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漢語二級字,讀音lù,意思是生長在山腳的林木。
所以常和與山有關的詞連用,麓是會意字,從鹿,鹿亦聲,所以當與鹿有關。本意為指明鹿生活在何種地方,是在有樹林的山腳下。山腳有水有草,適合生存,遇敵害則上山躲進樹林,是鹿群最理想的棲息之地。後演化為山腳之義。如:山麓。出自《說文》、《周禮·柞民》、《禮記·王制》、《詩·大雅·旱麓》。
麓原:山前侵蝕平原。壹種起伏不大而寬闊緩斜的基巖,位於幹旱區或半幹旱區中較陡坡的山腳下,表面通常蓋著壹層薄的礫砂沖積層,是壹個侵蝕面。與沈積性的山麓沖積平原不同。
方言集匯,客家話:[海陸豐腔] luk8 [客英字典] luk8 [梅縣腔] luk8 [客語拼音字匯] lug5 [寶安腔] luk8 [臺灣四縣腔] luk8,粵語:luk1。
(1) 形聲。從林,鹿聲。本義:生長在山腳的林木)(2) 同本義,麓,林屬於山為麓。——《說文》。 按,山足大林也。麓者,林之大者也。——《水經註·漳水》註
林麓川澤。——《禮記·王制》掌攻草木及林麓。——《周禮·柞民》林衡每大林麓。——《周禮》。鄭玄註:“竹木生平地曰林,山足曰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