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二在最後的四字成語是什麽

二在最後的四字成語是什麽

1. 有什麽四字成語是第二個和最後壹個是壹樣的

1. 拔幟易幟 幟:旗幟;易:換。

比喻推翻別人,自己占有。 2. 不教之教 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進行的教育。

指在日常言行中很自然地進行的薰陶。 3. 長亭短亭 古時設在路旁的亭舍,常用為餞別處。

也指旅程遙遠。 4. 出爾反爾 爾:妳;反:通“返”,回。

原意是妳怎樣做,就會得到怎樣的後果。現指人的言行反復無常,前後自相矛盾。

5. 大錯特錯 完全錯了。 6. 大謀不謀 具有遠大謀略的人,表面上好像看不出謀略。

7. 大書特書 書:寫。大寫特寫。

指對意義重大的事情特別鄭重地加以記載。 8. 待理不理 要理不理。

形容對人態度冷淡。 9. 當斷不斷 指應該決斷的時候不能決斷。

10. 當著不著 指應該做的事不做,而不該做的事卻做了。 11. 道不同不相為謀 走著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壹起謀劃。

比喻意見或誌趣不同的人就無法***事。 12. 得步進步 已進了壹步,還要向前進壹步。

比喻野心大,貪心永不滿足。 13. 得寸則寸 得到壹寸就是壹寸。

指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得多少就是多少。 14. 得過且過 且:暫且。

只要能夠過得去,就這樣過下去。形容胸無大誌。

15. 好說歹說 形容用各種理由或方式請求或勸說。 16. 花說柳說 形容說虛假而動聽的話哄人。

17. 混應濫應 指隨便答應別人的請求。 18.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封建禮教認為,女子出嫁後,不論丈夫好壞,都要永遠跟從。

19. 見怪不怪 看到怪異的現象不要大驚小怪。指遇到不常見的事物或意外情況,要沈著鎮靜。

20. 劍及屨及 形容行動堅決迅速。 21. 將錯就錯 指事情已經做錯了,索性順著錯誤繼續做下去。

22. 將機就機 利用順便的機會。 23. 將計就計 利用對方所用的計策,反過來對付對方。

24. 將心比心 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 25. 解鈴系鈴 比喻誰惹出來的麻煩,還得由誰去解決。

26. 今月古月 指月亮古今如壹,而人事代謝無常。 27. 進旅退旅 旅:***,同。

與眾人壹起進退。形容跟著大家走,自己沒有什麽主張。

28. 就事論事 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質來評定是非得失。現常指僅從事物的表面現象孤立、靜止、片面地議論。

29. 舊雨今雨 原意是,舊時,每逢下雨賓客也來,而現在壹遇雨就不來了。後以“舊雨新雨”代指老友新交。

30. 屨及劍及 屨:鞋;及:趕上。形容行動堅決、迅速。

31.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比喻自己所在的地方有什麽條件,就依靠什麽條件生活。 32. 立人達人 立:建樹,成就;達:發達,顯貴。

