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求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材

求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材

1、《山中訪友》課文原文

走出門,就與微風撞了個滿懷,風中含著露水和梔(zhī)子花的氣息。早晨,好清爽!

不坐車,不邀遊伴,也不帶什麽禮物,就帶著滿懷的好心情,踏壹條幽徑,獨自去訪問我的朋友。

那座古橋,是我要拜訪的第壹個老朋友。啊,老橋,妳如壹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這澗水上站了幾百年了吧?妳把多少人馬渡過對岸,滾滾河水流向遠方,妳弓著腰,俯身凝望著那水中的人影、魚影、月影。歲月悠悠,波光明滅,泡沫聚散,唯有妳依然如舊。

走進這片樹林,鳥兒呼喚我的名字,露珠與我交換眼神。每壹棵樹都是我的知己,它們迎面送來無邊的青翠,每壹棵樹都在望著我。我靠在壹棵樹上,靜靜地,仿佛自己也是壹棵樹。我腳下長出的根須,深深紮進泥土和巖層;頭發長成樹冠,胳膊變成樹枝,血液變成樹的汁液,在年輪裏旋轉、流淌。

這山中的壹切,哪個不是我的朋友?我熱切地跟他們打招呼:妳好,清涼的山泉!妳捧出壹面明鏡,是要我重新梳妝嗎?妳好,汩(gǔ)汩的溪流!妳吟誦著壹首首小詩,是邀我與妳唱和嗎?妳好,飛流的瀑布!妳天生的金嗓子,雄渾的男高音多麽有氣勢。妳好,陡峭的懸崖!深深的峽谷襯托著妳挺拔的身軀,妳高高的額頭上仿佛刻滿了智慧。妳好,悠悠的白雲!妳潔白的身影,讓天空充滿寧靜,變得更加湛藍。餵,淘氣的雲雀,嘰嘰喳喳地在談些什麽呢?我猜妳們津津樂道的,是飛行中看到的好風景。

撿起壹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xiù)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壹片落葉,細數精致的紋理,我看到了它蘊含的生命的奧秘,在它們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這短暫而別有深意的儀式;捧起壹塊石頭,輕輕敲擊,我聽見遠古火山爆發的聲浪,聽見時間隆隆的回聲。

忽然,雷陣雨來了,像有壹千個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壹千個醉酒的詩人在雲頭吟詠。滿世界都是雨,頭頂的巖石像為我撐起的巨傘。我站立之處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誰能說這不是天地給我的恩澤?

雨停了。幽谷裏傳出幾聲犬(quǎn)吠,雲嶺上掠過壹群歸鳥。我該回家了。我輕輕地揮手,告別山裏的朋友,帶回了滿懷的好心情、好記憶,還帶回壹路月色。

2、《山雨》課文原文

來得突然——跟著壹陣陣濕潤的山風,跟著壹縷縷輕盈的雲霧,雨,悄悄地來了。

先是聽見它的聲音,從很遠的山林裏傳來,從很高的山坡上傳來——

沙啦啦,沙啦啦……

像壹曲無字的歌謠,神奇地從四面八方飄然而起,逐漸清晰起來,響亮起來,由遠而近,由遠而近……

雨聲裏,山中的每壹塊巖石、每壹片樹葉、每壹叢綠草,都變成了奇妙無比的琴鍵。飄飄灑灑的雨絲是無數輕捷柔軟的手指,彈奏出壹首又壹首優雅的小曲,每壹個音符都帶著幻想的色彩。

雨改變了山林的顏色。陽光下,山林的色彩層次多得幾乎難以辨認,有墨綠、翠綠,有淡青、金黃,也有火壹般的紅色。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綠之中,綠得耀眼,綠得透明。這清新的綠色仿佛在雨霧中流動,流進我的眼睛,流進我的心胸。

這雨中的綠色,在畫家的調色板上是很難調出來的,然而只要見過這水淋淋的綠,便很難忘卻。

不知在什麽時候,雨,悄悄地停了。風,也屏住了呼吸,山中壹下子變得非常幽靜。遠處,壹只不知名的鳥兒開始啼(tí)囀(zhuàn)起來,仿佛在傾吐著浴後的歡悅。近處,凝聚在樹葉上的雨珠還往下滴著,滴落在路旁的小水窪中,發出異常清脆的音響——

