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巴爾紮克:最勤奮的作家是誰?

巴爾紮克:最勤奮的作家是誰?

生平簡介巴爾紮克1799年5月20日出生在盧瓦爾河畔的小城圖爾市的壹個富裕外省資產者家庭。殷實富足的家庭並沒給小巴爾紮克帶來溫暖和幸福。他出生不久,便被送到圖爾近郊,由壹個憲兵的妻子撫養,幾乎被家人遺忘。

年,巴爾紮克進入旺多姆市的教會學校裏寄讀,在這裏,他度過了6年監獄般的痛苦生活。這些外省的教會學校,保留著中世紀的教育方式。學校制度古板而嚴格,教師冷漠而殘酷,學習單調乏味。這對於壹個7、8歲的兒童,無疑是殘酷的。生性敏感活潑好動的巴爾紮克,感覺簡直是度日如年。入學時那紅撲撲的臉蛋兒,到離校時已變成了小猴臉兒,身心受到了嚴重的摧殘。小巴爾紮克備嘗了人生的苦酒,在作家幼小的心靈上留下了深重的創傷。

幼小的巴爾紮克並沒有在惡劣的環境中枯萎。他強忍著教師的斥罵和鞭笞,敷衍著課堂上令人生厭的學業,在書籍的海洋裏找到了無窮的樂趣。壹位好心的館員,使他有幸把各類書刊帶去盡情翻閱。於是,文學、哲學、歷史、科學、神學……凡是可以借到的書,他都不放過。實在借不到書時,他甚至能捧著字典,津津有味地讀下去。巴爾紮克從這些“雜書”中汲取自己所需的養分,書中描寫的英雄和闡述的哲理在他心中掀起陣陣波瀾。同學們見他離群索居,少言寡語,終日讀呀、寫呀,於是諧趣地給他封了個“詩人”的雅號。

年,這位飽受家庭和學校壓抑的年僅12歲的孩子,終於遏止不住內心的抑郁和對宗教教育的憤懣,提筆寫了壹篇富有哲理的文章《靈與肉》,吐出了他渴望自由的心聲,驚動了整個校園。

年,巴爾紮克結束了中學的學習,人大學法律系學習並旁聽文學課,1819年夏天,巴爾紮克開始了他的作家生涯。

歷史業績年,巴爾紮克來到富熱爾,為了寫壹部舒昂黨人叛亂的小說,他來到當年的戰場,訪問當事人,作了大量的筆記。經過兩年多的緊張勞動,終於在1829年完成了歷史小說《舒昂黨人》。這部小說第壹次用巴爾紮克這個真名發表,巴爾紮克也因此獲得文學上的聲譽,標誌著他開始走上了現實主義的創作道路。

在以後的三四十年裏,巴爾紮克以驚人的熱情、驚人的毅力、驚人的速度和驚人的文思從事著文學創作勞動。他的許多作品往往是在幾天或壹夜之間完成的。如《盧日裏的秘密》是在壹夜之間寫成的;《老姑娘》花了3個晚上的功夫;《幻滅》開頭的100頁只用了3天的時間……經過這樣異乎尋常的艱苦勞動,壹部部傑作接二連三地誕生了。其作品構成了五光十色、氣象萬千的博大世界。在19世紀30年代的最初幾年內,巴爾紮克就為世界文化寶庫增添了諸如《高布賽克》、《高利貸者》、《驢皮記》、《紅色旅館》、《不可知的傑作》、《歐也妮?葛朗臺》、《高老頭》等幾十部著作。

年,巴爾紮克在中世紀意大利大詩人但丁的《神曲》(直譯為《神的喜劇》)的啟示下,正式把自己作品的總稱定為《人間蒯》。《人間喜劇》是作品總集的題名,原計劃由137部小說組成。為實現這壹宏願,巴爾紮克拼命地工作,有時壹天達18個小時之久。由於他有深刻的生活感受,對資本主義的罪惡現實有清醒的認識,創作實踐又大大提高了他的藝術境界和表現能力,因而他的作品很多是壹揮而就,壹氣呵成的。這不僅僅是由於他過人的天賦,主要是在於他超乎尋常的勤奮和十分嚴肅認真的創作態度。幾乎可以這樣說,只要他不處於睡眠狀態,巴爾紮克的大腦就壹直在工作著。就在他病危時刻,巴爾紮克仍然沈浸在他的文學世界裏,昏迷中還喃喃請求醫生延長他的生命,哪怕幾天也好,以便再寫出壹部作品。甚至在彌留之際,還不斷地呼喚他筆下的人物。不幸的是,巴爾紮克在寫到第91部小說時,便告別了人世。

《人間喜劇》耗盡了巴爾紮克畢生的心血,它是壹部史無前例的批判現實主義的文學巨著。他的全部心血形成了壹本書,壹本有生命、有亮光的深刻的書。恩格斯曾盛贊道:“它匯集了法國社會的全部歷史,我從這裏,甚至在經濟細節方面(如革命以後動產和不動產的重新分配)所學到的東西,也要比從當時的所有職業的歷史學家、經濟學家和統計學家那裏學到的還要多……”巴爾紮克被後世譽為“最深刻意義上的現實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