舊指幫助人建立功業,提高地拉。 33. 買空賣空 買賣雙方都沒有貨款進出,只就進出之間的差價結算盈虧。

也用來比喻政治上招搖撞騙的投機活動。 34. 南阮北阮 指聚居壹處而貧富各殊的同族人家。

35. 南枝北枝 南枝向暖,北枝受寒。比喻彼此處境的苦樂不同。

36. 念茲在茲 念:思念;茲:此,這個。泛指念念不忘某壹件事情。

37. 七事八事 形容事情多而雜亂。 38. 騎驢覓驢 騎著驢去找別的驢。

原比喻壹面占著壹個位置,壹面去另找更稱心的工作。現多比喻東西就在自己這裏,還到處去找。

39. 騎馬找馬 騎著馬去找別的馬。原比喻壹面占著壹個位置,壹面去另找更稱心的工作。

現多比喻東西就在自己這裏,還到處去找。 40. 求仁得仁 求仁德便得到仁德。

比喻理想和願望實現。 41. 人雲亦雲 雲:說;亦:也。

人家怎麽說,自己也跟著怎麽說。指沒有主見,只會隨聲附和。

42. 說壹是壹,說二是二 說怎樣就怎樣,不能更改。 43. 似懂非懂 好象懂,又好象不懂。

44. 隨鄉入鄉 到壹個地方就按照這壹個地方的風俗習慣生活。也比喻到什麽地方都能適應。

45. 唐哉皇哉 形容規模宏偉,氣勢盛大。也用於貶義,形容表面上莊嚴體面的樣子。

46. 討價還價 討:索取。買賣東西,賣主要價高,買主給價低,雙方要反復爭議。

也比喻在進行談判時反復爭議,或接受任務時講條件。 47. 聽之任之 聽、任:隨,任憑;之:代詞,代人或事物。

任憑事物存在發展而不去過問。 48. 心服口服 服:信服。

心裏嘴上都信服。指真心信服。

49. 惺惺惜惺惺 惺惺:指聰慧的人;惜:愛惜。比喻同類的人互相愛惜。

50. 要價還價 買賣東西,賣主要價高,買主給價低,雙方要反復爭議。也比喻在進行談判時反復爭議,或接受任務時講條件。

51. 壹了百了 了:了結,解決。把壹件主要的事情了結以後,其余有關的事情也跟著了結。

52. 壹誤再誤 壹次又壹次的失誤。形容屢被耽誤或屢犯錯誤。

53. 倚老賣老 賣:賣弄。仗著歲數大,擺老資格。

54. 以暴易暴 以:用;易:改變,更換;暴:殘暴。用殘暴勢力代替殘暴勢力。

指統治者換了,暴虐的統治沒有改變。 55. 以德報德 德:恩惠。

用恩惠報答恩惠。 56. 以毒攻毒 攻:治。

中醫用語,指用含有毒性的藥物治療毒瘡等惡性病。比喻利用不良事物本身的矛盾來反對不良事物,或利用惡人來對付惡人。

57. 以訛傳訛 以:拿,把;訛:謬誤。指把本來就不正確的話又錯誤地傳出去,越傳越錯。

58. 以火救火 用火來救火災。比喻工作方法不對頭,不但無益,反而有害。

59. 以殺去殺 用嚴峻的法律禁止人犯法。 60. 以水濟水 用水來給水增味。

比喻隨聲附和,對事情沒有好處。 61. 以水救水 引水來救水災,水勢越盛。

比喻不僅不加以制止,相反更助長其勢。 62. 以水投水 把壹條河裏的水倒到另壹條河。

2. 見在第二個奇在最後的四字成語

成語字典裏沒有這樣的成語。最接近的是:

重見天日

發音 chóng jiàn tiān rì

釋義 重新看到了天和太陽。比喻脫離黑暗,重見光明。

屢見不鮮

發音 lǚ jiàn bù xiān

釋義 屢:多次;鮮:新鮮,新奇。常常見到,並不新奇。

不足為奇

發音 bù zú wéi qí

釋義 足:值得。不值得奇怪。指某種事物或現象很平常,沒有什麽奇怪的。

化腐成奇

發音 huà fǔ chéng qí

釋義 指變壞為好,變死板為靈巧或變無用為有用。

3. “二”字結尾的成語

朝三暮二比喻主意多變朝三暮二比喻主意多變的壹確二猶言壹是壹,二是二。

形容說話句句真實丁壹卯二①確實;實在。②謂認真;仔細丁壹確二明白;確實獨壹無二沒有相同的;沒有可與相比的;唯壹的劃壹不二①壹律;壹致。

謂不二價。②謂言行壹致。

③引申為刻板連三接二猶言接連不斷略知壹二稍微知道壹些三占從二猶言少數服從多數。語本《書·洪範》:“三人占,則從二人之言。”

孔穎達疏:“從二人之言者,二人為善既鈞,故從眾也。”矢死不二見“矢死無貳”矢心不二立誓無二心誓死不二見“誓死不貳”數壹數二形容突出說壹不二形容說話算數壹般無二完全相同,毫無兩樣壹家無二謂壹家之人沒有兩樣壹心無二同心***誌,沒有兩意有死無二謂始終如壹,至死不變有壹無二猶言獨壹無二。