丁——冬——丁——冬……

仿佛是壹場山雨的余韻。

3、《草蟲的村落》電子課文

今天,我又躺在田野裏,在無限的靜謐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我目光追隨著爬行的小蟲,作了壹次奇異的遊歷。

空間在我眼前擴大了,細密的草莖組成了茂盛的森林。壹只小蟲,壹只生著堅硬黑甲的小蟲,迷失在這座森林裏。我想它壹定是遊俠吧!妳看它雖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進著。它不斷地左沖右撞,終於走出壹條路。我的目光跟著它的腳步,它走著,走著,壹路上遇到不少同伴,它們互相打著招呼。我真想也跟它們寒暄(xuān)壹下,可惜我不懂它們的語言。

它們的村子散布在森林邊緣的小丘上。這裏,很多黑甲蟲村民,熙(xī)熙攘(rǎng)攘地往來。那只英勇的黑甲蟲,走進了村子。我看見在許多同類蟲子中間,壹只嬌小的從洞裏跑出來迎接遠歸者。它們意味深長地對視良久,然後壹齊歡躍地走回洞穴裏去。

我看得出草蟲的村落裏哪是街道,哪是小巷。大街小巷裏,花色斑斕的小圓蟲,披著俏麗的彩衣。在這些粗壯的黑甲蟲中間,它們好像南國的少女,逗得多少蟲子駐足癡望。蜥(xī)蜴(yì)面前圍攏了壹群黑甲蟲,對這龐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們友好地交流著,好像攀談得很投機似的。看啊!蜥蜴好像忘記了旅途的勞倦,它背著幾個小黑甲蟲,到處參觀遠房親戚(qì)的住宅。

我的目光為壹群音樂演奏者所吸引,它們有十幾個吧,散聚在兩棵大樹下面——這是兩簇野灌叢,紫紅的小果實,已經讓陽光烘烤得熟透了。甲蟲音樂家們全神貫註地振著翅膀,優美的音韻,像靈泉壹般流了出來。此時,我覺得它們的音樂優於人間的壹切音樂,這是只有蟲子們才能演奏出來的!

我的目光順著僻(pì)靜的小路探索,我看到“村民們”的勞動生活了。它們壹隊隊不知道從什麽地方來,壹定是很遠很遠的地方吧?現在它們歸來了,每壹個都用前肢推著大過身體兩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地趕著路。是什麽力量使它們這麽勤勉地奔忙呢?

我完全迷惑了,在小蟲子的腦海中,究竟蘊藏著多少智慧?我看見測氣候者忙於觀察氣象,工程師忙於建築設計……各種不同的工作,都有專門的蟲子擔任。

我還看見了許多許多……

我悠悠忽忽地漫遊了壹個下午,直至夕陽親吻著西山的時候,紅鳩(jiū)鳥的歌聲才把我的心靈喚回來。我發現了草叢中小蟲子的快樂天地。我多麽得意啊!

我願意牽著妳的手,壹起到草蟲的村落裏去散散步。

4、《索溪峪的“野”》課文原文

壹走進張家界索溪峪,腦子裏壹切意念便都凈化了,單單地剩下壹個字:野。

山是野的。桂林太秀了,廬山太俊了,泰山太尊了,黃山太貴了——它們都已經“家”化了。人工的雕琢,賦予的畢竟是人工的美,這種人工的美,是不能與索溪峪的山比美的。索溪峪的山,是天然的美,是野性的美。這種美,是壹種驚險的美:幾十丈高的斷壁懸崖拔地而起,半邊懸空的巨石在山風中搖搖晃晃,遊人仰頭而掉帽,望石而驚心。什麽“壹線天”,什麽“百丈峽”,聞名就使人膽顫。這種美,是壹種磅礴的美:不是壹峰獨秀,也不是三五峰呼應,而是千峰萬仞綿亙蜿蜒,“十裏畫廊”“西海峰林”,令人浩氣長舒。這種美,是壹種隨心所欲、不拘壹格的美:直插雲天,敢戲白雲,橫攔綠水,敢弄倩影;旁逸斜出,則崛起巍巍“斜山”,抱夥成團,便高築峰上“平原”;相對相依,宛如“熱戀情人”,亭亭玉立,好似“窈窕淑女”……

