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墨爾本是沒有眼淚的城市

墨爾本是沒有眼淚的城市

妳是否可以聽到雨打在地面的聲音?我在力保廣場前面的星巴克,我要了摩卡和cheese pie, 我非常想念妳。

墨爾本沒有陽光

(壹)

“這城市到處都是模糊不清的曖昧。我們誘惑著,也被誘惑。”

那壹天日記的開頭,她簡單地寫了那兩句話。

那是六月十三日的日記。那壹天是她認識他的第二十八天。她決定和他交往的那壹天。

那時,她把他們之間的那壹些感情上的成分,定格為曖昧。因為自己沒有對他說過愛他,因為他也沒有對自己表白過。既然彼此都沒有吐露過任何的心跡,兩個人又發展到了情侶的程度,那應該就是曖昧了。

她很傳統。她從來都是用笑容把那些她認為和自己無關的男人拒絕在自己的視線之外。她拒絕曖昧。

可他似乎是個例外。

他對她壹百二十分的好,那種好裏面包含的目的性顯而易見:他會在盛夏炎熱的街道上買張報紙擋在她頭上,然後又在陰暗處充當扇子替她扇風,他會忽然打電話告訴她明天晴天出門別忘記塗防曬霜,他會在深夜她工作到疲倦時忽然敲她的門給她送溫熱的夜宵。

他的方式如此耳熟能詳,幾乎是為眾人所知。

好像也有不少男孩子為她傾倒過,她壹直記得讀高中的時候,班級裏有壹個暗戀她的男孩子,總是喜歡在夜裏打電話給她把婉轉的情歌娓娓唱來。那多少個寒冷的冬夜裏,她把自己裹在被子裏,握著聽筒安靜地認真地聽,她的感動從心底裏慢慢升騰起來。可是第二天清早睜開眼睛的時候,她那麽清楚自己昨晚有的只是感動,而不是愛。

她知道,這壹次她會為他接受壹份曖昧。她知道,他是不同的,他是值得的。

她從沒經歷過什麽刻骨銘心的愛情,她不知道這壹次,他會不會帶給她。在最初和他交往的時候,她想應該不會。

有壹種人生來便是淡淡的,對什麽事的興趣都若有似無,她想自己便是這樣壹種人。活到了二十幾歲都是壹帆風順的,學業,職業。所以苛求感情,希望它,也是美滿的。

她壹直想從自己的個性裏發掘幾分叛逆的成分,她記得大概十七八歲的時候她最好的朋友壹直對她說渴望壹份轟轟烈烈的感情,愛上壹個人,體會生死相許的誓言,海枯石爛的永恒,壹直到最後,撕心裂肺的分離。那時她常問自己,是否也渴望同樣的感情來臨,答案是不。她只想要平靜。很年輕的時候她仿佛就隱約明白,平靜是壹切事端發展到最後的趨勢和歸宿,若千年以後,壹切都會不復存在,沒有人會記得當初深愛時,那張令人心醉的容顏。

她的朋友說,她會是那種第壹次戀愛就結束壹切的女孩,碰到了他,愛上了他,嫁給了他。而她覺得,若上天真是如此的安排,自己也理應值得慶幸。別人在人海茫茫中無休止的尋覓,而自己卻有壹見如故的奇遇,難道不是壹種奢侈?

但和他在壹起,她覺得已經沒有了這種可能。

他令她著迷,她無時無刻不想念他,想念他溫柔迷人的笑容,他襯衣上淡淡的香水氣味,他寬厚的可以倚靠的肩膀。可是每當想起這些,她會覺得無力,她問自己他現在可能在哪裏?可是每次都沒有答案。

她想她可能是戀上了壹個虛幻的影子,像《亂世佳人》裏的斯佳麗。很多次夢見他然後忽然醒來的午夜,她會覺得他從沒出現在她的生命裏,他不過是活在自己的幻覺中。每壹次她都很想飛快地撥電話過去,打消自己這樣奇怪又可怕的念頭,可是她不敢,她不想吵醒他,雖然她知道他喜歡在晚間創作壹些音樂或者文字,於是不會有早睡的習慣。可她還是擔心,她怕那個號碼會忽然變成空號,他壹下子就從這無邊無際的黑夜中消失掉,她問自己,那時,我該怎麽辦才好?

