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古代四大妖姬:褒姒、妲己、妺喜、驪姬都有什麽典故?

古代四大妖姬:褒姒、妲己、妺喜、驪姬都有什麽典故?

褒姒:

周幽王姬宮湦的王後,褒姒原是壹名棄嬰,被壹 對做小買賣的松盼夫妻二人收養,在褒國(今陜西省漢中西北)長大,周幽王三年(公元前779年),周幽王征伐有褒國,褒人獻出美女褒姒乞降,幽王愛如掌上明珠,立為妃,寵冠周王宮,翌年,褒姒生子伯服(壹作伯般),幽王對她更加寵愛,竟廢去王後申氏和太子宜臼,冊立褒姒為王後,立伯服為太子,周太史伯陽嘆氣道:“周王室已面臨大禍,這是不可避免的了。”

果然不出伯陽所預料,原來褒姒因為過不慣宮中生活,加之養父被太子宜臼所殺,心中憂恨,平時很少露出笑容,偶露笑容,更加艷麗迷人,周幽王發出重賞,誰能誘發褒姒壹笑,賞以千金,虢國石父獻出“烽火戲諸侯”的奇計,周幽王同褒後並駕遊驪山,燃起烽火,擂鼓報警諸侯壹隊隊兵馬聞警來救,至時發現平安無事,又退兵回去,褒姒看見壹隊隊兵馬,像走馬燈壹樣來來往往,不覺啟唇而笑,幽王大喜,終於因此失信於諸侯,周幽王十壹年(公元前771年),犬戎兵至,幽王再燃烽火,諸侯不再出兵救援,幽王被殺,褒姒被擄,(壹說被殺),司馬遷說:“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笑。[3]”(《史記·周本紀》)意思是說,褒姒不喜笑,周幽王為了她壹人的笑,天下百姓再也笑不起來了。西周遂亡。 唐代著名詩人胡曾也寫有褒姒傾國詩篇:“恃寵嬌多得自由,驪山烽火戲諸侯。只知壹笑傾人國,不覺胡塵滿玉樓。”

後犬戎攻入西周,褒姒被虜走,此後杳無音信,生死未蔔。

 

蘇妲己:

正史記載,紂王征伐有蘇部落(今河南溫縣),俘獲到美艷的妲己為妾,紂王非常寵愛她,為她作酒池肉林,天天與她酣飲作樂,更設炮烙之刑,使人裸體相逐,妲己於是大樂。到武王代紂,斬妲己頭,懸在小白旗上示眾。

以上的種種記載及傳說,久已家喻戶曉,深植人心,壹直到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考古學家在河南省安陽縣小屯村,挖掘出土許多殷商時期的遺物,其中的玉器,銅器,尤其是龜甲與獸骨上所刻的大量文字與“蔔辭”,使得我們對周代以前歷史狀況的認識,遠較孔子、司馬遷當時所能接觸的資料為多時,才對妲己和紂王的真實面貌,有了接近事實的評估。

首先,“紂王”並不是正式的帝號,是後人硬加在他頭上的惡謚,意思是“殘又損善”。再莫名其妙的人,也不會如此不堪地往自己的臉上抹灰吧!他正確的名稱應該是商代的第三十二位國王子辛,也叫“帝辛”。其次,帝辛暮年熱衷於聲色之娛與酒食之樂是事實,虐殺比幹也有確切的記載,然而砍掉赤腳在冰上行走的人的腳,以及剖開孕婦的肚皮就有些難以令人置信了,特別是“唯婦人之言是聽“這壹條罪狀,根本不切實際,因為商人頗重迷信,任何重大舉措,都要求神問蔔來決定吉兇休咎,在出土的甲骨文中是有確切記載的,妲己能夠影響的力量,實在微乎其微。

再說帝辛性情剛猛,好自用,不喜聽人擺布,妲己只能算是他晚年生活的伴侶,談不上言聽計從,幹涉到商朝的政治策略;倘若妲己在被帝辛寵幸的那些年月之中,具有政治權力,何以有蘇氏的壹族人,始終就沒有能夠得勢呢?妲己的惡名是周人宣傳的結果。

