的繁簡皆不固定。西周至春秋,字形漸趨固定,壹般頭朝左,左面不再出現其他筆畫,右面的羽毛多數作四支,由組成鳥腹的壹個豎筆貫通。
戰國時雖然出現了新的繁化與簡化,但都是在西周、春秋以來大體壹致的字形基礎上進行的,所以沒有造成大的混亂。《說文解字》小篆基本上同於前代較為規整簡約的字形,隸變後楷書作隹,成為記號字。
康熙字典
《廣韻》職追切。《集韻》《韻會》《正韻》朱惟切,並音錐。《說文》:鳥之短尾總名也。象形。
又《爾雅·釋鳥》隹其鳺鴀。註:今鳩。疏:鵻,壹名鳺鴀。詩曰:翩翩者騅。毛傳,鵻,夫不也。春秋傳雲:祝鳩氏司徒。祝鳩即鵻。
又《集韻》遵綏切,嘴平聲。與崔同。崔崔,高大也。亦作嗺、崒、?。
又《集韻》祖誄切,音粹。與嶊同。山貌。《莊子·齊物論》:山林之畏隹。郭註:大風之所扇動也。劉註:山林之偎僻角尖處,風所不到也。
又《集韻》諸鬼切。山貌。《莊子·齊物論》畏隹註:李軌讀。
又《集韻》祖猥切,嘴上聲。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