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穎多少筆畫

穎多少筆畫

穎的筆畫:13。

穎是漢語通用規範壹級字(常用字)? ,讀作yǐng,形聲字,最早見於《說文》小篆 。其本義是禾穗的尖端。長在植物尖端的壹般都是嫩芽,所以“穎”引申指草木的嫩芽。引申泛指物體的尖端。

字源演變:

此字始見於篆文。形聲字。形構從禾、頃聲。從禾,表示與稻禾相關;頃聲,表示音讀。隸變作穎,楷書作穎。在六書中屬於形聲。規範字作“穎”。

漢印有“穎川太守”,用為地名。《說文》:“穎,禾末也。從禾,頃聲。《詩》曰:禾穎穟穟。”所以“穎”的本義就是指禾穗的末端,借指禾穗。《詩·大雅·生民》:“實穎實栗。”毛傳:“穎,垂穎也。”就是指下垂的“禾穗”。由於“穎”處於最尖端,又有“禾芒”,所以人們就把“尖端”、“鋒芒”等也稱為“穎”。

《史記·平原君傳》:“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 (這樣的話,整個錐子尖都會全部掉出來,不光是僅露個頭罷了)這又是指“錐尖”了。後來引申為“突出”、“傑出”之義。“穎”還可以指“刀環”。《禮記·少儀》:“刀卻刃授穎。” (刀要避開刀刃,抓住刀環)鄭玄註:“穎,镮也。”也可以指“警枕”。

康熙字典:

《唐韻》余頃切。《集韻》《韻會》《正韻》庾頃切。並音潁。《玉篇》:禾末也。《詩·大雅》:實穎實栗。傅:穎,垂穎也。疏:是禾穗之挺,言其穗重而穎垂也。《書序》:唐叔得禾,異畝同穎。傅:穎,穗也。禾各生壹莖,而合為壹穗。

又镮也。《禮·少儀》:刀卻刃授穎。

又錐芒也。《史記·平原君傳》:如錐之處囊中,乃穎脫而出。

又警枕也。《禮·少議》:穎杖琴瑟。註:穎,警枕也。疏:穎是穎發之義,故為警枕。《釋文》:穎,京領反。

又《韻會》:筆頭也。韓愈有《毛穎傳》。

又《正字通》:士才能拔類者亦曰穎。陸機《文賦》:拔尤取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