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衰季之風什麽意思

衰季之風什麽意思

衰季之風的意思是末世的不良風氣。出自宋·蘇軾《議學校貢舉劄子》。

宋·蘇軾《議學校貢舉劄子》:“庶幾得忠實之士,不至蹈衰季之風,則天下幸甚。”

末世來臨之際,產生成的社會不良的風氣,影響人們的心智和心情。

近義詞:歪風邪氣、不正之風。

反義詞:浩然正氣。

釋義

衰(拼音:shuāi、cuī、suō)為漢語壹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此字始見於西周金文,其古字形像用草編織的衣服的樣子;“衰”的本義即用草編的用於遮雨的衣服,即蓑衣,是“蓑(suō)”的初文。蓑衣是用草壹層層編成的,故“衰”又引申為按等級遞減,這壹意義今讀為cuī。“衰”由此泛指漸弱、退化、沒落等意義,讀作shuāi。

“衰”的本義顧名思義,是指用草編織成的遮風避雨的蓑衣。用草編物,必按次第層疊進行,故“衰”又可引申為等差之義。這種意義今讀cuī,如《管子·小國》:“相地而衰其政,則民不移矣。”尹知章註:“衰,差也。”

“衰”的等差義不僅可以用來表述土地爵祿的等差,還可用來表述服喪所穿的喪服的不同等次。《儀禮》喪服十壹章,其中的五服:“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就有兩服以“衰”為名。

康熙字典

申集下衣部衰;康熙筆畫:10;部外筆畫:4。

古文:?、?。

(suī)《唐韻》所危切。《集韻》雙隹切,並音?。小也,減也,殺也。《類篇》:浸微也。《韻會》:弱也,耗也。

(cuī)又《集韻》初危切,音夂。《玉篇》:等衰也。《齊語》:相地而衰征,則民不移。

(cuī)又《集韻》倉回切,音崔。《類篇》:同縗,喪服也。《禮·喪服小記》:斬衰括發以麻,齊衰惡筓以終喪。

又邑名。《晉語》:公子濟河,召令狐臼,衰、桑、泉皆降。註:三者皆晉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