這種感覺壹直會有,可是她從來不會對任何人說。白天她是十分正常的壹個女子,工作積極向上,與同事合作默契,談笑風生,她從未覺得這樣自己有任何的虛假,只是每次在離開公司的瞬間,都會有如釋重負的輕松。

她覺得自己越來越孤獨了,她想她需要朋友,可是好像沒有。朋友這個概念很早以前便從她腦海裏消失了。她清楚的記得幾年前她為她最好的朋友做伴娘,在走出婚禮殿堂的那壹刻,她告訴自己,她的朋友,已經不屬於她了,已經永遠地跟壹個男人走掉了。

她等待他的電話,壹直以來她都處於這樣的壹種狀態中,她從不主動打電話找他,她怕自己會影響到他的生活和工作。她有時想既然別的女孩子都可以非常隨便地在想到自己的男朋友時想辦法找他說話或者見面,為什麽自己不可以。可她問自己,他是妳的男朋友嗎?他可曾給過妳什麽諾言,可曾說過他愛妳?

他的確是從沒說過,她壹直在等,他每壹句說話,她都聆聽得無比仔細,她像壹個在地下挖寶藏的工人,不會錯過壹絲壹毫的可能。可是他沒有說。

他說,我很想妳。他說,遇見妳是無比幸運的事情,我想我應該感謝上蒼。他說,明天有沒有空,我們壹起吃飯,然後坐車到郊外去看星星。

她聽著這些令她意亂情迷的話語,從心底裏拿出勇氣去抗拒,可是無力。

他做到的每壹次他的邀請都會提前壹天發出,然後在第二天兌現。他從不給她許壹個月以外的諾言,更別說壹年,或者幾年。他的字典裏,沒有壹輩子,沒有永遠。

(二)

“沒有什麽精彩的經過,我仿佛是在等待最後的離別。是我壹個人面對這愈行愈近的歸期,還是兩個人壹起,我想沒有分別,可我不會告訴他。就像我壹樣不會告訴他,我是如此深愛他。”

那壹篇日記的全部,她只寫了這三句話。

那壹天是八月十七日,他們相識三個月的那天。

還是曖昧,他依然沒有給她任何的承諾,她感覺他們之間感情的天平,漸漸出現了傾斜。她只了解自己的感情,日趨深重,可是他收不到任何來自於他的訊息。

她壹直有壹個秘密,她隱瞞他,她也不知道為什麽不想告訴他,也許只是不想為這份本來就宛如浮萍無依的感情添加上更多的不安定。

第二年的二月,她就會飛赴墨爾本定居,和自己的父母團聚。她知道如果他不希望她去,她會為他留在這個城市裏,可是她沒有把握,她想也許他不會挽留。所以她決定不說。

她依然是那樣,安靜地微笑地站立在他的面前。她告訴自己,離開的那天還很遠很遠,妳還可以和他在壹起很久很久。

這壹年八月她的生日,是在他家裏度過。那是她第壹次去他住的地方做客。

他們買了蛋糕和幾樣熟菜,還有壹塊生的排骨,他說要燒糖醋排骨給她吃,那是她最喜歡的菜。

菜燒好了,放上碗筷。他拉開冰箱壹看,沒有飲料了。他說,妳等壹下,我去馬路拐角處的便利店買可樂給妳。

他從襯衣口袋裏掏出幾張錢,就走掉了。

她站起來,在他的房間裏走動。走到床前坐下來,旁邊是兩排堆得很高很整齊的CD,上面放著電話機。她看了壹眼那個電話,發現有點不壹樣,透明的有機玻璃下面有盤小小的磁帶。她頓時有了興趣,她認識的人當中很少有用錄音電話的。於是她用食指按了壹下播放鍵。

他的聲音,有氣無力例行公事壹般地說:妳好,我是Teddy,我現在不在家,請您在“嗶”壹聲之後留言,我會盡快答復您。

她笑了,像童年時發現了有趣的玩具。

“嗶——”,長長的壹聲。

沒有人說話,背景聲音很模糊。

壹個女人的聲音忽然響起,很輕,但她還是聽清楚了,那個聲音說:Teddy,妳是否可以聽到雨打在地面的聲音?我在力保廣場前面的星巴克,我要了摩卡和cheese pie,我非常想念妳。

又是壹段模糊的背景聲,但她知道,那是那個女人在電話裏說的,雨打在地面上的聲音。

她按了結束鍵,慢慢地走回到桌子旁坐下來。

他回來了,興高采烈的樣子像個孩子,她看著他,佩服自己依然能夠如此平靜地面對他。真相大白以後反而有種踏實感,她不知道這種感覺是從何而來的,她感覺很悲哀。她的愛已經傾盆而出,可是他的愛卻收不過來。