帝辛三十余歲嗣位,當時商朝開國已經六百年了,國力雄厚。物阜民豐,帝辛血氣方剛,孔武有力,能手格猛獸,神勇冠絕壹時,又能言善辯,還兼通音律,性好美色,更剛愎自用,於是憑豐沛的國力與自己過剩的精力,大舉向東南方發展,征服了土地肥沃的人方部族(今日的淮河流域),從而拓地無算,國威遠播。

他在位的第三十年,也就是公元前1047年,他又對有蘇部落發動進攻。這時他已是六十開外的人了。征伐有蘇部落,載回的戰利品之壹就是妲己,當時帝辛已經垂垂老矣,而妲己正值青春少艾,骨肉婷勻,眉宇清秀,混身充滿了幾近爆炸性的火熱氣韻,迅速地在帝辛的內心深處,重新點燃起他生命的火焰。

當時的商朝,已經從遊牧社會進入農牧社會,十分迷信鬼神巫蔔。為了酬神祭祀,時常載戰載舞,飲酒歡唱,甚至作長夜之飲,幾至醉死,宮廷如此,民間也是這樣。

妲己進入帝辛的生活領域時,正是商朝國力如月中天的時候,那時新的都城正在風光明媚,氣候宜人的朝歌(今河南淇縣)建造起來,四方的才智之士與工匠,也紛紛向朝歌集中,形成了空前的熱鬧與繁榮。離宮別館,次第興築;狗馬奇物,充盈宮寶;以酒為池,懸肉為林;絲竹管弦漫天樂音,奇獸俊鳥遍植園中,從此戎馬壹生的商紂王帝辛,終於在妲己這個小女人的導引下,寄情於聲色之中。

就在帝辛寵愛妲己時,在陜西渭水流域的周部落逐漸發展壯大,周部族原是夏朝後稷的後裔,早在古公時代,便有了東下圖商的企圖,《詩經》中的《魯頌》中有這麽壹段;“後稷之孫,實維大王,居歧之陽,實始鎮商。”

事實上對付強大的商朝,不是那麽簡單的事,壹直傳到姬昌,力行仁政,國力日盛,附近的部族都非常信眼,才開始沿黃河東下,把觸角伸向商都朝歌。

姬昌也就是後世所稱的周文王,他的長子伯邑考曾因前往朝歌朝覲時,竟然感於妲己的美色,展開熱烈的追求行動,因而觸怒帝辛,把他剁成構醬,賜食姬昌,並把姬昌囚禁在安裏兩年,由於周部族的臣子們多方營救,並向帝辛納賄,才獲得釋放,種下了深仇大恨。

在往後的日子裏,帝辛的臣子們似乎都刻意地在經營東南壹帶的廣大地區,而忽略了雄踞兩北的周氏族,姬昌首先並吞了涇、渭平原上的密須、阮等部落;更越過黃河,征服了黎、刊等部落,黃河以南的虞、芮等部落也已望風歸附,周人的勢力漸漸威脅到商的中心地區。

周人的首都由歧地遷到渭南的豐邑(今陜西鄂縣),壹面整軍經武,壹面展開對帝辛的宣傳攻勢,重點放在汙蔑妲己與醜化帝辛上。說妲己是壹個驕奢淫逸的妖孽、心腸毒辣的蛇蠍美人;說帝辛好大喜功,不恤民命、殘酷昏淫的暴君,歸結到“唯婦言是用”的傀儡。

公元前1056年,周文王姬昌駕崩,由他的次子姬發繼位,他的第四個兒子姬旦(周公)有賢德,多才藝,對於政略的掌握和戰略的運用都十分嫻熟,爭取馬國、離間商朝君臣、爭取民心與鼓舞士氣,自封其二哥姬發為周武王,貶抑帝辛為商紂王,並宣布帝辛的十大罪狀,於是聯合天下諸侯,以堂堂之陣,正正之旗,進軍商朝的新都朝歌。