水是野的。索溪像是壹個從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壹會兒纏繞著山奔跑,壹會兒撅著屁股,賭著氣又自個兒鬧去了。它尤其愛跟山路哥哥鬧著玩:壹會兒手牽手,並肩而行;壹會兒橫鏟壹腳,將山路攔腰截斷。山路哥哥倒不十分害怕,它請樹木大叔幫忙,五根大樹往索溪身上壹搭,反從索溪身上跨過去了。山路哥哥還找石頭弟弟幫忙,幾塊巨石壹墊,山路便化成壹條虛線,壹跳壹跳地從水中過去了。山路還有更巧妙的辦法,它在河床上墊壹排大卵石,從水底下壹個猛子紮過去。這樣的“路”,還可以過汽車。我們到黃龍洞去,六過索溪水,解放牌卡車就是從這水下的卵石路上開過去的。汽車吼叫著,車身搖晃著,水花四*著,卵石擠碰著,我們的心也怦怦直跳……平生沒走過這麽“野”的路!

山上的野物當然更是“野”性十足了。那些大大小小的猴子,大約是因為和我們人類同祖先的緣故,對我們有著壹種特殊的感情。我們來到野生植物園時,壹大群猴子飛騰跳躍,十分歡喜地表示迎接,在我們頭上的樹枝間跳來跳去,親熱的勁頭難以言狀。但當我們壹行中的壹位年輕女同誌從下面經過時,壹只調皮的猴子竟惡作劇地撒起尿來,嚇得這位女同胞驚叫壹聲,慌忙逃了過去。而那只調皮的家夥,卻快活地叫著,跳到另壹株樹上去了。

在這樣的山水間行走,我們也漸漸變得“野”了起來。城裏戴眼鏡的姑娘,壹邊攀緣,壹邊大嚼著煮熟的玉米棒;年過花甲的老叟,在石塊間蹦來跳去,溫習著童年的功課。遇上突然橫在面前的山溪,壹隊人全都手提皮鞋、絲襪,踩著亂石,從齊膝的水中趟過去……滿山的嘻嘻哈哈,滿溪的親親熱熱。人們,全在這山水中返樸歸真,全無了市井中的那股俗氣。

於是,我感到從未有過的快慰,從未有過的清爽:索溪峪的“野”,蕩滌著我的胸懷!

5、《詹天佑》電子課文

詹天佑是我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從北京到張家口這條鐵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築成功的。這是第壹條完全由我國的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鐵路幹線。從北京到張家口的鐵路長200千米,是聯結華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當時,清政府剛提出修築的計劃,壹些帝國主義國家就出來阻撓,他們都要爭奪這條鐵路的修築權,想進壹步控制我國的北部。帝國主義者誰也不肯讓誰,事情爭持了好久得不到解決。他們最後提出壹個條件∶清政府如果用本國的工程師來修築鐵路,他們就不再過問。他們以為這樣壹要挾,鐵路就沒法子動工,最後還得求助於他們。帝國主義者完全想錯了,中國那時候已經有了自己的工程師,詹天佑就是其中壹位。

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為總工程師,修築從北京到張家口的鐵路。消息壹傳出來,全國轟動,大家說這壹回咱們可爭了壹口氣。帝國主義者卻認為這是個笑話。有壹家外國報紙輕蔑地說:“能在南口以北修築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有出世呢。”原來,從南口往北過居庸關到八達嶺,壹路都是高山深澗,懸崖峭壁。他們認為這樣艱巨的工程,各國著名的工程師也不敢輕易嘗試,至於中國人,是無論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詹天佑不怕困難,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務,馬上開始勘測線路。哪裏要開山,哪裏要架橋,哪裏要把陡坡鏟平,哪裏要把彎度改小,都要經過勘測,進行周密計算。詹天佑經常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壹點兒馬虎。”他親自帶著學生和工人,扛著標桿,背著經緯儀,在峭壁上定點、測繪。塞外常常狂風怒號,黃沙滿天,壹不小心還有墜入深谷的危險。不管條件怎樣惡劣,詹天佑始終堅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嶺,勘測線路;晚上,他就在油燈下繪圖、計算。為了尋找壹條合適的線路,他常常請教當地的農民。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築的第壹條鐵路,壹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惹那些外國人譏笑,還會使中國的工程師失掉信心。