生日的第二天下班以後,她壹個人乘車到了力保廣場前面的星巴克。雨天,接近晚餐的時間,又不是周末,咖啡吧裏人煙稀少。

她要了摩卡和cheese pie,捧著托盤往裏走。她四處張望想找壹個可能聽到雨聲的位置。最後停在了通往大樓商場的那扇後門前面。

她看見了他,壹個人做在沙發上,面前的桌子上放了壹杯咖啡,不知道是哪種,她無法分辨,邊上的碟子裏,是壹塊只剩下壹半的cheese pie。

他沖她笑了笑,那樣的笑容令她壹下子無法躲閃。

她走過去坐了下來,問他,妳怎麽會在這裏?

他笑,他說,我無論在哪裏,都是為了等待妳。

她喝了壹口咖啡,她確信他不是因為知道她聽過了錄音才來這裏,那麽他究竟為什麽會出現,是像她那樣為了感受什麽,還是為了懷念什麽,或者,是為了等待什麽?

她找不出答案,但她清楚,那個給他留言的女人,是給她的愛情帶來災難的女人。

(四)

“不要承諾,因為對於我而言它是太華麗而變成奢侈,對於他而言是太沈重而變成負擔。

那壹晚在外灘擁擠的觀燈人群中,他拉著我。我擡起頭,透過刺眼的燈光,看到壹群鳥,停在海關的鐘樓上,它們來回轉了轉身體,低下頭,啄了幾下,就呼朋引伴,壹起飛走了。

我想也許那是最好的,在他的生命裏,做壹只短暫停留的候鳥,駐紮過,然後遷徙。我知道秋天來到的時候,大地壹定會記起曾經有多少片枯葉飄落。但我不知道當我離開他,很久很久以後,他是否還會記得我……”

十月十四日的日記,寫到這裏的時候她忽然感覺很悲傷,眼淚掉了下來,打在日記本上,才寫上去的文字被濺濕了,壹下子變得有點模糊。

這壹年的秋天來得很早,幾陣淅淅瀝瀝的秋雨下完以後,天氣就跟著涼了起來。

她最害怕秋天,天氣壹涼,人會格外地需要溫暖,也因此格外地容易感覺寂寞。

兩個人相處的時光逐漸增多,基本上每天下班他都會去公司接她,晚上在外面吃飯或者買回去做。

不常出去玩。她覺得他們和別的男女是不同的,他們好像是人群中被遺忘的兩個人,沒有朋友,所以相依在壹起。

進行得最多的活動就是逛街,還有就是回家看電視。

她依然掛念著他家裏的錄音電話機,所以每次總會找機會再去播放壹下留言。沒有人再給他留言要求他聽雨滴打在地面上的聲音。

而即便如此,她依然覺得,在他們之間,隔著壹些什麽東西。也許是壹顆心,壹顆別人的心。

有壹次在他家裏看VCD,他特地為她找來的,前幾年的片子,《紅玫瑰與白玫瑰》。她壹直喜歡張愛玲,喜歡她的文字,文字裏的那種若隱若現,若即若離。

電影放到末尾的時候,她問他,男人是不是都這樣,既喜歡艷麗奔放的紅玫瑰,也喜歡清純專壹的白玫瑰。

他看著她的眼睛說,男人喜歡艷麗奔放的紅玫瑰,但更喜歡清純專壹的白玫瑰。

她沒有接話,她只是想,是這樣的嗎?如果真是,那為什麽戲裏的白玫瑰,受到的卻是振保長期的冷落?

她知道很多問題是沒有答案的,很多事沒有人能解釋得清楚。很多人也許壹生最愛的人並不是自己的另壹半,但是也那樣和和美美地相敬壹世。愛情是不是像流星壹樣,越短暫越美麗,或者說,是因為短暫,所以美麗。

(四)

“今天我去旅行社拿回了飛機票。晚上九點五十分起飛,飛行十小時十分鐘到達悉尼,然後要轉機才可以到墨爾本。那是壹段長長的旅途。

“我已經開始收拾行李,也收拾相愛的心情。

“分離,快要分離。”

在壹起度過了浪漫的聖誕節,激動的元旦和熱鬧的春節以後,她打開日記,發現已經很久沒有對自己說話。

這壹天已是二月十七日,她的機票是二十四日的。

依然對他守口如瓶。她沒有表現出任何臨別前的依戀和不舍,至少他沒有任何的察覺。

只是有壹個深夜,兩個人在他家裏看墨爾本網球公開賽的賽事集錦時,忽然有所提及。

片子的最前面有壹段城市景色的介紹。他看得很仔細,她橫著躺在他懷裏,不動聲色地看著他。

他說,墨爾本是很不錯的城市。

就在那時,主持人介紹說,澳洲人的性格大多非常開朗熱情,因為那裏總是擁有非常充足的陽光。

他拍了壹下她,妳看,那裏的陽光真的很燦爛,仿佛可以治好所有的憂傷。

她問他,妳喜歡墨爾本嗎?

