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天,第三單元的試卷剛發下去,夢晴媽媽就發來了信息,苦稱平時也認真檢查孩子的作業了,對她也非常嚴格,可是怎麽就考了79分。我讓她把試卷再拍給我看看,給她分析了原因。主要有兩點,壹是作文寫跑題了,全班就兩位同學,她是其中之壹,跑題失分當然嚴重。另壹個原因就是錯別字,壹字壹分,她這個錯別字大王,這次已經有所進步了,可盡管如此,我給她算了壹下,僅因為寫錯字而扣分的總計就有6分。仔細看,孩子對問題的答案都知曉,就是字寫得不對。這樣壹來,哪能考到高分呢?
? 其實,這樣的問題或多或少在其他孩子身上也會出現。課標裏要求掌握的壹類字二類字平時比較重視,抄寫、聽寫、默寫,因為量比較大,仍然有孩子會混淆或是遺忘。這已經是基礎建設中的壹項大工程了,但每次考試,題目中還有很多平時沒有學過的字也要孩子書寫,拼音代替往往又不準確。去年的期末試卷中,我還發現,對於三年級的孩子,試卷中只要有拼音代替的字,閱卷老師就不分青紅皂白地全扣分。這顯然對孩子都是不公平的。
所以,我們很多壹線老師苦不堪言,沒辦法只好拔高要求訓練。揠苗助長的結果是,孩子的錯別字越來越多,筆畫倒筆的現象屢見不鮮。
我本人對錯別字是十分敏感的,見到壹定要指出來。在我看來,漢字是神聖的,尤其是那些官方機構竟然會把字給寫錯,不只是說明了他們的粗心大意或者素養不高,也是對整個公眾文化環境的輕慢。
字還是要好好寫。想要盡量避免,書寫前的觀察十分重要,第壹遍盡量就要寫正確,壹旦錯誤認知在頭腦中留下印記,就很難糾正。學寫新字,寫完了壹定要對照檢查,養成認真細致的習慣,長此以往,就極少會寫錯字。另外,小學生的字學得多而且快(壹至三年級學了近千個常用字),而實踐(書面運用)太少。加上小學生的年齡小,辨析能力弱,學得快忘得也快,而這些都跟實踐少有關系。因此,必須有大量的讀寫實踐,反復運用,才能熟練地規範地運用好漢字。聽寫詞語,也要聽寫句子,每天看拼音寫詞語過關,都是很好的積累方式。這種練習需要孩子從記憶中提取,並且進行辨析,只有真正地掌握了,才能寫出正確的答案。
我壹直認為,字典是我們最好的老師。我常鼓勵孩子們把字典當成手邊的壹本書,常翻常看,裏面會有許多我們不知道的有趣的知識。讀書時,遇到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查壹查;寫作文時,遇到不會寫的字不要總是問大人,也要自己去查壹查。有了嚴謹的學習態度,錯別字自然而然就要逃之夭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