鐵路要經過很多高山,不得不開鑿隧道,其中數居庸關和八達嶺兩條隧道的工程最艱巨。居庸關山勢高,巖層厚,詹天佑決定采用從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的辦法。山頂的泉水往下滲,隧道裏滿是泥漿。工地上沒有抽水機,詹天佑就帶頭挑著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們同吃同住,不離開工地。八達嶺隧道長壹千壹百多米,有居庸關隧道的三倍長。他跟老工人壹起商量,決定采用中部鑿井法。先從山頂往下打壹口豎井,再分別向兩頭開鑿。外面兩端也同時施工,把工期縮短了壹半。

鐵路經過青龍橋附近,坡度特別大。火車怎麽才能爬上這樣的陡坡呢?詹天佑順著山勢,設計了壹種“人”字形線路。北上的列車到了南口就用兩個火車頭,壹個在前邊拉,壹個在後邊推。過青龍橋,列車向東北前進,過了“人”字形線路的岔道口就倒過來,原先推的火車頭拉,原先拉的火車頭推,使列車折向西北前進。這樣壹來,火車上山就容易得多了。

這條鐵路不滿四年就全線竣工了,比計劃提早兩年。這件事給了藐視中國的帝國主義者壹個有力的回擊。今天,我們乘火車去八達嶺,過青龍橋車站,可以看到壹座銅像,那就是詹天佑的塑像。

6、《懷念母親》課文原文

我壹生有兩個母親,壹個是生我的母親,壹個是我的祖國母親。我對這兩個母親懷著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

我六歲離開我的生母,到城裏去住。中間曾回故鄉兩次,都是奔喪,只在母親身邊待了幾天,仍然回到城裏。在我讀大學二年級的時候,母親棄養,只活了四十多歲。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我真想隨母親於地下。我的願望沒能實現,從此我就成了沒有母親的孤兒。壹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我懷著不全的靈魂,抱終天之恨。壹想到母親,就淚流不止,數十年如壹日。

後來我到德國留學,住在壹座叫哥廷(tíng)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為什麽,母親頻來入夢。我的祖國母親,我是第壹次離開她。不知道為什幺,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

為了說明當時的感情,我從初到哥廷根的日記中摘抄幾段:

1935年11月16日

不久外面就黑起來了。我覺得這黃昏的時候最有意思。我不開燈,又沈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漸漸織上天空,織上對面的屋頂。壹切都沈在朦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沈靜到不能再沈靜的時候,活動起來。我想到故鄉,故鄉的老朋友,心裏有點酸酸的,有點淒涼。然而這淒涼並不同普通的淒涼壹樣,是甜蜜的,濃濃的,有說不出的味道,濃濃地糊在心頭。

11月18日

好幾天以前,房東太太就對我說,她的兒子今天回家,從學校回來,她高興得不得了……但她的兒子壹直沒有回來,她有點沮喪。她又說,晚上還有壹趟車,說不定他會回來的。看到她的神情,我想起自己長眠於故鄉地下的母親,真想哭!我現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親都是壹樣的!

11月20日

我現在還真是想家,想故國,想故國的朋友。我有時想得簡直不能忍耐。

11月28日

我仰躺在沙發上,聽風路過窗外。風裏夾著雨。天色陰得如黑夜。心裏思潮起伏,又想到故國了。

我從初到哥廷根的日記裏,引用了這幾段。實際上,類似的地方還有很多,從這幾段中也可見壹斑了。壹想到生身母親和祖國母親,我就心潮騰湧,留在國外的念頭連影兒都沒有。幾個月以後,我寫了壹篇散文,題目叫《尋夢》。開頭壹段是:

