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蘇州人喜甜是自古以來的飲食習慣,但蘇式菜肴中的味道可絕非如此單壹。蘇幫菜從來都不是以善用香料著稱的,但這也並不意味著不會使用香料。
在蘇州,有種叫做"爊貨"的鹵制熟菜,是"蘇式"氣息不太濃重、非主流的壹種萊品。爊貨外表色澤鋥亮,肉質鮮嫩,甘鮮味美,芳香誘人,肉酥而不爛,油而不膩,食後齒唇留香,讓人垂延欲滴。這種菜品並非最近才被研發出來的新式菜肴,而是常熟、相城區等蘇州郊區早已流傳多年的傳統美食。
在蘇州、常熟交界的辛莊鎮楊園社區並不繁華熱鬧的橋邊,有家名叫明生野味老店的熝貨熟菜店。這是個夫妻店,師傅名叫浦明生,戴著壹付眼鏡,接近花甲之年。店面是自建的街面兩層新式樓房。樓上是臥室,下面壹樓店面,前店後坊。
楊園乃至周邊的人都知道,這家老店從八十年代中期就買熝貨熟菜。明生的老婆叫翟阿惠,專門在店裏負責賣,偶爾兒子、兒媳也會從城裏過來幫幫忙,照看店裏生意。
明生30多歲開始跟著外公學做制作爊貨技術,制作的爊貨比較符合大眾口味,廣受歡迎追捧,在明生手上,名氣也逐步打了出去。
三十多年來,他的爊貨在這辛莊鎮以及周邊鄉鎮是婦孺皆知的,就連到辛莊鎮打工的外地人也趕過來購買嘗鮮。凡買過、嘗過他爊貨的人,無不贊賞明生的爊貨是味道正宗,與眾不同,在蘇州市則是獨壹無二。
每次路過楊園,我總愛去到明生店裏上買熝貨。因為買熝貨吃著方便,回去也不用多炒菜,順便喝兩杯,爊貨熟菜配小酒,挺舒心的。買的次數多了,和老板娘阿惠就熟了,說起來都是鄉裏鄉親。每次去了,老板娘阿惠就打招呼,壹來二去,互相都熟悉了。
楊園熝貨有百年以上歷史了,據老輩人們談,上世紀八十年代,這楊園當時還是鎮建制時就陸續有幾家的爊貨熟菜店開張,現在楊園***有八家熝貨店。有的甚至是開起了網店,把楊園熝貨賣到全國各地。
"爊"在字典中的解釋是"用文火煨煮",可以通"熬"。但在蘇州方言中,"爊"和"熬"無論是發音還是意思都完全不同,顯然不能將它們劃上等號。"爊"在蘇州是壹個專用名詞,所指的就是這種香味獨特的鹵制品。
爊貨的做法和鹵制品很像,重點是它的香料,香料是爊貨的靈魂。楊園熝貨采用傳統工藝,加入丁香、肉桂、肉果、白芷、桂皮、八角、蔻仁、三奈等10多種天然香料,按比例混合放入紗布袋中,並以黃酒、菜油配成“老湯”,滿鍋的爊香就靠這獨家秘制的料包了。
壹鍋色澤暗紅的鹵汁,看起來就像是壹鍋中藥,剛調配好的鹵水會帶有濃重的中藥材氣味,遠遠的就能聞見那濃郁的香氣。每家爊貨店的香料配方都不同,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獨家配方,是絕不可外傳的。很多店家都會自己留有老鹵,每壹種被煮過的肉類都在湯汁中留下了鮮美的印記。
慢火細爊間,雞、鴨、鵝在鍋中逐漸褪去多余的油脂,融入中藥材、香料的精華,縮小的身材裏每壹寸都深藏著美味。爊出來的熟菜皮色不加醬油,卻是油黃鋥亮,香氣撲鼻,吃起來嫩而不爛,豐腴肥美,手留余香久久不散,盡顯江南含蓄風韻。
楊園爊貨中,幾無素菜,除了鵝,雞鴨等禽肉以及豬頭肉、豬耳朵、豬爪都是爊鍋裏的"常客"。主要有十大品種,那就是:爊鵝、爊雞、爊鴨、爊兔子、爊雞爪、爊鵝掌、爊豬頭、爊豬蹄、爊牛肉、爊鵪鶉等。各種撲鼻香的新鮮鹵菜,分種類存放在紗窗櫃內,每天現爊現賣,賣完關門,顧客每天吃到是新鮮的爊貸。
在楊園爊味中最經典的莫過於爊鵝了,甚至在很多人心中"爊"就等同於"爊鵝"。鵝比雞肉韌性足,又比豬牛肉易入味,且油脂和瘦肉的比例恰到好處,最適合用來制作爊貨。
爊鵝的選鵝也很有講究,壹般重量都在五六斤,肥瘦也要均勻,瘦了,油脂不夠,香味出不來;肥了,香味是夠了,這肉頭吃著就發膩了。
當老鵝遇上爊鍋,當鄉愁遇上美食,這些穿梭於天地之間,流連於口舌之中,翻滾於湯火之內的奇思妙想,為我們構築專屬美味的同時,於無形之中也締造出令人感動的“楊園味道”,漸成為了常熟、蘇州人心目中具有代表性的美食特產,成為常熟、蘇州餐飲記憶老品牌。
隨著交通信息越來越發達和人口的流動,原本只在常熟和蘇州交界的小範圍流行的美食,漸漸被四周的人們以及外來新市民所熟知並喜愛,成為了眾多食客們的心頭好。同時隨著物流的發展,楊園爊貨也逐漸走出常熟,走出蘇州,走向全國。
壹直以來,楊園爊貨這張本土飲食名片,以其別具壹格的爊制工藝、口味純正的絕佳口碑,贏得了食客的高度認可。人在辛莊,吃楊園爊貨,已然成為眾人揮之不去的懷舊情結。無論歷史如何變遷,提起這“楊園爊貨”這張名片,我們總會情不自禁地感動於人與自然的神奇,生命與美食的默契。
鄉音易改,記憶會淡,唯有唇齒間的體驗,壹生不變:才下舌頭,卻上心頭。爊貨氤氳著河水的味道,風雨的味道,時空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記憶的味道……
所有風味是真實當下,當下的流水。蘇州郊區各個縣鎮的爊貨都有著微妙的差異,和說話的口音壹樣,雖然同樣都是蘇州方言,但每隔幾十裏,甚至隔開壹條河,口音就會有所不同,蘇州飲食文化的多元由此可見壹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