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是漢語通用規範二級字。最早見於秦代篆文,本義為草初生柔細的樣子,引申指柔軟,又引申指小的樣子,讀ruì。
現代漢字是指楷化後的漢字正楷字形,包括繁體字和簡化字。現代漢字即從甲骨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至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演變而來。漢字為漢民族先民發明創制並作改進,是維系漢族各方言區不可或缺的紐帶。
現存最早的漢字是約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後的金文,西周時演變成籀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和隸書,至漢魏隸書盛行,到了漢末隸書楷化為正楷。楷書盛行於魏晉南北朝,通行。
漢字是迄今為止持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也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壹傳承者,中國歷代皆以漢字為主要的官方文字。在古代,漢字還充當東亞地區唯壹的國際交流文字,20世紀前仍是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琉球等的官方書面規範文字。
東亞諸國都在壹定程度上自行創制漢字。需要註意的是,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國在歷史上都深受漢文化的影響,甚至其他語言都存在借用漢語言文字的現象。在非漢語體系中,日本制定了《常用漢字表》,而歷史上曾使用過漢字的越南、朝鮮、蒙古國等,現今已廢棄漢字。
漢字起源說
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出現,歷代中國學者壹直致力於揭開漢字起源之謎。關於漢字起源的說法,歷來各家有不同主張,其中比較有影響力的說法有:結繩說、八卦說、刻契說、倉頡造字說、刻劃說和圖畫說。
倉頡造字說:相傳倉頡是黃帝時期的史官,漢字的創造者。黃帝是古代中原部落聯盟的領袖,由於社會進入較大規模的部落聯盟階段,聯盟之間外交事務日益頻繁,故迫切需要建立壹套各盟聯***享的交際符號,於是搜集及整理***享文字的工作便交在史官倉頡的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