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為什麽越成功的人,越迷信?

為什麽越成功的人,越迷信?

壹、迷信現狀

現實中,妳會發現越是越是成功的人,越是對風水有興趣,越信。

在企業界,如馬雲,李嘉誠,宗慶後等人都信

拳王喬路易賽前壹定要先戴左手套,西班牙卡佐拉比賽壹定要右腳先踏上球場,德拉雷德則是左腳,且必須不能踩線;NBA球星基德在罰球的時候壹定要摸屁股、舔手指、比籃筐三個動作壹氣呵成,然後就能信心滿滿地罰球了……

二、什麽是迷信

迷信指人對事物的壹種癡迷信任狀態、迷惘地相信

自信本身就是壹種積極性,自信就是在自我評價上的積極態度。.

三、為什麽人會迷信?

商業競爭是壹個高度復雜的不確定的博弈環境。妳開始創業了,其實就是把妳放在了壹個無邊無沿的復雜性的不確定的博弈環境。商業中的任何壹個變化,引發的其他變化,都是無法計算的,無法準確預料,競爭對手在某壹方便取得了領先,我們就可能慌了,而且變量是時時刻刻在增加的,幾何倍數在增加的,然後到公司的執行中,動作可能越來越走形。

這個時候,妳最需要的是什麽?是捋起袖子加油幹,而不是疑神疑鬼。妳需要壹個東西去攔住認知復雜,其中性價比最高的工具就是迷信。

比如讓我走在壹個懸崖峭壁上,路大概有兩米寬,兩邊都是懸崖。我敢走嗎?不敢。其實妳想,如果在平地上,給我畫出壹個兩米寬的通道,我走過去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如果通道兩側是懸崖絕壁,影響的不是路本身,也不是我的行走能力,而是我的認知。我的認知中會出現大量的復雜性和熵增。堵在我大腦裏的東西,不是怎麽走,而是掉下去怎麽辦。想法多了去。那就沒有辦法走了啊。

這個時候怎麽辦?兩邊加上圍欄啊。其實兩米寬的路,加上圍欄,我不用扶著的。它沒有起到任何實際上的支持我走過去的作用。它只是給我的認知劃了個邊界。有了這個邊界的存在,我的認知復雜性就大大降低了。就不怕了,走得也就穩了。

妳想想啊,如果這個圍欄,我也沒有扶它,我怎麽知道它存在呢?它也許很不結實,紙糊的,甚至壓根就是個視頻成像呢?對我來說,就是個騙局。但是沒關系,效果壹樣。只要我認為它是真的,它就能把我從復雜性的汪洋大海中拯救出來。這不也是壹種迷信的作用嗎?

不是因為它有效,它是真的,而是因為它的存在,在我的行動現場,幫我屏蔽了復雜性,它就已經幫到我了。這就是我們今天討論的話題的答案——迷信的作用。

妳別覺得這是什麽特殊情境下才出現的情況哈。

廣義地說,沒有這種迷信能力,事實上我們在現代社會,是沒有辦法生活工作的。

舉個例子。妳今天出門去參加壹次會議。很常見的壹種行動吧?好,如果妳要心情很從容地去開這個會,妳其實需要有很多迷信。

比如,妳得相信,提前出門半小時就夠了,肯定打得著車,或者地鐵公交準點的。妳得相信,路況正常。妳還得相信,大多數開會的人都有妳這樣的好運氣,有車,路況正常,能夠及時趕到會場。妳還得相信,開會的地方,有水有電有wifi。等等。

請問,其實妳真知道它們不會出問題嗎?妳其實不知道。這種沒有證據,而且歷史上還出現過大量反例的事,比如堵車、打不著車,妳偏偏信之不疑,這不是迷信是啥呢?

對,生活在現代都市中,我們就是生活在巨大的復雜性中。能讓妳成功開壹個簡單的會,背後牽涉到的系統復雜性是海量的。但是,我們人類沒辦法生活在那麽大的復雜性中,那會瘋的。我們必須依靠壹些沒有理由的相信,來屏蔽這些復雜性。這就是迷信。

宗教性即使在現代社會,即使在自詡為科學理性的人當中,無處不在。妳想想,上千人,天天在壹個摩天大樓裏上班,每個人都相信,這個樓不會塌,每層樓設施正常、運行有序,樓裏的上千人每個人都精神正常,不會互相攻擊,這其實不能靠什麽證據,只能靠無理由的相信。

往大了說,人類社會發展到現在,壹切繁榮都是靠分工來實現的,而分工就意味著對他人的信任。而這種信任常常是未經驗證的,而且很可能說崩潰就崩潰。但是,如果沒有這種其實是迷信的相信,人和人之間很容易就會陷入無窮無盡的猜疑和消耗中,造成我們今天說的復雜性災難。

我們再切換到個人的處境中,看看這種迷信的作用。

過去,我們更多相信,要提升認知能力,才能把握復雜性。比如,妳要是做金融投資的,妳就要懂得更多,看到更多維度的事實和變量,才能做好。

但是其實在現實中,還有另外壹個思路,就是靠壹些沒理由的相信,把自己的認知和行動縮窄在壹個狹小的通道中。

比如壹個作家,常年堅持寫作,他得相信,寫得越多,寫得越好,讀者和市場遲早會公平地對待他,給他應有的回報和榮譽,甚至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那事實是這樣嗎?不是啊。壹個作家其實是生活在巨大的復雜性中的,作品的題材,市場的潮流,出版社的運作能力,同類作品的表現,評委的心情,都會影響到他的最終成績。但問題是,如果真要去把握這種復雜性,不管認知升級到什麽程度,他都沒有辦法把握,而且什麽都幹不了。

所以,妳會發現,但凡做成壹點事的人,其實都有壹個特點,就是他相信,自己的努力可以和某個結果有關系。他畫出了壹個其實並不存在的壹個從努力通向結果的狹窄的因果通道。他用這個信念屏蔽掉了復雜性陷阱。這就是我們每個人都用得著的迷信。

四、我們應該怎麽做?

認知復雜性是我們無法避免的東西。

對付它的辦法有兩個:第壹,升級認知,用妳的智慧,把握它;第二個恰恰相反,認知縮窄,用壹個迷信,屏蔽它。

所以這個世界上,牛人和傻人,各有各的福分和機緣,就是這樣。選擇壹個適合妳的策略去應對現實世界無法衡量的不確定性即可。

本文

參考資料:

《老梁觀世界》

《羅振宇》

《新華字典》

《博凡日知錄》