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壹付手套。
“幅”、“副”、“付”這三個字都具有量詞的功用,但比較容易混淆,搞得不好就有用字不當之虞。
“幅”:“布帛廣也,從巾,畐聲。”(《說文解字》)也就是說,“幅”字的本意是指布帛類織品的寬度。因此,“幅”作量詞時仍離不開布類。壹般用於布、帛、呢絨、圖畫(在紙未出現前,圖畫主要畫在布帛上。)等。如壹幅畫、兩幅布。韓愈《桃源圖》:“流水盤回山百轉,生綃數幅垂中堂。”聞壹多:“面對壹幅淡山明水的畫屏。”
“副”:“判也,從刀,畐聲。”(《說文解字》)判,在古漢語裏是把壹件東西分開的意思。因而,“副”自然就離不開成雙成對了,“副”作量詞時壹般也就用於成雙成對成套的東西以及面部表情等。如:全副武裝、壹副對聯、壹副杯筷、壹副笑臉等。
“付”作量詞時壹般與副相同。如全付武裝、壹付對聯、壹付杯筷、壹付笑臉。
區別:
壹般來說,“幅”主要用於布帛類且表示單壹。“副”除了用於面部表情外,主要用於表示成雙成套。“付”除了能涵蓋“副”所有的內容外,範圍要比“副”廣。如:壹副對聯的“副”、壹付手套的“付”,都不能用“幅”來代替(手套雖屬布帛類,但是雙數;對聯也如此);而壹幅山水畫的“幅”也不能用“副”與“付”代替(畫屬布帛類,單數);同樣,幾付小擔的“付”也不能用“副”與“幅”代替(幾付小擔有可能是單數,小擔屬非布帛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