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字筆順:豎、橫、豎、橫折、橫、點、點、點、點
點,漢語常用字,讀作diǎn,最早見於篆文,其本義是斑點,即《說文解字》的“小黑也。”後引申為汙跡、液體的小滴、引火等義。
點,會意兼形聲字。繁體和篆文“點”字由“黑”和“占”構成。“黑”作意符,“占”字表示占ト用的龜甲獸骨上有文字,整個字的意思是東西上有像字那麽大的黑東西,由此產生黑點的含義。
“點”字以小篆的形體為基文發展成隸書和楷書的“點”。現在,又根據宋元俗字以“局部刪除”法把“點(繁體)”字簡化為簡體“點”字。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正韻》:並多忝切,音玷。《說文》:小黑也。
又《正韻》:點註也。《爾雅·釋器》:滅謂之點。註:以筆滅字為點。
又《廣雅》:汙也。《太史公報任安書》:適足以見笑而自點耳。
又《集韻》:之廉切,音詹。人名。魯有豐點,齊有鮑點。
又《集韻》:丁賀切,音哆。草葉壞也。《齊民要術》:故墟種麻,有點葉夭折之患。
又《集韻》:都念切,音店。亦汙也。《束皙·白華詩》:鮮侔晨葩,莫之點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