夜裏夢到母親,我哭著醒來。醒來再想捉住這夢的時候,夢卻早不知道飛到什麽地方去了。

下面描繪在夢裏見到母親的情景。最後壹段是:

天哪!連壹個清清楚楚的夢都不給我嗎?我悵(chàng)望灰天,在淚光裏,幻出母親的面影。

我在國內的時候,只懷念,也只有可能懷念壹個母親。到國外以後,在我的懷念中增添了祖國母親。這種懷念,在初到哥廷根的時候異常強烈。以後也沒有斷過。對這兩位母親的懷念,壹直伴隨我度過了在歐洲的十壹年。

7、《彩色的翅膀》電子課文

壹場暴雨剛剛過去,碧空如洗.海面上波濤起伏。船有節奏地前後晃蕩著。陪我同船前往寶石島的,是個矮墩(dūn)墩的戰士,寶石島觀察通訊站的信號兵,姓高,剛從黑龍江回來。

小高在碼頭上有說有笑,這時候不吭聲了,緊閉著嘴唇,兩眼直發楞。他把他的大提包扔在壹邊,懷裏緊緊地抱著壹只紙箱子。

為了調節壹下沈悶的氣氛,我有意地同他開玩笑:“我猜這只紙箱裏,壹定裝著好吃的東西。從家鄉帶來的吧?”

小高淡淡地壹笑:“不,不能吃。”

“我才不信呢!”我壹副認真的樣子,“快公開吧,讓我也嘗嘗。”

小高有點急了:“真不能吃。裏面裝的是壹些小昆蟲,蝴蝶呀什麽的,壹打開就飛跑了。”

從沒聽說過戰士探親回來帶這種東西的。我正想問個水落石出,可是小高的嘴唇又閉緊了,臉色比先前還難看。我知道暈船是什麽滋味,便打住了。

傍晚,船把我們送到寶石島。當島頂的燈塔放射出雪亮的光芒的時候,觀察通訊站站長拉著我,說:“走,參加我們的晚會去。”

這真是個特別的晚會。黑板上用仿宋體寫著“嘗瓜會”三個大字,小講臺上的白瓷盤裏放著壹個大西瓜。站長右手托起那個大西瓜,笑呵呵地說:“同誌們,這是我們島上結的第壹個西瓜。今晚,我們開個嘗瓜會表示慶祝,大家來分享自己的勞動果實。”

在壹片歡笑聲中,我了解到這個西瓜不平常的來歷。

兩年前,戰士們來到寶石島上,建立起這個新的陣地。他們在巖石下、小路旁,壘出壹塊塊“海島田”,把從家鄉帶來的蔬菜種子,連同自己建島愛島的深情壹起播種下去。去年,站長和戰士們撒下了幾顆西瓜子。瓜苗出土了,瓜秧拖蔓了,還開了壹朵朵小黃花。可是到了收獲季節,竟連壹個小瓜也沒結。有些戰士灰心了,撅(juē)著嘴巴,說:“西瓜嫌我們的島艱苦,不願在這裏安家。”

為什麽瓜秧開了花不結瓜?是水澆得不夠,是肥施得不足,還是土壤根本不行?壹位雷達兵懂壹些農業知識,他找到了答案:西瓜開了花要授粉。小島遠離大陸,沒有蜜蜂,也沒有別的昆蟲。西瓜花沒授粉,當然結不了瓜。經他壹說,大家才明白了。今年瓜秧開了花,他們仔仔細細地給每壹朵雌(cí)花都進行了人工授粉。小瓜果然結了不少,水靈靈的,真惹人喜愛。誰料壹陣暴雨過後,巨浪撲上了小島,把小瓜壹個個打掉了。後來壹檢查,只有大石頭後邊的壹根瓜秧上,還殘存著壹個小瓜。他們像撫養嬰兒似的照看著這個小瓜,澆水,施肥,壹點也不敢馬虎。奇跡終於出現了,這個島上成熟了第壹個西瓜。

站長把大西瓜切成薄薄的小片,盛在白瓷盤裏,送到每壹個戰士跟前。戰士們都笑著,用兩個指頭捏(niē)起壹小片來,細細地端詳著,輕輕地聞著,慢慢地咬著,不住發出嘖(zé)嘖的贊嘆聲。好像有壹股甘泉,流進了每個戰士的心田。

我推推坐在身旁的小高,笑著說:“妳那個紙箱的秘密,現在該公開了。”

小高說:“妳早就明白了嘛。”

“這麽說,妳真想讓那些蝴蝶呀什麽的在這裏安家?”