他說,喜歡,那是我非常向往的城市之壹。

她幽幽地說,如果有壹天我去了那裏,妳會來看我嗎?

他回過頭看著她,兩個人的目光在昏暗的光線裏交織在壹起。他沒有作答。只是問她,會有那壹天麽?

她回過神來,笑了笑說,開玩笑的。

臨走的前壹天是星期六。

晚飯吃的是餛飩,她最喜歡的薺菜鮮肉口味。

吃完了,兩個人不知道到哪裏去。

他說,不如去逛壹次音像店,買寫碟片回去看。

他忽然想起來還沒有給父母發電子郵件通知他們的航班名稱和到達時間。於是她說,找個網吧上網,好嗎?

找到了壹家,很吵。裏面大多都是學生,男孩子打聯機遊戲,女孩子開著聊天軟件談天。

他壹坐下就和旁邊的男孩子商量好了聯機打遊戲紅色警報。她發完了郵件在網上隨便在網上逛了逛,就無事可幹了。

在壹邊看他同壹群比他小十來歲的孩子在電腦上打打殺殺,無比投入的樣子。她忽然想起曾經有人對她說過,只有看自己喜歡的男人,才會越看越感覺孩子氣。

戰鬥遊戲持續了幾個小時,他在那裏大呼老了,歲月不饒人。她想也許他是慘敗了,於是催促著他走了。

她要他送她回家。兩個人走壹段常常的路。

她拉著他的手,壹路說著些無關輕重的話。她在努力地維持著自己的情緒,她不想讓自己掉進離別的悲傷裏。

可是失敗了。

到她家的時候,她踮起腳尖吻了他,然後說,明天記得打電話給我,就轉身走了。

在電梯口等待的時候,她想她允許他就這樣消失了嗎?

她沒等自己的回答,就朝大門口沖去。

他才離開,她依然可以看到他的背影。

她沒有想太多,只是向他飛奔過去,從背後緊緊地抱住了他。

他轉過身來看著她。他看到她的眼淚順著臉龐流淌下來。他說,發生了什麽?

她說,沒什麽,只是有點害怕,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麽,妳還會不會在我身旁。她說完這幾句,把臉深深地埋在他胸口。稍微平靜了壹點,他吸了口氣說,沒有什麽,只是今天壹下子有點悲傷。

她微笑著慢慢擡頭看他。

她看見他的眼裏滿是淚水。

那是最後的壹刻,她放開了他,轉過身走了。

(五)

“飛機下降的時候我看見了悉尼歌劇院。我知道,我已經離開了我的城市,再也回不去了。

“這壹段旅程非常寂寞,而且漫長。窗外是壹望無際的漆黑,是我喜歡的夜的深邃,像他的眼睛,隱藏著無法洞穿的秘密。

“我終於離開了他,在那壹刻,我看見在他的眼中有淚的那壹刻,我從未如此深信過他是愛我的,縱然他從未對我說。但也是在那壹刻,我終於毀滅了自己對他的壹切幻想,終於決定了永遠地離開。”

這壹篇日記,是她在轉機的途中,在人來人往的國際機場候機廳寫的,寫完這些的時候,登記口的工作人員開始檢票登機了。她即將要飛往墨爾本。

到達墨爾本的第七天,天氣忽然變壞,下午三點的時候,壹場大雨傾盆而下。

她打著傘走到大街上,在郵局門前拐角的地方忽然想起了他。

她拿出手機打電話到他家。

他不在家,迎接她的依然是那個有氣無力例行公事壹般的聲音,妳好,我是Teddy,我現在不在家,請您在“嗶”壹聲後留言,我會盡快答復您。

“嗶——”,長長的壹聲。

她蹲下身體,把手機固定在靠近地面的位置。

她對他說,Teddy,妳能否聽見雨滴打在地面上的聲音?這個夏天,墨爾本沒有陽光。

她掛斷了電話,站起來,朝茫茫的雨簾裏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