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文字種類千奇百怪,然而想找出和漢字相似的文字,幾乎不大可能。漢字除了語法復雜外也是最難書寫的壹種字,再加上各種結構復雜的異體字存在,也難怪有老外會對學習漢字望而卻步了。那麽,世界上最難寫的字是什麽字呢?50個超級復雜的漢字中又有哪些有趣的字呢?壹起來看看吧!
世界上最難寫的字
這個世界上最難寫的漢字讀“Biáng”,壹***有64畫。這個漢字是由自造,這個字沒有收入到萬國碼的漢字,所以鍵盤無法打出這個漢字,這個字雖然沒有中國筆畫最多的漢字筆畫那麽多,但是也是相當難寫了。這個字用於陜西關中地區的漢族傳統面食Biangbiang面。biáng也是壹種口語化的象聲詞,有時為口頭,或童語。
這個字來源於陜西的壹種面,名為“biángbiáng”面,由麥子磨成的面粉,用搟面杖搟成又厚又寬的面條,所以這個字出現最多的地方就是面館裏。
“biángbiáng”面的名字由來,因為在做這種面時會發出“biángbiáng”的聲音,“biángbiáng”面因此得名。
關於這個字還流傳著壹個故事。話說有位懷才不遇的秀才來到鹹陽,貧困潦倒,饑寒交迫之下,秀才肚子裏“biáng——biáng——”之聲不絕,這時他看見有師傅在做面,秀才看得很興奮,所以要了壹碗面。
吃完面後,秀才發現自己錢袋空空如也,便向身上其他地方找去。秀才找銀兩的動作十分有趣,左壹扭,右壹扭。最後秀才沒有找到銀兩,只能答應店家以書代之的要求,秀才靈機壹動,接著寫出了“biáng”這個字,之後這個漢字也流傳下來。
50個超級復雜的漢字
像“zhé”這樣單字重疊的漢字被稱為疊字,由四個字組成就是四疊字,這樣的四疊字在新華字典有38個,而且很多都采用了繁體字的寫法,若是把它們拆開了看大家都認識,合起來卻完全不像是壹個漢字了。別說外國人看到這些字會傻眼,就是國人看到恐怕也會是壹臉懵的狀態。
看到這些復雜的疊字,立馬就會讓人想到朝日新聞曾經發布的壹條微博:“我們又雙叒叕要換首相了。”之後“又雙叒叕”(讀音:yòu?shuāng?ruò?zhuó?)這四個字在網上瞬間爆紅,因為把它拆開後有10個“又”字,能夠充分說明日本換首相的頻繁。而網友“這帖子要火炎焱燚了!”的評論更是壹絕,真是不得不感嘆我們中國漢字的博大精深啊。此後“又雙叒叕”就變成了壹個網絡詞語,意思是強調之前經常出現的東西再次出現或經常發生的事情再次發生。
除了四疊字之外,還有許多像“叒”和“焱”壹樣的三疊字也非常的有趣。比如“猋”(讀作biāo),表示狗奔跑的樣子,是壹個象形字。還有“麤”(讀作cū),是“粗”的異體字,主要表示動粗的意思。而“羴”(讀作shān)這個字與“膻”有同樣的意思,就是羊肉的味道。想想也是,在三只羊中間可不是壹股膻味麽。除了三個動物疊在壹起可以組成新的漢字之外,“金,木,水,火,土”這中國文化中的五行全都可以形成壹個新的三疊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