帝辛的哥哥微子衍率領壹批東南靈人組成的軍隊,把周武王的聯軍拒於朝歌以外四十裏的牧野(今河南汲縣),周人望見商軍整齊的陣容和精良的裝備,先是為之膽怯不已,想不到這些夷人組成的軍隊,忽然壹夜之間嘩變,周人居然不費吹灰之力,長驅直入,兵臨朝歌城下,帝辛眼看大勢已去,舉火自焚而死。

據司馬遷的說法是:紂王自焚而死,妲己為周武王所殺。另外《世說新語》中引孔融的話說,周師進入朝歌以後,妲己為周公所得,後來成為周公的侍姬,這可以從周師進入朝歌以後,再也沒有貶抑妲己的話語,得到壹些側面的證實。[《後漢書》卷七十《鄭(太)孔(融)荀(彧)列傳第六十》:曹操攻屠鄴城,袁氏婦子多見侵略,而操子丕私納袁熙妻甄氏。融乃與操書,稱“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操不悟,後問出何經典。對曰:“以今度之,想當然耳。”

周文王和周武王立誓要滅掉商朝,是基於政治發展與私人仇恨所產生的態度,醜化妲己只是壹種政治手段。商朝的滅亡是因為大力經營東南,重心已經轉往長江下遊地區,使得中原壹帶空虛,周人才得以乘機蹈隙,硬是把商朝的亡國,推到壹個女人身上,就常識的觀點看,也是很難使人茍同的。頂多只是蘇妲己入宮以後,由於爭寵而與其他的妃嬪引起紛爭,那些失寵的妃子各有氏族背景,因而加深了紂王與諸侯小國之間的沖突而已;如果硬要說蘇妲己是亡國的禍水,未免太高估了她啊!妲己之所以留下如此惡名,是因為懷恨紂王而宣傳的。理由是:據現有的甲骨文獻中,未有記載妲己惡行的篇章,只有紂王惡行的記錄。所以妲己只是紂王晚年的伴侶,並無任何惡行。

妺喜:

 在夏代,如今的蒙陰縣境內,有壹個方國(也有的稱作部落),稱作“有施氏”。它原來是臣服夏王朝的,年年納貢,歲歲來朝。後來由於王室衰敗,朝廷腐化,夏王貪得無厭,橫征暴斂,索要的東西(包括美女)越來越多,無法滿足他的私欲。壹時天下怨聲載道。在這種情況下,有施氏帶頭不朝不貢。

當時,在位的是夏王朝第十七任國王,也就是最後的壹位君王,後來人們稱作“桀”的暴君。他為了穩住自己的江山、遏制四方造反的苗頭,於是決定以武力征服有施氏,殺雞給猴看,他糾集其他方國帶領數萬大軍開始了東征。有施氏占據天時地利,由於物產豐富、農業發達,在眾多的方國之中應該是比較有實力的。不然,他們也不敢公開跟夏王朝叫板。但是“好漢架不住孬兒多”,由於他們面對的夏王朝和其他方國的攻擊,浴血抵抗了幾個月之後,不得不放棄抵抗。媾和的條件之壹就是獻出有施國的公主,舉國最美的姑娘——妺喜後來的壹些傳說講,夏桀得到妺喜以後,更加荒淫無度。常常把她抱到雙膝上,日夜不停地陪她飲酒。。面對揮霍無度的昏君,老百姓又是敢怒而不敢言。人們實在無路可走,有的人對著太陽指桑罵槐道:“妳這個可惡的太陽什麽時候完蛋啊,我真願意和妳壹道滅亡。”(“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有個叫關龍逄(páng)的大臣勸諫夏桀,說大王妳這樣下去是沒有好結果的,夏桀說出了歷史上很有名的壹句話“天上有太陽,正像我有百姓壹樣,太陽會滅亡嗎?太陽滅亡,我才會滅亡。”(天之有日,猶吾之有民。日有亡哉?日亡吾亦亡矣。)