形容極其難得之死靡二同“之死靡它”朝三暮二比喻主意多變的壹確二猶言壹是壹,二是二。形容說話句句真實丁壹卯二①確實;實在。

②謂認真;仔細丁壹確二明白;確實獨壹無二沒有相同的;沒有可與相比的;唯壹的劃壹不二①壹律;壹致。謂不二價。

②謂言行壹致。③引申為刻板連三接二猶言接連不斷略知壹二稍微知道壹些三占從二猶言少數服從多數。

語本《書·洪範》:“三人占,則從二人之言。”孔穎達疏:“從二人之言者,二人為善既鈞,故從眾也。”

矢死不二見“矢死無貳”矢心不二立誓無二心誓死不二見“誓死不貳”數壹數二形容突出說壹不二形容說話算數壹般無二完全相同,毫無兩樣壹家無二謂壹家之人沒有兩樣壹心無二同心***誌,沒有兩意有死無二謂始終如壹,至死不變有壹無二猶言獨壹無二。形容極其難得之死靡二同“之死靡它”朝三暮二比喻主意多變的壹確二猶言壹是壹,二是二。

形容說話句句真實丁壹卯二①確實;實在。②謂認真;仔細丁壹確二明白;確實獨壹無二沒有相同的;沒有可與相比的;唯壹的劃壹不二①壹律;壹致。

謂不二價。②謂言行壹致。

③引申為刻板連三接二猶言接連不斷略知壹二稍微知道壹些三占從二猶言少數服從多數。語本《書·洪範》:“三人占,則從二人之言。”

孔穎達疏:“從二人之言者,二人為善既鈞,故從眾也。”矢死不二見“矢死無貳”矢心不二立誓無二心誓死不二見“誓死不貳”數壹數二形容突出說壹不二形容說話算數壹般無二完全相同,毫無兩樣壹家無二謂壹家之人沒有兩樣壹心無二同心***誌,沒有兩意有死無二謂始終如壹,至死不變有壹無二猶言獨壹無二。

形容極其難得之死靡二同“之死靡它”的壹確二猶言壹是壹,二是二。形容說話句句真實丁壹卯二①確實;實在。

②謂認真;仔細丁壹確二明白;確實獨壹無二沒有相同的;沒有可與相比的;唯壹的劃壹不二①壹律;壹致。謂不二價。

②謂言行壹致。③引申為刻板連三接二猶言接連不斷略知壹二稍微知道壹些三占從二猶言少數服從多數。

語本《書·洪範》:“三人占,則從二人之言。”孔穎達疏:“從二人之言者,二人為善既鈞,故從眾也。”

矢死不二見“矢死無貳”矢心不二立誓無二心誓死不二見“誓死不貳”數壹數二形容突出說壹不二形容說話算數壹般無二完全相同,毫無兩樣壹家無二謂壹家之人沒有兩樣壹心無二同心***誌,沒有兩意有死無二謂始終如壹,至死不變有壹無二猶言獨壹無二。形容極其難得之死靡二同“之死靡它”。

4. 中間有壹的,最後有二的四字成語

說壹不二 壹心二用 壹窮二白 不管壹二 合二為壹 功壹美二 劃壹不二 略知壹二 數壹數二

說壹不二 見其壹未見其二 二童壹馬

丁壹卯二 丁壹確二 獨壹無二 不管三七二十壹 二壹添作五 壹不做,二不休 說壹是壹,說二是二 壹清二白 壹窮二白 聞壹知二 壹差二錯 二虎相鬥,必有壹傷

不管壹二 壹般無二 壹不做,二不休

壹差二錯 壹長二短 壹差二誤 壹而二,二而三 壹而二,二而壹 壹佛出世,二佛涅盤

壹佛出世,二佛升天 壹分為二 壹高二低 壹幹二凈 壹狠二狠 壹家無二 壹客不煩二主

壹來二去 壹雷二閃 壹模二樣 壹山不藏二虎 壹石二鳥 壹身而二任 只知其壹,未知其二

5. 帶有“二”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1、三心二意( sān xīn èr yì)釋義:又想這樣又想那樣,猶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專壹。造句:做事情要專壹,切忌三心二意。

2、獨壹無二( dú yī wú èr) 釋義:沒有相同的或沒有可以相比的。造句:每個人都是獨壹無二的,我們要看到自己的閃光點。

3、說壹不二( shuō yī bù èr)釋義:說怎麽樣就怎麽樣,形容說話算數。造句:他是壹個說壹不二的人,做事情十分講原則。

4、壹石二鳥(yì shí èr niǎo)釋義:本義指用壹塊石頭砸中兩只鳥,現用來比喻壹個舉動達到兩個目的。造句:這可真是壹個壹石二鳥的好計策!

