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帝王家很多人名字帶王字旁表示尊貴,但其中有些疑惑

帝王家很多人名字帶王字旁表示尊貴,但其中有些疑惑

“斜玉旁”不是“王字旁”

漢字的偏旁部首中有個極常見的偏旁:“王”,壹般人都稱之為“王字旁”,其實是大謬,這個偏旁應該是“斜玉旁”。其實,簡單看壹些“王”旁的字就能知道,都是與玉石有關的字,而沒有與權利有關的字。

之所以大家把“王”旁認作是“王字旁”,是因為現代漢字中“王”和“玉”的差別只在壹點,有點就是“玉”,沒點就是“王”。而“王”旁沒有點,所以人們覺得它應該是“王字旁”。如果知道“玉”字和“王”字的本源的話,就不會有這樣的錯誤了。

在古代,“玉”字和“王”字的寫法都是三橫壹豎,沒有點。所不同的是:“玉”字的三橫是均勻分布的,且壹樣長短;“王”字的三橫中間壹橫稍短,並且靠上壹些。

要說清“玉”字和“王”字,最好先說說“三”,這三橫壹豎。《說文解字》中解釋“三”:“天地人之道也,從三數。凡三之屬皆從三。”可見,“三”的本意並不只是個數詞,而是代表天、地、人的。弄清這壹點,有助於理解“玉”字和“王”字的原始意義。

《說文解字》中,對“玉”的解釋是:“石之美。有五德:潤澤以溫……象三。玉之連丨,其貫也。凡玉之屬皆從玉。”王陽明為其加註:“三畫均正如貫,玉也。”下面是是壹長串“王”旁的字。

《說文解字》中,對“王”的解釋是:“天下所歸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孔子曰:‘壹貫三謂王。’凡王之屬皆從王。”王陽明為其加註:“中畫近上,王者,則天之義。”下面只有“閏”、“皇”兩字。

可見,“玉”字和“王”字都與天、地、人相關,“玉”字體現的是其中正與貫通的象征,而“王”字體現的是近於天的人。這樣壹理解,再看看那些“王”旁的字,就基本清楚了。

在《現代漢語詞典》和《新華字典》中,可能是出於避免混淆簡化漢字的目的,把所有“王”旁的字都歸於“王”部,“玉”部下面反倒只剩下“璽”、“璧”、“璺”等寥寥幾個字了。

總之,漢字裏絕大多數“王”旁的字都應該是和玉石相關的,“王”旁的正確稱呼應該是“斜玉旁”。

玌 筆畫2玏 玎 璣 玐 筆畫3玙 瑪 玒 玓 玔 玕 玖 玗 玘 玚 筆畫4玥 珁 玬 瑋 玞 玣 玠 玡 玢 玤 玦 玧 玨 玩 玪 玭 環 玝 玜 玟 玱 筆畫5玸 琺 玾 玴 玵 珃 珋 珀 玶 玿 玲 玳 玷 玹 玻 玽 珂 珄 珅 珇 珈 瑉 珊 珌 珍 珎 玨 瓏 珆 筆畫6珱 珰 珒 珚 珡 珤 珜 珨 玼 珔 珓 珕 珖 珗 珘 珟 珙 珛 珝 珞 珠 珢 珣 珥 珦 珧 珩 珪 珫 珯 珬 班 佩 珹 珽 琊 琤 筆畫7琋 琑 珴 琷 琒 珸 琈 珳 珵 珶 珺 珻 珼 珿 琀 琁 琂 球 琄 瑯 理 琇 琉 琌 琍 璉 瑣 琎 琓 筆畫8瑘 琻 琭 琽 珷 琗 琘 琜 琔 琕 琖 琚 琛 琝 琟 琙 琴 琶 琸 瓊 瑛 瑯 琠 琡 琢 琣 琥 琦 琨 琩 琪 琫 琬 琮 琯 琰 琱 琲 琳 琺 筆畫9瑅 琾 瑀 瑁 瑂 瑃 瑉 瑄 瑆 瑇 瑊 瑋 瑌 瑍 瑎 瑏 瑐 瑑 瑒 瑓 瑥 瑔 瑕 瑖 瑗 瑙 瑚 瑜 瑝 瑞 瑟 瑰 瑳 瑵 瑈 筆畫10璦 璍 瑸 瑮 瑠 瑢 瑣 瑤 瑦 瑧 瑨 瑪 瑫 瑭 瑱 瑲 瑤 瑹 璃 璈 璉 璓 瑡 筆畫11瑺 瑻 瑼 瑽 瑾 璀 璁 璂 璄 璅 璆 璇 璊 璋 璌 瓔 璖 璜 璡 筆畫12璤 璏 璑 璒 璔 璕 璲 璘 璙 璚 璝 璞 璟 璠 璢 璣 璥 璭 筆畫13璐 璱 璳 璵 瓁 瓂 璛 璦 璨 璩 璪 璫 璬 璮 璯 環 璴 筆畫14璶 璸 璹 璻 璼 璾 璿 瓀 瓊 瓋 瓍 筆畫15璷 瓃 瓄 瓅 瓆 瓇 瓈 瓉 筆畫16瓑 瓌 瓎 瓐 瓚 筆畫17瓏 瓓 瓔 鑲 瓘 筆畫18瓗 瓙 筆畫19瓚 筆畫20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