此時,強大起來的商國的湯用了苦肉計也派來壹位間諜———伊尹。伊尹很快受到夏桀的信任,並與妹喜配合行動。加之夏桀受妹喜這三個奇怪癖好的蠱惑,終被商湯所滅,結束了長達近500年的夏王朝。從這個意義上說,妹喜曾幫助商滅掉了夏,也可以算是我國有史以來第壹位女間諜。 

多行不義必自斃,最後夏王朝終於滅亡了。由於朝廷中有壹個妖冶的女子,人們便把夏王朝滅亡的緣故歸結到妺喜的身上。

妺喜與夏的滅亡說法有三種:

第壹種說法,自甘下賤

妺喜是個假小子,愛做男人打扮,扮得很英武,喜愛聽撕裂綢緞的聲音,夏桀就從國庫搬出綢緞,撕給她聽。之後,夏桀索性大興土木,為妺喜修建了瑤臺,有個叫關龍逄(páng)的大

妺喜

臣勸諫夏桀,說大王妳這樣下去是沒有好結果的,夏桀說出了歷史上很有名的壹句話“天上有太陽,正像我有百姓壹樣,太陽會滅亡嗎?太陽滅亡,我才會滅亡。”(《尚書》上說:“桀雲‘天之有日,猶吾之有民,日有亡哉,日亡吾亦亡矣’”)暈死,真是壹個沒心沒肺的人。百姓給他的回應很簡單,八個字“時日曷(hé,當“何時”講)喪,予汝偕亡”翻譯過來就是願意和太陽同歸於盡。

第二種說法,間諜說。

《國語·晉語壹》說:“昔夏桀伐有施,有施人以妺喜女焉;妺喜有寵,於是乎與伊尹比而亡夏。”(這是最早關於妺喜的記載,在這裏我們絲毫看不見妺喜放蕩、惑君、裂帛、等等惡行)

“於是乎與伊尹比而亡夏。”這句話的重點在這個“比”字上,《說文》上說:“比,密也”,也就

是說妺喜和伊尹是密謀將夏朝滅掉的。妺喜很可能做了像西施壹樣的角色,為有施氏做了間諜。也頗有點象許仲琳編的《封神演義》中女媧給九尾狐的任務。妺喜做得與妲己差不多,教妳做做樂,教妳喝喝酒,教妳變變態,再教妳怎麽樣蓋蓋房。這就夠了,民心盡失,諸侯反叛,然後裏應外合,夏朝滅亡,這個說法和上面不同的是這些壞事都是政治需要,也就是壹個政權要吃掉另壹個政權前的必要準備。

第三種說法,失寵報復。

這種說法來自《竹中紀年》“桀命扁伐岷,岷女於桀二人,曰琬,曰琰。後愛二人,女無子焉,其名於苕華之玉。苕(sháo)是琬,華是琰,而棄其元妃於洛,曰末喜,於傾宮飾瑤臺居之。末喜氏以與伊尹交,遂以間夏。”屈原的《天問》也有相應的記載。

夏桀攻打岷山,岷山氏效法有施氏,也獻了美女,壹個叫琬,壹個叫琰,桀十分寵信二女,雖然她們沒有生育,桀仍然用苕玉刻上“琬”,華玉刻上“琰”以示珍愛。(想起兩件事,壹件是屈原做得《楚辭·遠遊》“吸飛泉之微液兮,懷琬琰之華英。還有壹個就是三國時蜀國有個大臣叫蔣琬,字公琰,琬琰都是美玉的意思)妹喜則受到冷落,被安置在洛水壹帶,妹喜心生怨恨,竟與伊尹秘密來往,泄露夏朝的機密。千萬不要小看女人的嫉妒和對丈夫那種喜新厭舊的痛恨。威力幾乎相當於核彈。夏桀只顧眼前的美女,忘了昔日的戀人,好啊,妳不仁就別怪我不義,同樣是裏應外合,夏朝就這樣滅亡了。

驪姬:

