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城遺址是古絲綢之路上現存最完整、規模最宏大的壹座古城遺址。
黑城市北方的西夏國古都,名叫亦即乃,就是黨項語的黑水城黑城平面為長方形,現今城墻仍高聳地表達10米城內的街道和墻壁及整齊排列的木頭檐柱,從流沙中露出。城外西南方,壹座穹坊廬式頂、壁龕樣式的禮拜堂完整地矗立於荒野,土坯建成的圓頂清真寺尚未被風沙掩埋。城外西南壹座禮拜堂完整屹立於荒野,近代有不少人來多次探寶,掠奪走了大量的珍貴文物,在黑城出土的不少珍貴的歷史材料中,在出土的《番漢合時掌中珠》西夏文字典中,人們解讀了西夏文。給後人更完整的詮釋了神秘的西夏國。該城建於公元九世紀的西夏政權時期。公元1372年明朝大將馮勝攻破黑城後遭廢棄。至今城內還埋藏著豐富的西夏和元代等朝代的珍貴文書。近幾年來,由於周邊地區沙化嚴重,流沙從東、西、北三面侵蝕黑城,許多遺址已埋於沙下。文物保護工作者呼籲有關部門盡快行動起來,搶救性保護黑城遺址。黑城遺址的城墻西北角頂部築有5座佛塔,保存至今尤為珍貴,但同樣面臨風蝕坍塌的危險。
2008年8月1日啟動的黑城遺址搶救性維修保護壹期工程已於去年底順利結束,二期工程即將全面啟動 。
按照《黑城遺址搶險加固保護方案》的總體要求,已順利完成壹期工程的全部施工項目。其中,完成了對黑城景觀大門和鋼護欄的改造,拆除了原看護用土建蒙古包,修建了黑城簡易看護用房,對城內外風積形成的淤沙進行了適量清理,***清理沙阻3000立方米。同時,完成了西城墻豁口填堵、西北角登城踏道、景觀平臺、東西城門鋼結構加固及木結構景觀大門安裝工程。壹期工程***計投資100萬元。
按照國家文物局批準的《居延遺址——黑城遺址加固維修設計》方案,截止到今天年初啟動了黑城遺址搶救性維修保護二期工程,在壹期工程的基礎上,繼續對黑城遺址東、西甕城門內外的沙阻進行清理。截至目前,已完成清沙21000立方米。下壹步將實施城內保護性參觀棧道鋪設、北城墻豁口填堵、城外景觀道路鋪設以及防護欄修建工程項目。預計二期工程項目總投資為216.94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