小高點點頭告訴我,晚飯以前,他已經把紙箱裏的小昆蟲全放了。他笑嘻嘻地說:“我就不相信,這些小精靈會不愛我們祖國的海島,會不願在這裏安居樂業。”

第二天我醒來時,天已經放亮了。我忽然發現窗玻璃上停著壹只蝴蝶,正對著朝陽,扇動著它那對彩色的翅膀。

8、《中華少年》課文原文

甲  從巍峨峻拔的高原走來,

 我是冰山上的壹朵雪蓮;

乙  從碧波環抱的寶島走來,

 我是海風中的壹只乳燕;

丙  從蒼蒼茫茫的草原走來,

 我是藍天下翺(áo)翔的雛鷹;

丁  從七溝八梁的黃土坡走來,

 我是黃河邊鮮嫩的山丹丹。

齊  啊!神州大地生長的希望,

 我們是中華的少年!

丁  九曲黃河讓我懂得百折不回,

甲  莽(mǎng)莽昆侖(lún)使我學會立地頂天,

丙  教我純潔的是北國的雪花,

乙  教我熱烈的是南疆的紅棉。

甲乙 龍的故土,民族的搖籃,

 錦繡山川,我們的家園。

甲  到剛勁(jìng)端莊的方塊字裏,

 感受“水滸(hǔ)”“三國”的英雄豪氣;

乙  到如歌如畫的唐詩宋詞中,

 領略楓橋的鐘聲,大漠的孤煙;

丙  在外婆的歌謠裏牙牙學語,

 女媧(wā)、大禹(yǔ)的故事縈(yíng)繞耳畔;

丁  在爺爺的臂彎下蹣(pán)跚(shān)學步,

 冬子、雷鋒的腳印引我向前。

丙丁 炎黃子孫,中華兒女,

 黑眼睛黃皮膚,不改的容顏。

丁  五月端陽,心隨龍舟把詩魂追趕,

乙  八月中秋,借皎皎圓月遙寄思念。

丙  敖(áo)包會上,射箭摔跤,盡顯小牧民的強悍;

甲  手捧哈(hǎ)達,歡歌勁舞,獻給朋友美好的祝願。

乙丙 東方之美滋養著龍的傳人,

 五千年文化植根在我們心田。

丁  我們銘(míng)記著中華母親的功德,

 更不忘她承受的千災百難。

 黃河纖(qiàn)夫拉不直問號般的身軀,

 長城的古磚擋不住洋炮的彈片。

丙  啊!是七月的星火,南湖的航船,

 讓東方雄獅從噩夢中奮起。

甲  先驅者的熱血復蘇了千年凍土,

 神州才露出青春的笑臉,

乙  “春天的故事”響徹大江南北,

 中華啊!展開了嶄新的畫卷。

甲  今天,歷史和未來將由我們焊(hàn)接,

 時代的接力棒要靠我們相傳,

 站在新的起跑線上響亮回答:

齊  少年要譜寫中華更璀(cuǐ)璨(càn)的詩篇!

甲  不期望腳下處處陽關道,

乙  不幻想頭頂壹片艷陽天,

丙  不迷戀父兄給予的蜜罐溫床,

丁  不忘記“最危險的時候”戰歌飛旋!

甲  要做旗艦去長風破浪,

乙  要做火箭去推動飛船,

丙  要像利劍把貧窮斬斷,

丁  要用愛心把世界相連。

甲丁 聽,蘆笙(shēng)和嗩(suǒ)吶壹齊吹響,

乙丙 看,乳燕和雛鷹比翼聯翩。

齊  五十六朵鮮花競(jìng)相開放,

 裝點祖國萬裏大花園。

甲  讓先輩的英靈自豪地驚嘆:

齊  啊!這就是我的中華!

 這就是中華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