,(春秋),山西人,本是驪戎首領的女兒,公元前672年,被晉獻公虜入晉國成為獻公的妃子,她使計離間了獻公與申生、重耳、夷吾父子兄弟之間的感情,並設計殺死了太子申生,制造了"驪姬傾晉"。 《左傳·僖公四年》:“初,晉獻公欲以驪姬為夫人,蔔之不吉,筮之吉。” 明 梁辰魚 《浣紗記·論俠》:“ 晉獻公有子三人,長曰申生,次曰重耳 ,次曰夷吾。獻公聽驪姬之譖,申生自殺,重耳奔, 夷吾守屈城 。”

生不詳,死於前650年

驪姬,春秋時代驪戎(今陜西省臨潼縣)國君的女兒,晉獻公姬詭諸的王妃,有姿色,工心計,

公元前663年(晉獻公十五年),晉國打敗驪戎,驪戎求和,以國君的兩個女兒各親,長女驪姬,生了個兒子,名叫奚齊,次女少姬,生子名卓子,

驪姬以美色取得了晉獻公的專寵,奸狡詭詐,獻媚取憐,逐步博得晉獻公的信任,參與朝政,晉獻公立驪姬為夫人,封少姬為次妃,驪姬還想進壹步廢去太子申生,立奚齊為太子,

晉獻公有個寵愛的戲子叫小施,和驪姬有私情,驪姬問小施說:“我要立奚齊為太子,就是擔心申生、重耳、夷吾諸公子反對怎麽辦呢?”小施說:“把他們早點安排好,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地位已經到頂點了,這樣就會輕慢國君的心;如此,則不難對付,”並建議先從太子申生下手,

驪姬又買通晉大夫梁五和嬖五,叫他們對晉獻公說:“曲沃(今山西省聞喜縣東北)這個地方,是晉國祖廟所在,最好派太子申生去鎮守,蒲城(今山西省呂梁縣)和南北屈(今山西省石樓縣東南),是邊防要塞,最好派公子重耳、夷吾分別防守,”獻公中計,只留下奚齊與卓子二人在身邊,以伺機廢立,史稱“二五害晉”,小施教驪姬半夜三更在獻公面前哭訴說:“我聽說,申生很會收買人心,恐怕要對您行兇,奪取王位,”獻公說:“哪會愛他的百姓,卻不愛他自己的父親呢?”驪姬知道獻公仍然信任太子,於是再次密謀,有壹天太子申生從曲沃送來壹塊祭肉給晉獻公,驪姬暗中在祭肉放上鴆毒,然後加罪於太子,以此迫死太子,又誣重耳、夷吾也參加申生的陰謀,把兩位公子也逼到狄國和梁國去了,驪姬見時機已經成熟,就逼獻公立奚齊為太子。

公元前652年(晉獻公二十六年),獻公死,奚齊繼立,被晉大夫裏克等殺死,立公子夷吾為晉惠公,公元前650年,驪姬誣害太子罪跡暴露,被殺死。

另有“驪姬夜哭”的典故,指無中生有,搬弄是非。

壹日驪姬勸晉獻公召回太子。太子見過晉獻公後去拜見驪姬。驪姬請太子吃飯,言談甚歡。第二天,太子入宮謝恩,驪姬又請他吃飯。當晚驪姬向晉獻公哭訴,說太子調戲他,還說了"我父親現在已經老了"這樣的話。又說她可以和太子壹起去皇家動物園郊遊,讓獻公在臺上觀察。

第二天,驪姬叫太子和她壹起郊遊。驪姬先在頭發上塗了蜂蜜,使蜜蜂都聚集在她的頭發旁邊。驪姬說:“太子您可不可以幫我趕走它們呢?”太子從她的身後用袖子趕走蜜蜂蝴蝶。晉獻公看見了,以為調戲的事情是真的。心中非常生氣,馬上就想把太子給殺了。驪姬跪下來懇求說:“我叫太子回來,他卻被殺,是我害了他。而且皇宮裏的這些事,外人不知道,就忍忍吧。”晉獻公就把太子趕回曲沃去了,但是就下令手下暗中收集太子犯的罪行,伺機廢掉他。

到最後,申生身被惡名,無法洗雪,自縊而死。

以上,通過百科,整理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