5、壹分為二。釋義:壹分為二,哲學用語,指事物作為矛盾的統壹體,都包含著相互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面。通常指全面看待人或事物,看到積極方面,也看到消極方面。

6. 二開頭飛結尾的四字成語

沒有“二()()飛”的成語,“二”字開頭的成語如下:

二八佳人 二八:指十六歲:佳人:美女。十五六歲的美女。

二把刀 稱對某項工作知識不足、技術不高的人。

二分明月 古人認為天下明月***三分,揚州獨占二分。原用於形容揚州繁華昌盛的景象。今用以比喻當地的月色格外明朗。

二虎相鬥,必有壹傷 兩只兇惡的老虎爭鬥起來,其中必有壹只受傷。比喻敵對雙方實力都很強,激烈鬥爭的結果,必有壹方吃虧。

二惠競爽 比喻兩兄弟都是好樣的。

二龍戲珠 兩條龍相對,戲玩著壹顆寶珠。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比喻只要兩個人壹條心,就能發揮很大的力量。

二三其德 二三:不專壹。形容三心二意。

二三其意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專壹,反復無常。

二豎為虐 豎:小子;二豎:指病魔;虐:侵害。比喻疾病纏身。

二桃殺三士 將兩個桃子賜給三個壯士,三壯士因相爭而死。比喻借刀殺人。

二心兩意 形容意誌不專壹、不堅定。

二姓之好 指兩家困婚姻關系而成為親戚。

二壹添作五 本是珠算除法的壹句口訣,是二分之壹等於零點五的意思。比喻雙方平分。

二缶鍾惑 用兩種容量不同的器具來量糧食,怎幺也量不清。比喻標準不壹,是非不明。缶、鍾:指量器。

二滿三平 同“三平二滿”。

二三君子 猶二三子。

二童壹馬 指少年時代的好友。

二缶鐘惑 二:疑,不明確;缶、鐘:指古代量器。弄不清缶與鐘的容量。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

二話不說 不說任何別的話。指立即行動。

二心三意 想這樣又想那樣。形容意念不專,主意不定。同“三心二意”。

二者不可得兼 兩項之中只能得其壹,不能兼而有之。

二八女郎 二八:指十六歲。十五六歲的美女。指年輕貌美的女子

二百五 指傻頭傻腦,不很懂事而又倔強莽撞的人

二次三番 蕃:遍數。不止壹次,反復的

二道販子 指非法地買進賣出商品以獲利的商販

二帝三王 二帝:唐堯、虞舜;三王:夏禹、商湯、周文王。指古代帝王

二而壹 壹演化為二,二合成為壹。指同壹事物可以演化為對立的兩種現象,對立的兩種現象可以找到同壹根源

二桿子 指人的脾氣莽撞、火爆

二話沒說 指很幹脆地采取行動

二流子 不務正業遊手好閑的人

二卵棄幹城 卵:雞蛋;幹城:捍衛者。比喻因人有小的過失而忽略他的大節

二人同心 比喻只要兩個人齊心協力,就會無往不勝

二三其操 二三:指不專壹。三心二意,沒有壹定的操守。形容心意不專,反復無常

二三其節 二三:指不專壹。三心二意,沒有壹定的操守。形容心意不專,反復無常

二豎為災 豎:小子;二豎:指病魔。比喻疾病纏身

二桃三士 士:武士。春秋時齊景公將兩個桃子賜給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論功而食,三人棄桃自殺。比喻借刀殺人

二五耦 耦:兩人耕地,比喻朋比為奸。比喻狼狽為奸

二仙傳道 兩位神仙***同傳授道法。比喻兩人秘密地配合做某件事情

二旬九食 旬:十天。二十天中只吃九頓飯。形容生活極端困苦

二意三心 形容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或意誌不堅定

二者必居其壹 居:占。只能在兩者中選擇其中的壹種

二者必取其壹 只能在兩者中選擇其中的壹種

二罪俱罰 罰:處罰。前後兩樁罪過壹並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